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背熟《四书五经》便可金榜题名?事实上这是异想天开

看史论史说史解史 2023-09-27 21:42:02

科举制度开创于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其对人才选拔相对公平,隋唐以后的统治者将科举制度继承了下来,历经1300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止。科举制从宋代开始,其考试内容开始以儒家经典为主,直到清朝都变化不大,这就让部分同志产生了错觉,觉得这也不难么,《四书五经》无非就是17万字的内容,多背几年背背熟不就能上岸了么?对这种说法,我只想说,真是梦里啥都有,真实的科举考试虽然只考文科,但也是很烧脑的。

‬古代科举考试其基本教材确实是“四书五经”,但要了解的内容绝不仅仅是仅仅局限于原文。

我以明清科举考试举例,熟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确实是最基本的操作。注意这儿的熟读可不是一般的“熟”,而是要做到提到哪背到哪,要从小在私塾背到大,滚瓜烂熟,倒背如流是要板上钉钉要干的事,尽管背诵不易,但是对那些士子来说,只要努力,还是有很多人能做到。但是要深入了解的内容了不仅仅局限于原文,像明、清朝两朝的考试大纲,如下图。

《明史·选举志》

《清史稿·选举志》

大家可以看一下,从明、清两朝的考试大纲来说,可不局限于四书五经,要知道“四书五经”做为权威性的儒家经典,不同朝代的古人都会为其做注,考生要深入了解、体会里面的注疏,只看原文也是不足以应付考试的。比如说清代就明确规定朱熹对“四书”做的注也是考试范围,解释经义以朱熹的集注为标准,绝对不能背离,这样古代的士子要了解的内容就猛然增加了。我看了一下家里的现代排印本的《四书章句集注》,大约有27万字,这密集的注疏看起来确实让人头皮发麻。

大字部分是原文,小字部分的朱熹做的注疏,背诵熟悉难度显然比原文更大

尽管难度不小,如果假以时日,不少人还是能做到滚瓜烂熟,毕竟文科举的考试范围就这么大,且文科举并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如果一直死记硬背还是能八九不离十的记住,毕竟如果靠死记硬背就能中进士做官,那真是太美好了,不要低估古人的记忆力,如果真这样,估计人人都是背书机器。

朝廷:小伙子,想法不要太天真,你以为背书就完事了?想的挺美啊!

‬把古代的科举考试单纯当成背诵考试那就错了,实际上相当烧脑,强度那是相当的大。

根据嘉庆朝《大清会典》记载,文科举考试共分为三场,考试形式分别为程文、五言八韵律诗、策论,所谓“凡乡会试,各分三场,而试以文,以诗,以策”。

嘉庆朝《大清会典》

三种形式,最为重要的就是“程文”,也就是“制义”文章。第一场,考生要写三篇程文,题目从“四书”中出;第二场,考生要写五篇程文,题目从“五经”中出,所以,“四书五经”里面的内容仅仅是做为题目出现的。“程文”实际上就是以四书五经里的内容为题,用八股文格式,以程朱理学思想阐释经义的议论文(套用到今天的公务员考试形式来说,人家是让你写申论,没让你搁那背书),具体字数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有不同,根据《清会典事例》记载,顺治二年定每篇550字。而康熙二十年,清廷以“文字太短,词意不尽”为由,定每篇650字。乾隆四十三年定为700字,至此成为定制。

《清会典事例》

下面为某篇清代八股文,大家可以看一下,和死记硬背是真没啥关系。

其题目“女与回孰豫”出自《论语》的〈公冶长〉篇,这位考生抓住题目中“孰豫”(颜回和子贡谁更胜一筹)二字,以及根据这句话下面的朱子注意思,抓住“自省”二字进行破题,“以孰豫问贤者,欲其自省也”,而以下部分承题、起讲、提比、中比、后比、收结,段落两两对照,互相呼应,需要很强的写作能力,这能是死记硬背能整的出来的?

《四书章句集注》

像这种文章第一、第二场居然要写八篇,确实是很烧脑,至于第一场末尾考的五言八韵诗,是乾隆二十二年的定制,本来考的是“表”,乾隆为了降低难度而改为做诗一首,也算是广大考生的福音。

第三场考的是策论,考试篇数屡有变更,根据嘉庆朝《大清会典》记载要写五篇,每篇1000字以内,不得低于300字,策论考的主要是考生的见识与处理当下事务的看法,总之与当朝政务、民政挂钩。比如顺治三年的考题就是以“求贤才”、“革痼疾”为主题,请考生做答。

《清世祖实录》

而考生通过乡试、会试后,进入殿试环节,根据清廷定制,从顺治二年开始,“殿试用时务策一道”,就是说只考策论,不考其他体裁,要求是1000字以上,字数上不封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乡试、会试的新进士为了给皇帝留个好印象,获取靠前排名,往往喜欢来个超常发挥,甚至有早上开考,晚上还在熬夜写作直到第二天凌晨才交卷的(太牛了!实在是太牛了),乾隆皇帝表示实在受不了,“殿试对策一道,穷日之力,写作已可从容,何必焚膏继晷,始得成章乎!”,在乾隆八年,正式规定,“殿试以日入为度,不准继烛”,就是殿试策论只能写一天,晚上不得熬夜创作。

《清会典事例》

所以,古代想金榜题名,会被“四书五经”是不够用的,比如清代三种考试体裁都需要临场发挥,想靠死记硬背考取功名,那就太天真了。

引用文献:《清世祖实录》、《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大清会典》、《清史稿》、《明史》、《四书章句集注》

1 阅读:10

看史论史说史解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