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火烧荷兰战船,明朝崇祯明荷海战,中国海军称雄西太平洋

财典评历史 2024-02-23 09:45:05

明朝与荷兰的战争发生在金门岛附近海域,称为崇祯明荷海战。具体地点是金门岛南部的料罗湾,因此又称明荷料罗湾海战。战争的主角是中国和荷兰,郑芝龙已经归顺明朝朝廷,代表明朝官军,荷兰方是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不是普通的公司,具有国家职能,可以自建军队、发行货币、与他国签订条约,实际上代表的是荷兰政府。这场战争是国与国的战争,不是民间纠纷。

一六三三年(崇祯六年)六月二日,六艘荷兰战船从巴达维亚启航,乘东南季风往中国进发,沿途不停有各地巡逻船加入。他们一路劫掠来到中国,与新任大员 长官汉斯・普特曼斯舰队在南澳会合。

七月十二日,普特曼斯带着荷兰舰队进入厦门港。厦门守军毫无防备,当时港内停泊着几十艘明朝朝廷和郑芝龙的待修船只。厦门守将张永产正在泉州操办器械,郑芝龙也忙着在宁德一带剿匪。荷兰人击沉港内三十艘大船和二十多艘小船。厦门的商人一时傻住了,傍晚才跑到荷人的船上问怎么回事。

荷兰人开始在厦门一带劫掠。除了抢夺食物外,还迫使厦门、金门、烈屿(小金门岛)、鼓浪屿和附近的村落每周提供二十五只猪、一百只鸡、二十五头牛。随后,他们封锁附近的航道,威胁明朝朝廷 开放贸易。

七月十四日,郑芝龙得到消息后,写了一封信给荷兰人,要求释放扣留的中国商人,并说明攻击的原因。荷兰人毫不理会,继续在浯屿一带劫掠,连过往船只也不放过。

七月二十四日,郑芝龙派代表前往荷兰舰队,说只要荷兰人撤回大员,他可以派商船到大员和荷兰人贸易。二十六日,荷兰人回复了,提出的要求是:明朝立即停止和西班牙、萄萄牙等国的贸易,只能与荷兰人贸易,否则将再度开战。明朝回复是:荷兰人先赔偿战争损失,退回大员,才有谈判的可能。

这种皮球踢来踢去,最终毫无结果,于是荷兰人再度进攻厦门。这一回明朝不再毫无准备,游击张永产和同安知县熊汝霖迎击,荷军败退,十余名荷兰士兵被杀。明军乘胜追击,到了深海,因风向不利就回来了。败退的荷兰人在海上游弋了二十多天,不敢再攻厦门,于是来到料罗湾,临近海澄县境。海澄知县梁兆阳率兵夜渡浯屿,攻破荷兰舰队,焚小船三艘,获大船五艘。

荷兰人没想到连败两场,于是找了两个盟友:一个是刘香,一个是李国助。刘香原是郑芝龙的结拜兄弟,因拒绝降明与郑芝龙决裂;李国助是李旦的儿子,因郑芝龙侵占李旦在台湾的资产而结仇。普特曼斯开给两位海盗头子的条件是:荷兰人的大员、巴达维亚及其他要塞,他们可以在那里停靠,自由贸易。两人欣然应允,凑了五十艘船前来助阵。

荷兰人信心十足,二十九日正式向大明递交宣战书,其中的要求有:

一、在漳州河(今九龙江)、安平、大员、巴达维亚自由贸易的权利;

二、在鼓浪屿建立贸易据点;

三、可派遣代表至中国沿海城市收购商品,船只能在福建沿海自由停泊;

四、不准任何中国船只前往马尼拉;

五、荷兰人在中国享有与中国人同等的法律权利。

别说五条,就是其中任何一条,明朝朝廷都不会答应,反倒是利用这个机会积极备战。八月三日,明军开始动员,郑芝龙更动用江湖规矩,在朝廷的赏赐外,另加赏格;凡参战者每人赏银二两;若战事延长,再额外加五两;烧掉一艘荷兰船只赏银二百两;取得一个荷兰人头赏银五十两。当时七品官的月俸部过五两,杀掉一个荷兰人的赏赐相当于七品官一年的俸禄,可见这个赏格之高。荷兰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惊胆战。

此后,双方集结兵力,互寻战机,摩擦不断,各有胜负。

十月二十二日黎明,明军得到可靠消息,荷兰人和刘香的联合舰队主力正停留在金门岛南部的料罗湾,于是率主力悄悄进入。

开战之前,先来了解双方的军力。

首先是荷兰,有十三艘军舰,其中十二艘是盖伦船,一艘中国式帆船(西方人称戎克船),盖伦船拥有两层或多层甲板,排水量在一千吨左右,每船装有二十〜三十门加农炮(红夷大炮)。

刘香的五十艘海盗船都是老旧中国式帆船,具体火力情况不明,但拥有十几红夷大炮。

明军方面,全是中国式帆船,总数一百五十艘,数量上绝对占优势。船只大小不一,其中一百艘为明朝海军原有船只,普遍较小,战斗力弱。剩下的五十艘是郑芝龙当海盗时的战舰,作战能力较强,火力配备是:佛郎机六座,碗口铣三个、喷筒六十个、鸟嘴铳十个、烟罐一百个、弩箭五百支、粗火药四百斤。

佛郎机的射程和精准度远不及红夷大炮,郑芝龙想在船上加装红夷大炮,但因中国式帆船结构限制,只能在船头和船尾各装一门。但船头和船尾不能同时朝一个方向作战,五十艘船就相当于五十门炮(红夷大炮),与荷兰的二百多门侧舷炮比还是差得远。

在火力上,明朝不占优势,但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

战术方面,荷兰采用欧洲人常用的方式,将战舰拉成一条纵线,依靠舷炮的威力,绕着圈打击敌人。而明朝方面,还是传统作战先将战船与敌船靠近,然后跳上甲板,以肉搏取胜。葡萄牙人与印度、阿拉伯联军作战时,因为阿拉伯船矮小,即使靠近也爬不上敌人的甲板,导致大败。

郑芝龙长年和欧洲人打交道,船只不断改进,船体不小,不存在这个问题。但西班牙无敌舰队与英国人作战时,用的也是肉搏战,但英国船只根本不让西班牙船靠近,靠着侧舷炮大败无敌舰队。明朝方面要取胜,硬拼肯定行不通,必须采取策略。

战斗一开始,荷兰人果然摆出一字长蛇阵,刘香的五十艘海盗船四散成圆圈,将荷兰船护在其中。这时,如果郑芝龙的明军强行进攻,就会遇到刘香海盗船的阻击,同时遭受荷兰战舰红夷大炮的远端打击,结果可想而知。

郑芝龙可没有那么简单,采用中西结合战术。他知道问题关键在荷兰的十二艘盖伦船,刘香不过是见利起意,完全不用放在心上。他早有准备,将一百艘小船改造成火船,另外五十艘加装红夷大炮,与荷兰人周旋。

十月份(农历九月),正是东南风盛行的季节。看到东南风,是不是想到赤壁之战?是不是想到火攻?没错,郑芝龙也是这么想的。

傍晚,明军开始进攻,郑芝龙立即兵分两路:一百艘火船抢占上风口从正面突击,只留一部分战船与刘香的海盗船纠缠,其余的穿过刘香防线,迅速向荷兰船靠近,借风放火;另一路是郑芝龙的主力战舰,顺着东南风,藉着夜色,绕到荷兰舰队侧后方,用火炮攻击荷舰队,荷兰舰队的侧舷对着南方和北方,这个位置不会遭到荷兰人的炮火攻击。

荷兰人从没见过这种打法,一时顾此失彼,阵形大乱。没多久,荷兰舰队的一艘盖伦船被点燃,随后沉没。接着,另一艘被击沉。郑芝龙一看时机已到,留了一支小分队拦截逃跑的敌船,其余的战船一拥而上,与敌人短兵相接。刘香、李国助一看荷兰人不行了,立即逃离战场。

战斗的结果是,荷兰人除了四艘战船逃离外,其余全部被摧毁,一百人被俘。

明朝最终取得胜利,但也付出了八十六人战死、一百三十二人负伤的代价。

0 阅读:2

财典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