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的部队伙食状况,50块钱要满足连队百十号人三餐的饮食。

齐鲁赵公看世界 2024-07-12 15:26:46

在记忆的浩瀚海洋里,七八十年代部队上干部战士们的伙食餐饮,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画卷。那时,一个连队的战士们人数众多,高达百人之上,而每日可用的经费却仅有区区五十余元,这便是他们一日三餐的经费来源。要在如此有限的资金下每日里要供应好部队的三餐饮食,这确实是对连队司务长和炊事班同志智慧和勇气的考验。

那个年代,全国的物质生活水平之低,如今的人们难以想象。许多人对那段历史知之甚少,只在屏幕上手机网络平台上见过零星的描述,心中怀有强烈的好奇,想要了解那时的军队食堂真实情况如何,那么就让我来为大家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那时的社会环境,哪怕你手握金银,也难以购得所需物资,一切都要依赖票证。军队的情况,也并不乐观。在整个社会都处于极度贫困之中,政府既要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又要支持军队的日常开销,经费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得其所。因此,战士们每餐的饮食,只能说是勉强能填饱肚子。

在那个时代,想要品尝一碗肉丝面条或者鸡蛋面条,只有病号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其他人只能在梦中回味,实际上,别说肉丝鸡蛋面,连面粉都是限量供应。每个战士每月的口粮标准是45斤,其中三分之一是粗粮。每月仅有的3斤肉类和1.5斤植物油,对于庞大的需求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为了在有限的经费下让战士们吃饱,连里的司务长和炊事班的战士们费尽了心机。采购时,他们总是挑选价格低廉、能填饱肚子的食物,其中土豆尤为受欢迎。土豆价廉物美,淀粉含量高,是采买的首选。然而,这却让以土豆为主食的战士们痛苦不已,尤其是在冬春两季,蔬菜种类稀少,别无选择。

那时候的条件有限,一天三餐,往往是早上的稀粥配咸菜,中午的土豆片,晚上的土豆丝,或者顺序相反,中午土豆块,晚上土豆片,总之,餐餐都是土豆,你想吃别的?很抱歉,没有。即使是领导,也是同样的食谱。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生活难以忍受,但当时的条件下,这已经是一种奢侈。与当时社会的家庭生活相比,军队的生活已经好了太多。

时光荏苒,如今回想起那段日子,心中除了感慨,更多的是对那些艰苦岁月中无私奉献的干部战士们的深深敬意。他们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的精神,书写了属于他们的壮丽篇章。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们不仅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忍耐和智慧。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精神,什么是军人的本色。

在那个时代,部队的食堂是战士们共同的家,炊事班的同志们就是这个家的厨师司务长就是管家。他们每天清晨起床,开始忙碌的一天,从采购食材到烹饪食物,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他们要确保每一顿饭都能让战士们吃饱,同时还要尽量让饭菜多样化,以满足战士们的口味和营养需求。尽管条件艰苦,但炊事班的同志们总是想尽办法,让每一顿饭都尽可能地丰富和美味。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炊事班的同志们还经常利用有限的食材,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菜式。他们利用有限的肉类和蔬菜,制作出各种口味的菜肴,让战士们在艰苦的训练和生活中,也能享受到一丝家的温暖和味道。他们还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包饺子、做月饼等,让战士们在节日里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和家的温馨。

在那个时代,部队的食堂不仅是战士们吃饭的地方,更是他们交流思想、分享情感的场所。在饭桌上,战士们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经历,交流着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食堂成为了他们共同的回忆和情感的寄托,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虽然那个时代的物质条件已经一去不复返,但那段艰苦岁月中的精神财富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那些无私奉献的干部战士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精神,什么是军人的本色。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能勇往直前,不断前行。

0 阅读:431
评论列表
  • 2024-07-24 19:36

    一天平均5毛多已经很高了,那个年代多少人羡慕部队的伙食

  • 2024-07-12 19:53

    那个年代部队会利用营房前后空地种菜、养猪、养鸡。可以补贴菜篮子…

  • 2024-07-16 06:25

    知不知道那个年代供销社主任一个月的工资也就50左右?

齐鲁赵公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