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超诣】梵高《星空》中的柏树和星云

书画艺术之窗 2022-11-01 12:31:29

二十一、超诣

匪神之灵,匪几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

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

乱山乔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希。

乱山乔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希。

超诣虽然高妙,但并不是不可企及的空中楼阁,亦非离奇怪异而绝不可至,其基础同样是来自于自然和生活,来自于人们用心的观察和灵活运用,以从平凡中发现和表达不凡。

如“乱山”并不为奇,但乱山之中有参天的乔木秀出,便可相映成奇,因为乱山代表横的维度,乔木代表纵的维度,一横一纵,一静一动便打开了无限的空间,带来一种境界上的高古超诣。如此我们也便能明白在梵高《星空》中,为什么巨大的柏树欲高越飞旋的星云,这也说明画面外形上的超诣终究来自于精神认知上的超诣。

“碧苔”更是细微常见之物,但在光线的照耀下色彩变化万千,碧苔芳晖相映成趣,碧苔就像大地,芳晖就像笼罩其上的星空,俨然有一小世界存焉。我们常说空含万有,小中可以有大,碧苔芳晖就是一个鲜活生动的例子,在这里碧苔、芳晖同样相需而成。

乱山乔木代表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可以无限扩大,其大无外。碧苔芳晖代表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可以无限缩小,其小无内。精神正是遨游在这大小无尽的变化之中,万物不再浮著于其表象,而是随着创作者赋予其的内涵意象自由变化。此即为“乱山乔木,碧苔芳晖。”

一般来说,物有可见之形,事有可思之理,然世间妙理多有不可思议,无法用言语表达之处。人们的一般认知过程便是以已知为基础不断变未知为已知,已知者可“诵之”,未知者可“思之”,而随着思考的深入或有所心得,然会心之处,欲辨已忘言。此亦言大道玄之又玄,幽渺难见。

所以真正超诣的作品必然要广博深厚,层次丰富,使人们可以从作品中不断发现新的惊喜而不会产生审美疲劳,或者说只有来而复返,变化无穷才是艺术最大的魅力。

然而一切有形之形皆可穷尽,一切有声之声终将消失,所以在超诣的作品中形与声只是一种媒介,借之以引出不可灭的无形之形,不可绝的无声之声,从而从有限进入无限,作品也才能因此获得真正永恒的生命,此即为“诵之思之,其声愈希。”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超诣」由认知的相对差距产生的一般性超越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超诣」意不着相,心不住法,遨游于无垠之境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