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从1900年保时捷造出世界上第一辆增程式电动车,再到雪佛兰、宝马、别克等车企量产上市,最后到销量惨淡最终停产,经过100多年来的洗礼,从技术再到市场角度来剖析,增程式相比目前大多数人认可的插电混动,的确不够先进,因为串联式架构的增程技术只有电机直驱的一种模式,用油发电,在用电来驱动车辆,从能量转化效率上来说,多了一道转化流程,没有串并联的插混形态更有具体性,因此被很多人认为多此一举。
可是就在人们认为,在新能源这场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增程式是所有电动化中不被看好的技术之时,增程式车型的销量却节节攀升,理想汽车的销量直奔新势力造车销量顶端,长安深蓝S7大定即订单量突破10000辆,与此同时,比亚迪、吉利、零跑等新能源品牌也相继步入增程行列,仿佛一夜之间,被认为不靠谱的增程式,迎来阶段性胜利。那么,消费者为何开始逐渐接受这样的技术路线呢?
其实从客观角度上来看,虽然增程式是全面电动化的过渡方案,从能耗上不如纯电车经济,从技术形态上也不如插混先进,但是这并不代表增程式混合动力一无是处,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技术的高低并不能代表一个产品的好坏,而是取决于一个产品是否能够解决自己生活需求。
首先我们从技术角度来剖析,一方面,插电混合动力站在技术的风口上,从本身上来说比纯电技术更高,既能用油也能用电,从根本上弱化了续航焦虑,例如长城汽车的DHT混动技术,更是将电机、发动机及变速箱等部件高度集成,提升能量转换效率的同时动力也更强,当然也就意味着结构更为复杂,造车成本以及后期故障率可控性有待考量,而采用横直的布局,也注定了只能采用前置驱动形式,从操控角度来说极限性一般。
另一方面,例如深蓝S7的增程式混合动力,虽然相比纯电车型多出一套增程器,发动机要用油,后期养护也会更加频繁,但是它不完全依赖于充电桩的束缚,不受四季温度的变化和高速巡航续航夭折的影响,没有里程焦虑,能够适配大多数用车场景。
而相比插电混动车型,发动机作为增程器,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是老旧了一些,但趋于稳定结构简单,造车成本低的特性,车企往往有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放在电池以及配置上,以此实现消费者面临的购车成本更低、故障率可控性更好、配置更丰富、纯电续航也更长。
因此,与同定位的车型相比,看似脱裤子放屁的增程式,其实从绝大多数实质性的表现上,要领先于纯电和插电混动车型。就拿长安深蓝S7的具体表现来说,一台轴距达到2900mm的中型SUV起售价拉伸到14.99万,其背后无不透露长安原力增程技术的产品力。
首先在动力架构上,S7采用1.5L自然吸气发动机为增程器的核心元,将18.99kWh的电池容量包置放底盘下方,以后置单电机为驱动力,电动机最大马力238匹,最大扭矩320牛米,121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满足绝大多数专精日常的消费群体,而满油满电1040公里续航的水准,也从实质性规避了里程焦虑的问题,并且保留始终纯电驱动的优势,零百加速仅7.6秒的成绩,与市面上大多数纯电车型齐平。
而在能耗方面,虽然站在“能量守恒定律”的角度来评判增程式,这确实是它的一大痛点,但问题的根本其实要看车企融合性的高低,深蓝S7百公里最低荷电状态燃油消耗量4.95L的能力,与当下插电领域炙热的比亚迪宋PLUS DM-i相比也只是多 0.19L,按照当下92号汽油每升7.76元计算,不足3分钱的差距已是微乎其微。
其次在较低造车成本的构筑下,增程式车型更高的配置,也是实打实的给足优越感,例如理想L7能给到的配置基本拉满,而作为15万级的深蓝S7更是入门即标配,6个安全气囊、前排电动座椅、皮质打孔座椅、AR-HUD、外放电功能、远程交互、高通8155芯片、15.6英寸中控屏、四颗超声波雷达、四颗全景摄像头等都有,这些配置放在同级别车型,这个价位中可不一定是全都有的。
最后再满足基本出行需求场景,提升价值感后,增程架构预留下来的成本,在车身设计及舒适性层面上,也会让整体更显得精致一些,譬如深蓝S7纯粹简洁的型面,与狭长的大灯组勾勒,在科技与运动中取得平衡,而无框车门与两侧智能交互灯的镶入,又兼备了个性化与趣味性,而在内饰氛围感上,大面积软包材质和功能性的承上启下,又将舒适感与精致化完美统一,包括前排双升降式杯托,后排功能触控屏等,迎合时代潮流的同时也不失便捷性。
基于此可以看出,增程式虽然在电动化的浪潮中,被人们视为前景不太光明的过渡方案,但站在用户角度来考量,增程式似乎是一种成本最低,且又能解决当下电动化面临阻碍的最佳抉择,尤其是以深蓝S7为标榜的车型,凭借着价格、动力、续航、配置以及价值感方面,对比插电混动车型表现出来的优势要高许多,让原本观望新能源的消费者又重新思考起来了。
实际上,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技术先不先进不能看光看账面数据,还要看实际“疗效”,因为技术与产品始终离不开真实用车场景,对于部分人来说,增程式动力可能不是当下最好的选择,但对于真正掏钱的消费者而言,在动力电池技术还没有取得突破之前,其普适性却迎合了大多数消费心坎,因此从长远的来看,未来增程式仍然是不错的动力形式。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自己买个汽油发电机。挂车上 边开车边充电,是不是叫超级新能源汽车
没能力做插混才做增程
最低负荷4.95升,最高呢?当大家是傻子?
这车的败笔是纯电121,不能覆盖大多数消费者上班需求,想要大卖,纯电起码250公里起步。厂家应该少赚点,先占领市场。
我买两辆雅迪焊一块,有电雅迪跑,没电雅阁跑
电池太小,看都不想看。
是不是有点脱裤子放屁呢,既然我有发动机,为啥要充电再用电机走路?
高速百公里 多少
技术强不强不好说,产品经理这点是可以的
不管增程还是插混都带有电池组,所以也就无所谓谁更安全,那插混在市区可以充电纯电行驶而增程需要烧油边电才能行驶
从有气无力到无气无力
反正我买了银河L7,不知道对不对?
100年前人家就造出了新能源车了!那么我们现在和人家的差距原来是100年啊!
痛打你的头!
深蓝和理想的套路差不多,大空间2.9的轴距,长续航增程,一般代步没啥问题
深蓝怎么学的和byd一样,到底打广告吹牛批
这车性价比 哪个能比得上
插电混动思路老套,但是此混动非彼混动,试想一下,火箭飞行原理一样,现在不会有人说现代火箭和以前的火箭一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