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朝野政治纷乱,军阀割据,战火纷飞。
都说乱世出枭雄,一批武将也在此时代崭露头角,而赵云便是其中的一员杰出代表。
他作为刘备麾下的重要将领,一生追随主公,屡立战功,最终在主公临终前成为刘禅摄政之托。
但尽管功勋卓著,赵云却未曾获封高官大爵,从不出现在重大战役的前线,在蜀汉军中显得地位有些尴尬。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常胜将军赵子龙赵云自幼习武,早年便在公孙瓒麾下任职,凭借过人的武艺和无畏的英勇战功享誉军中。
后来公孙瓒在与敌军的激战中不幸自焚身亡,赵云失去了依靠的主公。
当公孙瓒自焚殉国后,赵云毅然决然投奔刘备,成为其得力谋士之一。
自此赵云成为了刘备的亲信,肩负起了保护刘备安全的重任,他的忠敢赢得了刘备深深的信任。
身为一名贴身护卫,赵云不仅武艺超群,而且心思缜密。
他的勇猛让敌军闻风丧胆,成为了刘备最为信赖的守护者。
在建安二十三年,刘备与东吴孙权缔结同盟,共同抵御了魏将张郃对巴西的侵犯。
之后,刘备意图扩张至汉中地区,而魏国的曹操也在积极准备,派遣援军以抗刘备的进攻。
翌年春,刘备的部队在汉中战场上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击杀了敌将夏侯渊。
三月时节,曹操亲领大军抵达汉中,而刘备则选择了守势,据险以待,不轻易出战。
曹操的军队为前线供应兵粮,大量粮草堆积在北山脚下。
老将黄忠提出截断敌军的粮道,但由于未能如期返回,局势变得紧张。
赵云于是毅然决定亲自领军去搜寻黄忠,并在途中与曹操的大军遭遇,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在交锋中,赵云凭借骑兵的高度机动性,对曹军进行了多次冲击并逐渐撤退。
回到营地,赵云巧妙地下令部队降低战场动静,以假象迷惑敌军。
果然,没过多久,探子便传来消息:曹操误以为刘备军力不足,决定暂缓进攻,转而加固自己的防线。
当曹军开始放松警惕,甚至开始有序地撤回部分兵力时,赵云却突然下达了全军出击的命令。
一时间,战鼓雷动,喊杀声震天。
曹军惊慌失措,最终溃不成军。
这一睿智的举措,让赵云在劣势之中重创魏军,为汉中之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经过这一战赵云不仅成功扭转了战局,还在心理上给了曹操沉重的一击,也成为了汉中之战的重要转折点。
曹操在这次失利后变得更为慎重,不再轻易发起攻势。
但如此骁勇善战的赵云,却没被刘备重用,从不加官封爵,又是为何?
“贴身保镖”尽管赵云在战场上屡立奇功,却并非一位擅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领。
赵云擅长冲锋陷阵,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但对于如何调动千军万马、制定周密的战术计划,则显得力不从心。
这并非说赵云缺乏军事才能,而是他的天赋在于个人勇武而非统帅之能。
因此尽管赵云在刘备麾下屡建战功,却始终未能获得主导重大战役的机会。
刘备深知赵云的价值所在,也明白他的局限,故而在重大的战略决策中,刘备更倾向于倚重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具有更高战略眼光的将领。
而其他的将领,如黄忠、马超等人,也都是战功赫赫,威名远扬。
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斩杀曹操的大将夏侯渊,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
马超则是西凉军的统帅,他的加入使得刘备的实力大增。
他们或是封为"四方将军",肩负重任,或是被委以重要战役统帅职务。这些将领大多有军旅出身,资历彪炳,实力坚不可摧。
而赵云则在刘备的授意下,只是成为“贴身保镖”,在身边守护家族安危。
即便在夷陵之战这样重大的决战中,刘备也刻意避免将赵云卷入其中的危机。
身为君主的刘备早已洞悉不久之后蜀汉将面临的艰难形势
此时保存并确保赵云等可靠元老的安全,对于即将成年的刘禅执掌大权显然至关重要。
因此即便赵云孤勇善战,刘备仍不愿让其在这场恶战中涉险。
在这个位置上,他或许永远无法达到像诸葛亮那样的辉煌成就。
除了刘备的安排以及赵云自身统领能力的局限性,其直率个性也是阻碍他步步高升的一大障碍。
直言不讳惹不快赵云性子直爽,从来都是坚持己见直言不讳,从不阿谀奉承。
一日,刘备抚须沉思,欲以大赦的仁政来笼络人心,扩大自己的声望。
他在帐中与群臣商议此事,文臣武将们无不点头称是,只有赵云,仍旧是那副直肠子的模样。
他站出来,语气坚定:
“主公,汉室江山未复,此时大赦,恐怕为时尚早。”
他不顾在场文武百官的眼光,坚持己见,直言不讳。
这一番话,无疑是在众臣面前打了水漂。
顿时,议事大厅里的气氛凝重,几位大臣眉头紧皱,明显对赵云的直言大感不满。
还有一次,刘备因故被东吴软禁在白帝城,形势岌岌可危。
为了保全性命,他日夜以饮酒作乐来掩人耳目,假装放荡不羁以逃避可能的暗杀。
就在这样的情形下,赵云再一次表现出了他的直爽性格。
他不顾刘备的安全,直接冲进房间,斥责刘备失去了过往的雄心壮志,几乎使得局势恶化。
因为这样率直的性格,赵云在朝中并不受宠。
他的直言往往会得罪人,而在那个朝臣争宠的年代,这无异于自掘坟墓。
就连昔日的盟友公孙瓒,也因为赵云的直言直语而对他敬而远之。
这样的赵云在刘备的眼中,虽然是忠臣,但在用人之道上,刘备显然更偏爱那些能言善辩、圆滑世故的臣子。
或许正因如此,才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和高官厚禄。
可不受重用终归是心里有个坎。
不过基于赵云在保护刘备一脉安危上面立了赫赫战功,直到刘备驾崩之际,赵云的心结才解开。
二救幼主被封侯在两军对阵之时,赵云常常能够以一敌百,杀出重围,武力惊人。
而他的两次救援刘禅的事迹更是被后人传颂。
第一次是在长坂坡之战中,刘备在曹操的大军追击下,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仓皇逃亡。
赵云身负重任,不仅要保护刘备的安全,还要寻找和保护刘备的家人。当赵云找到刘禅和他的母亲甘夫人时,他们已经被曹纯的虎豹骑包围。
但赵云挥舞长枪,单枪匹马冲入曹军阵中,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杀出一条血路,最终成功地将刘禅和甘夫人救出。
第二次则发生在刘备入川期间。
孙权派遣船队迎接孙夫人回吴,孙夫人却趁机带走了刘禅,意图逃离荆州。
当时,刘备已经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负责守卫荆州治所公安。
得知孙夫人带走刘禅的消息后,赵云立即率领兵马追赶,最终在江边与孙夫人相遇。
面对孙夫人的质问,赵云坚定地表示:
“吾乃汉室之臣,誓死效忠主公。今日之事,非我一人之责,乃是天下人之责。”
说完,他便拔剑冲向孙夫人。
经过一番激战,赵云终于将刘禅夺回,并与张飞一同将他安全带回荆州。
正是赵云的保护,刘禅才得以安全成长,并最终成为蜀汉的皇帝。
为了表彰赵云的忠诚和勇敢,刘禅继位后还追谥他为“顺平侯”。
对于赵云的英勇表现,诸葛亮也是赞不绝口。
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对赵云的欣赏和信任,甚至将他视为自己的心腹亲信。
正是因为有了诸葛亮的赏识和支持,赵云才能在蜀汉朝廷中站稳脚跟,继续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刘备临终之际,他将儿子刘禅托付给了赵云。
从这事看来刘备对赵云是十分信任尊重,也解开了两人之间多年的心结。
刘备曾坦言自己之所以没有重用赵云,是因为担心他的武艺太高,容易被敌人针对。
保护赵云的生命似乎比让他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更为重要。
因此刘备才选择将赵云留在身边,为他护驾保航。
刘备作为一代枭雄,其用人之道确实高明。
他懂得如何在关键时刻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懂得如何保护和珍惜手下的生命。
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智慧和眼光,刘备才能够建立起强大的蜀汉帝国,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代霸主。
笔者认为赵云个人能力非凡,地位特殊,虽其性格直率阻碍了他的高升未被重用,却也并非刘备视他为无物。
恰恰相反,他是蜀汉重要棋子,只是被刘备用作最后的保驾力量罢了。
尤其是在刘备去世后,赵云更是成为了辅佐刘禅的重要力量,为蜀汉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正是因为他的忠诚和能力,使得他在蜀汉政权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成为了刘备的保驾力量和国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