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局Ⅰ》—瀛海威:在大雾中领跑

苏言嘉语课程 2024-06-09 08:49:04

翻开吴晓波的《大败局Ⅰ》,惊讶于首篇文章介绍的是女性企业家掌舵的企业——瀛海威科技。为何用“惊讶”一词?想必不用解释。进化驱动的历史长河中,女性或因母爱本性而承担生儿育女、照顾家庭之重任,或因社会分工而被迫于此,不管何种原因,女性群体在职场取得成就,相较于男性群体,在概率上会低很多。20世纪末,香港回归前后,中国经济尚处于经济改革初期,瀛海威总裁张树新女士便有魄力、有能力成就如此一番事业,实属不易。

01人物档案

张树新女士

中国互联网产业奠基人之一,树起中国第一面网络商业服务大旗的巾帼英杰,在中国第一个申请做互联网服务,第一个提出“百姓网”概念,开办第一家民营网络知识科教馆。瀛海威卸任总裁,中国IT业界重量级战略家。

个人履历:

1963年生于辽宁抚顺;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1986-1989年,担任《中国科学报》记者;之后调入中科院高新技术企业局从事企业策略研究工作;1993年初,成立北京天树策划公司;1995年5月,创办瀛海威科技有限公司。02读后感悟

本篇简略介绍了张树新女士成立瀛海威之前的学习与工作履历,重点在于瀛海威成立、扩张、易主、落寞的过程。

作为记者、策划人出身的张树新女士,在机会把握、宣传推广、操纵媒体方面如鱼得水。

但是作为战略制定人的张树新,没有对失败进行及时的系统研究,没有把产业内最新发生的某些意外事件作为特别的机遇来加以仔细的考量。

对于一家像瀛海威这样身处产业成长最前沿的领跑型企业而言,其最大的危险是它似乎比客户更“知道”市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它的领导者往往把一些进程中的意外看成是对自己的预测能力和专业知识的侮辱而加以拒绝。

他们没有想到,正是这些意外倒可能是发展的真正的方向。他们没有牢记这样的格言:企业不是要高傲地创造或改造市场,而是要千方百计地满足市场。

反观瀛海威的发展之路,其成立最初时间内的市场培养、战略宣传是非常有意义的,否则需求无法转化。

但自1996年底开始,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开始有了变化,瀛海威却没有进行对应的战略调整,仍通过炒作沉溺于品牌形象的宣传,对网站的技术结构、服务内容没有实质性的调整,以致在该得到回报的时期错失机会,为后来追赶者(如新浪、搜狐、网易等)创造了机会。

张树新女士就像身先士卒的勇者,义无反顾的为初期的中国互联网行业蹚水,以验深浅。畅谈历史者,大多会以成败论英雄,吴晓波先生写《大败局》,想必也是期望这些企业之成败会给后来人带来反思和警示。

但是对于张树新女士,我却觉得成败于她没有意义,作为行业的拓荒者,她以高超的策划能力加速了初期市场培育,在一定意义上,也就加速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03瀛海威大事记1995年5月,北京瀛海威科技公司创立,股东为张树新的天树公司和其丈夫姜作贤的卧云公司,张树新任总裁。张树新夫妇设计出的“瀛海威时空”网络挂在中科院之下,是当时国内惟一面向普通家庭开放的网络。1996年早春,北京,中关村树起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这一天,被认为是中国网络产业的一个纪念日。自此,那个树立广告牌的女人张树新和她“向北1500米”的瀛海威公司因此走进了历史。1996年9月,国家经贸委属下的中国兴发集团决定投资瀛海威,总股本扩充为8000万股,天树公司与卧云公司占股26%,股值2120万元,张树新跻身身价上千万的新生代女富豪。1997年1月,瀛海威与微软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月瀛海威全国大网开通。3个月内,上海、广州等8个中心城市分站开设,其线上用户收入达到110万元。1997年,张树新对外宣布,瀛海威将耗时三年,投资千万,拍摄《网络中国》大型宣传片。首期《网上延安》项目200个网页、500幅图片、10万多字上线后,点击率非常低。1997年6月,国家邮电部门投资启动169全国多媒体通信网,全国入网价格大调整。此举对瀛海威影响巨大,同年9月,其月收入下跌到30余万元,全国站点总网民不足6万。1998年6月,由于持续亏损,张树新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被迫辞职。同年11月,瀛海威15名中高层管理人员集体宣布辞职。1999年,通过一系列整合重组,瀛海威正式由兴发集团全面掌控。2000年6月,兴发集团提出由兆比特公司以零收购的方式收购瀛海威通信。8月,张树新宣布将回购瀛海威,并称已筹足首期收购款。但瀛海威股东会未能就张树新回购一事做出决定。
0 阅读:0

苏言嘉语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