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财政收入知多少?前中期稳定,后期暴涨且结构变动颇大

看史论史说史解史 2023-09-27 21:42:01

财政是一种伴随国家产生而产生的经济行为,财政对民生和政权的稳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历代王朝所重视,早在周朝就有专门管理财政的官员,历代管理财政的部门名称虽然各有不同,但其地位则是相当的高,尤其在清代地位一度压过吏部,排名第一,所谓“六部以户部为至要,凡总理之大学士及满尚书,皆以眷注第一之人为之,必兼提督及内务府带钥匙,此嘉、道年间风气也。吏、刑二部次之,工部又次之,礼、兵二部又次之”,可见清廷对财政的重视,有人也对清朝的财政收入颇感兴趣,下面就将清廷财政收入以及结构做一番讨论。

《水窗春呓》

‬清代前中期财政收入与结构

在清代前中期,据乾隆朝《大清会典》及光绪朝《清会典事例》划分,清朝前中期财政收入的构成主要是田赋、盐课、关税、杂赋四大类。其中田赋是对民田、屯田等田制类别的直接课税,有民田赋、屯田赋、旗地租、官庄田租、学田租五种形式;盐课一般来说是对食盐消费群体征收的一种间接税;关税则是商人征收的商品过往税;而杂赋其构成比较复杂凌乱,而且史书标准不一,按《清会典事例》的分类为芦课,茶课,金、银、铜、铁、锡、铅、水银、朱砂、雄黄矿课,鱼课、田房契税、牙帖商行当铺税、落地税等。

《清会典事例》

这些税种的具体数目有清200多年每年各有不同,我以乾隆十八年的税收为标准列出,以使读者了解清前中期税收的大概结构(注:以下数据我尽可能的以乾隆朝《大清会典》为准,而会典缺载的数据我以《清朝文献通考》补之)。

民田赋:银29611201两、粮8406422石、草5145578束(乾隆朝《大清会典》)。

屯田赋:银503557两、粮373石(乾隆朝《大清会典》)。

学田租:银20069两、粮18507石(乾隆朝《大清会典》)。

旗地租:银202267两(据《清朝文献通考》补)。

官庄田租:银38924两、草121709束(据《清朝文献通考》乾隆十六年数据补,实在找不到十八年的)。

盐课:银5560540两(乾隆朝《大清会典》)。

关税:银4324005两(乾隆朝《大清会典》)。

芦课:银198250两(乾隆朝《大清会典》)。

茶课:银65336两(乾隆朝《大清会典》)。

渔课:银24412两(乾隆朝《大清会典》)。

契税、牙当税、落地杂税、铺税:银1052706两(乾隆朝《大清会典》)。

贡赋:银41939两、粮7700石(乾隆朝《大清会典》)。

金课:66两;银课:67298两;铜课:10825两;铁课:2152两;铅锡课:3186两。(据《清朝文献通考补》)

这些正项财政收入加起来为41726733两,而清朝在乾隆十八年田赋收入为30337094两,占总财政收入的72.7%,稳居绝对第一;盐课占总财政收入的13.3%;关税占总财政收入的10.3%;杂赋占总财政收入的3.7%。

值得一提的是清廷还有耗羡银和常例捐输两项我据《清会典事例》和《清朝续文献通考统计》,清代征收的耗羡银时在200万到400万两之间。而据《圣武记》记载,乾隆年间的常例捐输为300万两,但实际的捐输情况并不能达到此数,这两项有一定的波动性,故列出来单独讲一下。

《清朝续文献通考》中田赋数据,其中包括耗羡银数据

总体来看,清朝前中期的财政数据是相当稳定,基本上是在在稳定额赋的基础上,稳定岁出,甚至不仅没有增加,甚至还有急剧下滑的情况,像道光二十二年,正项岁入仅3871万两,比乾隆十八年下降了300多万两,下降幅度不可谓是不大。

《石渠余记》

‬清朝后期财政收入与结构

清朝后期的财政以鸦片战争做为分水岭,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随着内忧外患的加剧,原来量入为出的财政已然让清政府焦头烂额,为了应付危机,必须想方设法搞钱,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在旧有的税种上加增;二是创设新的税种。下图为光绪十一年到二十年清廷的收入情况。

《清朝续文献通考》

从这份图表上看,清朝在地丁银收入上几乎没有多少变化,盐税、杂赋等增加幅度也是相当有限,可见传统税种,即所谓的常税的潜力在当时已经很有限。而清朝在光绪年间财政总收入高达8000多万两,完全得益于新的税种的增加,一个项目是厘金,据《清会典事例》记载,原是为了应付太平天国战事,清廷在各省设卡抽厘,征收百货税,但太平天国起义平息后,并未取消,反而被保留了下来成为新税种。另外一个是洋税,就是指进出口关税,这个也好理解,我就不过多解释了。

《清会典事例》

这两个税种使清廷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就比如光绪十一年,厘金加上洋税总计为27777527两,占当年财政收入的的36%,以往占财政收入大项的地丁银比重大为降低,这也标志着传统的封建财政开始瓦解。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七十》:唯查自咸丰、同治年以来,各省出入迥非乾隆年间可比。近来岁入之项,转以厘金、洋税等为大宗,而岁出之项又以善后、筹防等为巨款。

《清朝续文献通考》

而在清朝宣统年间,清廷的财政收入竟然高达2亿两之巨,比光绪年间的数据还要高两倍多,其数字的加增确实飞速。

《清朝续文献通考》宣统年间收入

综上所述,清代前期财政收入结构较为稳定,而清代后期的财政收入无论是在数额还是结构上变动幅度较大,与社会性质的变化相关联,象征着传统的封建经济逐出瓦解。

引用文献:《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乾隆朝《大清会典》、《清会典事例》、《圣武记》、《石渠余记》、《水窗春呓》

0 阅读:21

看史论史说史解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