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于肥城的汇河,原为大汶河中游的最大支流,现为大清河支流

维岳谈旅游 2024-06-01 05:44:49

汇河,原为大汶河中游的最大一个支流,现为大汶河下游(大清河)的支流。古称衡鱼河、坎河、泌水,俗称汇泉河。发源于山东省肥城市毛家铺陶山、龙山、小泰山。

其上游为肥城市境内康王河,下游东平县境内称汇河,全长49公里,流域面积1260平方公里,除下游有近千米河段为石底河外,其他均为泥底河,落差110米,其下游河段两岸均筑有堤防。该河主要汇集肥城市北部、东平县东部和平阴县部分山区诸水,南流至东平县黄徐庄注入大清河。

东平县黄徐庄在戴村坝上游,汇河原在戴村坝以上注入大汶河,所以说是大汶河中游一大支流。1960年,东平县将汇合入汶河口改在戴村坝以下,这一改变影响了汇河的流向,使其不再直接注入大汶河,而是改道至大清河。

汇河入汶口坝上坝下作用不同,皆有原因。明永乐九年(1411年),兴漕运,遍寻水源,建戴村坝,汇河入汶口在坝之上游。为了增加入汶济运水量,曾经疏浚汇河,将上游泉水引入汶河,并设专人看管。

漕运停止后,河道淤塞,河床狭窄,水流弯曲,水流不畅,沿岸又无堤,洪水漫溢。汇河两岸地势低洼,雨季汛期到来,山洪暴发,引起决堤,农房被毁。两岸农田被淹,内涝严重,造成减产或绝年。所以,1960年东平县将其改道疏浚。

汇河是大清河的主要支流,上游建有杨顾李水库、石坞水库等拦蓄工程,下游建有多座引水闸坝,是沿岸地区的重要灌溉水源。

汇河主流发源于肥城市湖屯镇陶山小泰山一带,至湖屯汇陶山前诸河,形成主河道,至衡鱼村,与东来的康王河合流。因该河是若干支流汇集而成,故名汇河。主要支流有康王河、大留河、东金线河、湖屯河、大中泉河等7条。

总流域面积1260平方公里,其中在肥城共有676平方公里,肥城居其中上游。肥城市境内长21.5公里,河床最宽120米,最窄80米,全为土河漕。两岸均有堤防,防洪标准达5年一遇。

汇河南流,经肥城市、平阴县,在东平丁坞西北3公里处入东平境,南经丁坞、下遂城、张河桥、口头、刘所至戴村坝,原在坝东侧入大汶河。戴村坝是古代引汶济运的水闸,后为大清河与大汶河的分界点。汇河在平阴县境内长度11.3千米、流域面积238平方千米。 东平境内汇河全长22公里,河宽50~70米。

建国后在汇河下游截弯取直,开凿加深,从姜沟改道,至戴村坝以下直入大清河。《东平县志》称全长75公里,《泰安市志》、《肥城县志》皆称49公里,故以49公里为准。东平段中途有东金线河、西金线河、洪山河、独山河注入。

汇河水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历年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丰枯交替,旱涝不均。降水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季节变化差异很大,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春旱秋涝严重。

0 阅读:0

维岳谈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