22年前,寡居小姑想投奔娘家,父亲和叔叔们集体沉默,我:跟我走

白鹭湖姑娘 2024-08-23 19:23:26

我的家乡座落于礁湖北岸,村子有2千多人,这在方圆十几里也算是大的村庄。

爷爷奶奶一辈子生了3男2女共5个孩子,按顺序排列是大姑、父亲、二叔、小姑和小叔。因为儿子多,所以在我出生没多久,爷爷奶奶就把我父母分出来另住了。

那时候在大集体时期,大人们都要起早贪黑参加劳动,像我们小孩子就遭罪了,都要挣工分打口粮,哪有闲人照看?

好在我比其他同龄人还是要幸运些,因为奶奶身体不太好,所以就只好脱产回来做家务、照看孩子,我才没有被父母带到地里风吹日晒。

随着我两个弟弟和二叔家两个孩子的出生,奶奶更加劳累了,每天要做一大家人的饭,还要照看孙子。

所以我作为堂兄妹中最大的大姐,成了奶奶的得力小帮手,也是名副其实的“大姐大”。

每到夏天,奶奶洗刷完中午饭锅碗,就开始淘米熬稀饭,这样晾凉了,晚上大人们干活回来不至于吃得满头大汗,最主要的是不会烫着小孩子们。

而我就是专门负责给弟弟妹妹们舀稀饭、维持秩序的,只要谁敢打闹,我就收拾他们。

其实那时候二叔一家4口也分开了,爷爷奶奶带着小姑和小叔过。

虽然小姑和小叔都在挣工分,但人多嘴多,粮食也不够吃。有次奶奶望着见底的米缸,带真不假地对我们几个说:“晚上回去告诉你们爹妈!就说奶奶家没米做饭了!每家送一担稻来!”

不等奶奶说完,爷爷将手里的烟掐灭,笑着说:“你这个老太太说话不中听!都是自己家孙子,那么较真干啥?”

小姑也说:“就是就是,大不了锅里多加几瓢水的事,张口要粮食多不好听?”

爷爷和小姑在替我们几个讨情,小叔却白了他们一眼,没好气地说:“好人谁不会做?别小看这一张张嘴每顿可不少吃!这还要开口要粮食?要是自觉点,他们早就该主动送粮过来了!”

小叔之所以这么说,我后来想想也对,他那时候也正在托人找对象,将来也要花钱盖房结婚的,有私心可以理解。

大姑的婆家是一个叫宋儿冲的村庄,跟我们不是一个公社,距离我们那至少有30多里路。

要是搁现在,30多里路根本就不算远,一脚油门的事,可当年想去一趟,都是靠脚步丈量的。

记得我有年春节跟着我父亲他们去过一次大姑家,回来后再也不想去第二趟了,不通车不说,全是高洼不平的草田埂路,脚不抬高点,一不小心就能栽个大跟头。

所以大姑除非逢年过节回来看看爷爷奶奶,平时基本不回来。

孩子都是爹娘的心头肉,时间长了怎么可能不想?尤其是奶奶。

每次大姑回来,奶奶接到第一句话就是:“儿嘞,可算回来了!想死了!”

但大姑每次都笑着纠正道:“妈说话就是夸张!不才2个多月没回来嘛!”

其实大姑那时候还是年轻,她根本体会不到人想人的苦楚。

吸取大姑的教训,在给小姑找婆家时,奶奶首先提出条件:穷富先摆在一边,一定不能嫁得远,方圆在10里路之间。

正因为奶奶给小姑“画了一个圈”,所以兜兜转转,有人给小姑介绍陈滩港村的婆家。

“陈滩港”三个字,顾名思义肯定跟水有关系。

没错,陈滩港村就是礁湖边上的一个村庄,听奶奶说原来跟我们村是一个老大队,后来划分出去了。

正因为靠近礁湖,那个村人除了种地,副业就靠捞鱼摸虾,所以家家户户都有“划盆”。

所谓的“划盆”,其实就是木制小船,每只船有一副浆,是用于下礁湖撒网捕鱼的工具,相当于渔民的“双脚”。

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正是因为有这项副业,陈滩港村大多数家庭,很早就住上了砖墙大瓦房,比我们村富。

所以当奶奶从媒人那得知给小姑介绍到陈滩港时,奶奶非常心甜,一是离家近,其次就是经济条件好,零花钱活络。

只有爷爷低头抽着烟,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好半天,爷爷瓮声瓮气地说道:“嫁到陈滩港,将来挎着篮子卖虾子、小鱼吗?我不稀罕!”

奶奶一听反驳说:“卖虾子小鱼咋啦?不偷不抢劳动光荣!”

虽然爷爷奶奶之间为小姑的婚事犯呛呛,但最后的主动权在小姑手里,还是等她见了面、她自己说了算。

没想到小姑找的那家人办事挺敞亮,“看门头”那天,给女眷们一人买一件褂料,每个孩子包了2块钱红包。

说实话,谁不跟钱好?何况小姑父年轻时长得不难看,家里还是三间红砖大瓦房。

就这样,我母亲和二婶她们回来后,给男方美言了几句,小姑的亲事成了!第二年腊月廿四,小姑出嫁了!

我们村虽然离礁湖不远,但我们家人大都是旱鸭子,平时想吃鱼虾,都要花钱买。

可自从小姑嫁到陈滩港后,我们几家经常虾子小鱼不断,每次小姑挎着篮子卖鱼虾,只要到我们村,小姑就招呼我们几个各自从家里拿只小瓷盆出来,抓几 把虾子炒辣椒。

我们那到腊月,家家户户都有腌制腊肉咸鱼的习惯。所以后来过年的鱼几乎都是小姑免费提供。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后来我母亲她们妯娌仨只要提起两个姑子,都说大姑抠搜,小姑大方。

气得奶奶背地下骂这三个媳妇道:“都是‘猪拱牙齿朝外生’!吃得好、讲得好!你大姑哪有你小姑钱头活络呢?她孩子多、负担重……”

总之,奶奶处处还是维护大姑的。如此看来,所有的婆媳矛盾跟姑嫂关系都是息息相关的。

正因为小姑勤劳能干,所以刚嫁过去的时候,在婆家说话算,小姑父也很尊重她。

那时候一到星期天,我和弟弟们就想到小姑家去,哪怕吃顿午饭回来都行。

因为小姑结婚后就跟公婆分开住了,我们去她家无拘无束,都说姑姑疼娘家侄儿侄女是真心。所以只要我们几个去了,小姑变着法子做菜给我们吃,炒虾子、煮鱼,还把巴掌大的鲫鱼肚子里塞瘦肉清蒸。

那香味,直到如今想起来,都吧唧嘴。

可好景不长,小姑嫁过去两年多时间,也没生个一男半女来。都说“母凭子贵”,慢慢的,小姑自己底气就不足了!

而最着急的人是奶奶。

为此,奶奶60多岁的人,经常悄悄地领着小姑去找偏方,中药汤喝了几水桶,但没有效果。

为此,奶奶挺自责,她经常嘀咕说,这小闺女从小就没灾没病的,咋就不生养呢?

后来还是远房的一个大妈从城里回来,她是县医院的护士,奶奶就跟她咨询这方面的事。

结果大妈说:“老婶,生不生孩子可不一定是女人的毛病,男人也得去做检查。这样吧,哪天你让小老妹两口子到县城去,我给他们找大夫瞧瞧。”

就这样,小姑说服小姑父跟她一起去做检查,结果真像大妈说的那样,是小姑父的问题!

当小姑父回去偷偷地把检查结果告诉他父母时,两个老人不相信,说会不会对方给做了手脚,故意把毛病推到他身上?为小姑开脱?

为了进一步证实真伪,小姑他们又跑了一趟省立医院,得到的结果还是一样。

这下子轮到小姑父蔫了!试想啊,土壤再肥沃,没有种子哪能发芽?

倒是小姑安慰说:“没有就没有吧,这就是命运!你家这边有侄子侄女,我娘家也有一大群孩子,今后对他们好点,我们趁年轻多攒钱,老了就没罪受!”

后来奶奶想让小姑领养一个孩子,但一直意见不统一,就搁置了。小姑他们甚至还幻想着奇迹的发生,希望有自己的亲生骨肉。

就这样,一等再等,一年又一年,小姑和小姑父一直没有孩子。

家里没孩子就显得冷冷清清,也就是娘家侄子侄女们去,小姑家才见到久违的热闹。

可后来我们都大了,求学的求学,学手艺的学手艺,除了过年去小姑家,平时都没空。

虽然小姑两口子没有孩子,但他们过得实惠,他们过日子不对付,有点钱就想改善居住环境。

所以那些年小姑家将三间瓦房翻盖成平顶房,还在院子里盖了厨房和洗澡间,家里布置的整齐有序。

小姑是非常孝顺的人,尤其是爷爷去世后,奶奶老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小姑家度过的。

对此,小姑父自然不能说啥,因为自己不生养,无形之中也是缺陷,所以他对岳母也很孝顺。

直到奶奶76岁那年,突然昏迷不醒,我父亲和两个叔叔才慌慌张张扎着担架,将奶奶抬回家。

奶奶临咽气的时候,眼睛还盯着小姑看,这世上,她最不放心的就是小姑。

奶奶出殡那天,小姑哭得最伤心,大家都安慰说,老太太在世时你那么孝顺,对得起老人家了!

其实小姑哭的不仅仅是奶奶,估计也是哭自己的命运吧。

奶奶去世的那年我儿子刚2岁多,我和老公在县城开了一家五金店,因为很多老主顾需要送货上门,所以店里每天必须保证有两个人。

所以我们只好把婆婆从老家接过来,帮我们带孩子。因为我指望不上我父母,家里那两个弟弟,一个刚结婚,另一个还在读高中,他们哪有精力管我呢。

不过我们也体谅到婆婆的难处,家里有十几亩责任田,小叔子也没成家,婆婆是咬着牙在坚持。

所以在儿子能上幼儿园后,我们就把婆婆放回去了,总不能不顾别人啊。

虽然我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但那么多年我跟小姑感情一直都好,我只要回去,肯定要去小姑家看看,每次临走,小姑把晒干的鱼虾都一包包的让我带走。

冬闲或者初春封湖,我都邀请小姑到城里来,我们姑侄俩逛逛街,带她吃风味小吃。

每次小姑来,我都要给她买衣服鞋子,我对小姑的感情,一点不亚于我母亲。

只要跟小姑聊天谈心,我都嘱咐说,一定要把老两口身体照顾好,这样到老少受罪。

小姑总是苦笑着说:“我也这么说你小姑父呢,但不管用啊,他一天恨不得三顿酒,我看都快喝傻了!”

其实小姑不说我也知道,小姑父后来变得有些颓废,他总认为自己膝下无儿无女,不吃不喝干啥?殊不知他在摧毁自己的身体。

可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00年7月份,小姑父把从礁湖起的网收回来后,让小姑在院子里把捕的鱼虾分类,自己就进屋去了。

这些活小姑经常做,所以算轻车熟路。等小姑把鱼虾分好,放进桶里准备让小姑父送给收鱼的贩子时,连着喊了好几声,小姑父在屋子里都没答应。

小姑当时根本没往坏处想,正好隔壁有人过来借她家镰刀割草,小姑就让她自己去门后面拿,结果听到邻居惊慌失措地喊道:“玉英啊,不好了!你家春胜晕倒了!”

等大家七手八脚把姑父抬到沙发上后,村医过来一看,人已经走了!

小姑头顶的那片天塌了!

小姑父走了,把小姑的魂也带走了!老两口恩爱半生,虽然没有一男半女,但相濡以沫,从来没吵闹过。

为了让小姑早日走出阴影,我们几家都邀请小姑回来过几天,但小姑都婉拒了,她说哪都不想去。后来我亲自回去,才硬把小姑带到我家住了半个月。

小姑说,小姑父还没过周年呢,会经常回来看看,她不能离开。

那时候我都怀疑小姑魔怔了,但没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想她所想、念她所念,拯救自己的永远要靠自己。

而我能做到的,就是经常打电话回去,跟小姑聊聊天,不让她一个人寂寞。

大概过了大半年时间吧,有一次我母亲到城里来看腿疾,在我那住了几天,我们俩自然说到小姑的近况。

只听母亲说,你小姑的大娘子(老家称呼婆家妯娌)也真想一出是一出,非要给你小姑介绍老伴,对方是个退休工人,丧偶,家里就一个儿子。

你小姑一听把她大娘子撅回去了,两人到如今谁都不搭理谁。

我一听也很生气,什么人啊,我小姑跟姑父感情那么好,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可能说丟就丟呢。

那年春节,我和弟弟们约好初二去小姑家拜年,我们自己带了很多菜,不想麻烦小姑,就是想陪陪她。

小姑接到我们后,眼泪又下来了,弄得大家心里都不好受。

因为正月初几大家都忙着拜年,我们吃了顿午饭就走了,也没能多陪陪小姑。

直到有天父亲打来电话说,小姑又因为一些事,在家哭,他们去把小姑接回来了,让我有空去陪陪小姑。

我一听心急如焚,赶紧把手里的事安顿好,就坐车回去了。

才几个月的时间,发觉小姑瘦了,也苍老了许多,我们姑侄俩一见面,都弄得眼泪汪汪的。

因为我大老远回去了,所以那天晚上吃晚饭时,父亲把两个叔叔都叫过来喝酒。

我们边吃边聊,突然小姑说:“我想把妈住的那两间屋拾掇拾掇,搬回来住。”

因为小姑说话声音不大,当时我没听清,于是我问了一句:“小姑,你刚刚说啥?我没听清。”

小姑只好又把话重复了一遍,这时候在坐的人全没反应过来。

于是我说道:“奶奶那两间屋哪能住人啊,在村子中间,现在旁边被几家楼房遮挡着,连太阳都很少见,冬天冷、夏天闷,只能做柴火棚用。”

其实我说柴火棚也是名副其实,自从奶奶去世后,那两间小屋就是几家堆柴火用的。

接着,我安慰小姑道:“你如果想回来,就在我爸和我叔他们家轮换着住呗,住一段时间,新颖新颖再回去,”

不等我把话说完,小姑说道:“我不想回陈滩港了,我想长期住这。”

小姑一句话犹如一颗炸弹,震得大家都不说话了!

好半天,小叔小声说道:“你家那么多房子,你拍拍屁股就走了,准备让你大伯子、小叔子他们吗?那不是太便宜了他们?”

这时候小姑哭了,她边哭边说:“你们不知道哦,我一个人在那日子不好过啊,自打把大娘子得罪后,不但他们全家不搭理我,连小叔子一家看到我也是绕道走。也不知道哪个缺德的造谣,说我要‘招夫上门’,我土都埋到脖子了,还招什么夫啊,所以我准备回来住。”

小姑越说越难过,最后“呜呜”的大哭起来,我赶紧过去抱着她安慰着。

再看看我父亲他们哥仨,居然集体保持沉默!这时候我多么希望有一个人站出来,拍着胸脯说:别哭了!就住我家!

可偏偏没有人敢说这话,各自打着小算盘呢。

我知道他们为啥不敢接收小姑,原因如下:

1、都上岁数了,当不了儿子儿媳的家,担心把小姑“一手招进来、两手推不开”,将来成了子女们的累赘;

2、我们村早就传闻,说要拆迁,奶奶那两间小屋也土地确权了,等着政策一下来,要么给钱、要么要房,他们仨还能瓜分呢。可如果让小姑住上了,到时候怎么说?按法律规定,女儿也有继承权的。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自私,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小姑是嫁出去的女儿,管与不管都可以。那么,他们肯定选择不管了!

小姑原以为哥哥弟弟们会给她撑腰的,但当时屋子里静得连掉根针都能听到的、该死的寂静,让小姑的心,也一点点的沉下去。

“小姑,你跟我走!”

我大声地对小姑说。

我的话一出口,我父母都惊慌失措地盯着我看,尤其是我母亲,一个劲地朝我使眼色。

但我假装看不见。

接着,我像对小姑、又像对全家人说:“小姑,你跟我去最合适,这不仅仅是我需要你,更主要的是我记着你曾经对我们这一大帮侄子侄女的好!娘家人永远都是你的靠山,东方不亮西方亮!”

小姑听我这么说,流着泪双手握紧我的手,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就这样,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跟小姑回到陈滩港村,简单收拾了行李。

当然,基本的礼貌我还是要有的。

于是我在小姑的陪同下,到她大伯子和小叔子走了一趟,就算打声招呼吧,告诉他们,我做生意忙不过来,把小姑接去给我照看孩子。

临走,我把钥匙交给了相对来说,对我小姑比较好的小叔子两口子,告诉他们,常给院子打扫打扫,让我小姑回来像个家的样子。

其实,我既然把小姑接走,就不准备再送她回来的,她今后生老病死有我负责到底!

小姑自从到了我家以后,有我陪她在身边,有孩子相伴,她心情慢慢的也好了。

其实我们家也没啥家务事,店铺离家走路才15分钟,但为了让小姑觉得自己不是吃闲饭的人,我特意安排她接送孩子。

我本来是个好静不好动的人,可为了小姑的身心健康,我每天晚上领她去跳广场舞。

如今一晃22过去了,小姑过了古稀之年,但她耳不聋、眼不花,走路腰身挺拔,不仅身体健康,精神面貌也好,连我母亲都嫉妒说:“你把你小姑看的,比对我都孝顺!”

我微微一笑说:“你非比小姑啊,你有我爸,还有儿子孙子绕膝,而我小姑这辈子只有我心疼她,我必须要对她好!”

当然咯,人嘴都是两块皮,有的像灯,有的像火,说啥的都有。

甚至有人说我精于算计,得了便宜还卖乖,不但无偿使用小姑的劳动力,还想霸占小姑家的房产。

但那我也不做争辩,我也跟小姑说了,她老家陈滩港的几间房,我一片瓦都不会要的,留给小姑父的侄子们。

当然,之所以这么做,也有我的私心。那就是等小姑百年之后,她终归还要回去跟小姑父合葬的,到时候少不了她婆家人的帮忙,我只需要在小姑有生之年,让她活得开心就行!

1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