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杂的变革——浅谈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创新

强强聊历史 2023-03-23 10:50:04

文|侯博士的笔记

编辑|侯博士的笔记

前言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随之蓬勃发展,江苏省75所高等专科学校中,33所公立学校开设环境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分别是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装饰,室内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建筑装饰工程等,分别以每年23%,22%的速度增加。

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看法。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教学理念与现代设计中专业能力的要求脱节

对目前职业院校环境美术设计基础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剖析。当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的环境设计等相关专业,在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还沿用着美院的“布杂”基础课,在基础课中,以素描、色彩等基础课为重点,以蜡像、人物等为重点的新型绘画方法。

这一方法的实质仍然是强调绘画、描图的能力,符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设计思想,但是,在当今以现代化设计为主导的今天,空间设计已经成为设计师的一项重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在基础课中继续采用“美院”的教学能力,却忽视了对空间设计的思考能力的培养,这显然是不恰当的。

职业院校环境美术设计基础课的能力目标对环境美术设计的基本内涵提出了新的需求,职业院校的环境美术设计毕业生多以设计师的身份,参与到景观与室内设计的工作中来。

随着时代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变化,环境美术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景观、室内等环境设计的内容逐渐由单一的界面设计,转向了对空间的功能与形态的设计。

因而,在传统的美术学院式的教育模式下,环境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在面临现代化的设计课题时,常常会缺少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手段与研究方法。

所以,要加强职业院校的空间设计技能的培训,让学生们在学习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提高他们的设计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认识误区,使实践教学过程简单化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欧美等国家的高职院校中已经存在了数十年,但是在国内,这种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其中“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澳大利亚和新加坡采取的“学一做一”的多周期试验实习教学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学徒式”。

二是北美一些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采取的是将在校学习和实践性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交替式”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是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他们采取的是“工学结合”的方式,即“双元式”的工学结合,即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实习任务,并根据各自的国情,对其进行灵活的适应和调整,使其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专业的跨学科性与师资背景的单一性相冲突

国外和国内的环境美术设计教育背景差异。

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已经有将近60年的时间了,它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央工艺美院在20 世纪50年代开设的室内装潢设计专业。

在了解了国外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之后,该校在80年代将其更名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但是,它与国外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之间的区别是,它是由具有美术类学科背景的工艺美术类专业发展起来的,它的工作重点是对景观与室内设计等领域的工作研究。

而国外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则是由具有建筑类学科背景的专业发展起来的,它的工作重点是对建筑设计等领域的工作研究。两者之间的设计研究方法存在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对空间造型的设计研究。

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结构的单一化,限制了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都是从美术设计类的专业目录中招生,都是以美术学院的方式进行,之后在毕业的学生中挑选出优秀的学生来任教,如此循环往复,所以教师的专业背景都是大同小异的。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对空间造型的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当今的环境艺术设计中,既要求设计师具备专业的美学眼光,又要求设计师具备对现代建筑设计的了解,以及对空间功能和形态进行设计的能力。

但是,在传统的美术学院式的教学中,缺少对这方面的培训。此外,一些教师也缺少在设计项目中的实际操作经验,因此无法获得更多的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

专业合作平台和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培养目标的不确定

境外职业协作平台与制度的构建。在国际上,环境美术设计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协作平台的构建与引导,如美国,以行业需要为导向。

按照全国的技术规范,制定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并由各地区的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等组成一个权威而客观的评估平台并定期将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的评估机构,以此来引导专业的发展。同时,该合作平台还充当了高校与区域之间的桥梁。

我国目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与系统构建情况。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与建筑设计行业相比,它拥有较为完备的法规,但是在政策制度、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资格标准建设方面,它都显得较为薄弱。

除此之外,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协会种类很多,而且还没有具有较强权威性的评估分析。

在这个行业中,企业也是鱼龙混杂,很难将这些企业中的优劣区分出来。

所以,在没有政府主导的情况下,平台的建设与发展缺少了支持,这就间接地影响了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调整及措施

构建以训练现代设计思维为核心能力目标的课程群体系

改变以绘画等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基础课观念。随着包豪斯领导的设计改革的出现,传统的形态设计模式逐渐被现代的空间设计模式所替代,所以,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中,对空间进行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美术学院式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对某个形状进行简单的再现和描绘,难以形成现代设计所要求的对空间进行启发性的教育,更谈不上对空间进行探究的方法,所以,必须突破以石膏像和人物描绘为主的课程模式。

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参考建筑设计专业,重视对学生空间形态设计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对空间形态设计的研究方法,在教学手段上,让学生拥有通过模型了解空间、思考空间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对空间功能分析、结构技术、设计表现等进行培训。

开设以培养现代设计,平面设计,视觉感知等方面的技能为主要内容。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近几年在基础课上开设了“平面”与“视觉”两个课程,通过“构成”与“空间表达”两个方面的训练,训练学生对空间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本项目拟将“三大构成”课程体系引入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以“板”、“柱”、“体”等为基本元素,构建空间的“解析”与“平面”两个概念,以“面”为核心,构建“面”与“面”相结合的空间“面”,从而提高“面”这一目标,同时也是对空间的“面”和“面”两种概念的运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加强对模型的学习,让设计感觉的培养更为直接,传统的美术学院的基础课主要是以素描为主要内容,以素描的质量来评定,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逐渐提高素描的水平,但是素描终究是平面的,难以给学生带来对空间、体量等设计的直观感受,也就不可能对设计的思考进行分层的培养。

组建以课程群为主题的项目工作室,注重师资建设结合专业特点

以不同专业背景,教学理念相近的老师为骨干,组建“课程群”。

在现代设计项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它并不是只使用一种知识或技能,而是需要同时掌握多种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将项目完成。

所以,在对基础课程进行训练的时候,也要将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与设计兴趣导向纳入其中,只有任课教师拥有相同的课程理念和兴趣,他们才能在教学组织实施中产生出一股强大的合力。

在课程执行过程中,仍需对各学科的知识进行细化,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相应的专题任务,并使各学科之间的协作达到各学科的目的。

在经费投入的过程中,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其师资力量大多来自于美术学院式的教育,由于专业背景的单一,以及固定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在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的基本课程还停留在美术学院式的教学模式上,虽然有了一些突破,但也只是在形式上,并没有完全改变我们的思想。

所以,在培养专业的教师时,我们既要重视对老师的一种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对老师的专业领域的扩展,通过学习和借鉴类似专业的知识,吸取其中的优点,从而建立起一套与我们的专业相适应的基本课程。

结语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正在进行着从以绘画造型训练为主,到以现代设计思维、方法训练为主的转型。

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既要求高职院校要用一种开放的态度来改变自己的思想,构建出与新型教学方法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同时,还要求教师自身要持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充实自己的设计阅历,提高自己的设计素养,并进行更多的教学交流,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蔡倩.江苏省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调查与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

2.顾大庆.设计的视知觉基础[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9).

3.李铭辉.国外高职“工学结合”实验实训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2(15).

4.王益宇.美国高职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启示[J].成人教育,2012(10).

5.李青霞.高职教师发展研究:中挪比较视角[D].厦门:厦门大学,2009.

0 阅读:20

强强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