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平天国的火枪火炮,有说法是装备精良,数量庞大,甚至比起清兵还要好,那么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
我们来看一下扫北军主将之一吉文元的死。
吉文元是1854年2月在直隶阜城战死的,这点没有争议,但他的具体死法,众说纷纭,有说中箭中流弹的,也有这样一个有意思的记载。
根据原来的扫北军小兵陈思伯在若干年后所写,详细交待北伐全过程的《复生录》中的回忆,吉文元是因轻敌,在决斗赌枪法时死去的。
“有一天,吉文元与僧格林沁马队中一个蓝顶花翎武官比枪。两人同时对射,吉文元用的是自制土枪,磺少力缓,而对方用的则是洋枪。当枪声同响时,吉文元的子弹才刚射出,因此先中了洋枪弹跌于马下……”
这则记载说出了太平天国军队的一个真实情况,就是装备火器质量不如清兵。
太平天国初期重视火器太平军虽然出自广西农村地区,但并不代表他们只懂得用大刀长矛盾牌一类的,在金田起义初期就已经秘密开炉炼铁,造土枪土炮。广西桂平当地有韦昌辉“开辕门造炮”的记载。
1851年,清将乌兰泰曾经夺得太平军的火炮13门,上边还有“太平左右军”字样。显然,这些炮是太平军自己铸做,因为笨重携带不便被丢弃了。
除了自己造,太平军还偷偷购入鸟枪与抬枪(鸟枪射铁砂弹,抬枪太平军称为长龙)。因此在起义之初,虽然主要兵器确实还是大刀长矛,但还是有一定数量的热兵器。据说桂平紫荆山附近作战的太平军士兵,每人都带一个装火药的布口袋,可见火药用量是不少的。
到了1855年,定都天京之后,太平军对军队进行了整编,颁布军制。其中规定,太平军最基层的战斗单位“两”(并不是两个人,而是25个人,由一个两司马统领)。装备抬枪2杆,鸟枪5杆,因为抬枪是两人操作,照此计算,太平军步兵装备火器与装备刀矛的比例为9:16。
湘军那边的情况,一个营约500人,分四哨,每哨100人,共分八队,其中四队刀矛,两队抬枪,两队鸟枪。另外,营官还有亲兵六队,其中三队刀矛,两队劈山炮,一队鸟枪。这样算起来,冷热兵器比为1:1。两相对比,装备的差距固然有,但不算大,而且双方的质量都差不多在同一起跑线上。
但清军方面有一个特点,就是将冷热兵器分别编组,湘军要么每队是刀矛,要么是火枪,鸟枪抬枪也是分别编组。太平军最基层的“两”则是冷热兵器混编。混编的好处,是所有士兵都可以学习火枪技术,便于普及、推广和扩军,而且每个小单位也能具备独立作战能力,这和现代军队一个班装备几种不同的武器一样。但在太平天国的年代,火枪的发射速度很慢,只有将火枪集中组成大队,并且进行分组分段齐射,才能形成弹幕攻击敌人,从这个角度讲,湘军的编制更有利于大兵团阵地战,所以后期太平军的一些部队也采取了将洋枪集中编组的形式。
一千人的典天舆与一人的督铳炮有了编制,也要提供实际的武器装备才行。太平天国在天京建立各种典官,差不多把三百六十行都包括进去了,其中自然也有负责做热兵器的。包括“督铳炮”一人,“铸铅码”(铅弹)四人,“典红粉”四人(红粉也就是火药,因为太平天国避讳“火”字,所以改成红粉,同样,五行在太平天国中也被改为炎水木金土),“典硝”四人,“铸铜炮”二人,这些典官的官名一看就是和枪炮有关。
看上去对枪炮生产还算重视,但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太平天国自己生产的枪炮质量一般,一来固然是工匠的技术原因,本来枪炮铸造水平就比起外边差了一截。而且从这些典官的数量来看,能生产出多少成品,可不可以支撑日渐繁重的前线战事,也实在是一个大大的疑问。(对比一下,光是负责天王出行的典天舆居然有一千人之多,另外还有典天马一百人,典天乐三百人,典金锣四十八人,典天炮三十人,这里的天炮指的是出行的礼炮,并非作战的火炮。)
热兵器时代,拼的是消耗,光有枪炮还不行,要靠弹药的及时补充,在这方面太平军差距更大。
当时枪炮使用的火药都是黑火药,配方中最重要的就是硫磺,这东东太平天国无法自产,清廷方面自然严格禁运。解决办法是减少火药中的硫磺比例,硫磺比例低,发射推力不足,这样的火药发射弹丸,射程、穿透力都要大打折扣,枪炮打不远、穿不透。吉文元比枪法的时候,就是死在自制土枪(应该是太平天国自己生产的火枪)的硫磺少、射速不够上边。
洋枪洋炮来多少要多少既然自己生产的不行,那么就只能把目光放在海外,也就是获得来自“洋兄弟”的,威力更大,更耐用的洋炮洋枪。大约包括了双铳枪、滑膛枪、来福枪和手枪等等几种。
为了获得洋枪洋炮,太平天国相当重视海外贸易,尤其在控制重要外贸港口宁波的时候,通过出口茶丝获得了大量的财富,有的是钱。凡是洋人有武器出售,他们都全部买下,毫不迟疑,有时还敲锣庆祝。这连那些从事军火生意的洋人都惊诧不已:这些太平军出手大方,武器有多少他们就要多少!
美国人白齐文前来投奔太平天国的时候,要求独立带一支军队,太平天国的条件就是搞多少支枪就带多少兵。只要买到枪,钱马上可以报销,甚至可以自己提取回扣。但白齐文两次去上海采购都是空手而归,引得慕王谭绍光非常不高兴。
1858年底,太平天国芜湖守将侯裕田还向航行于长江的英舰巴克舰长恳求“相赠小洋炮壹贰杆,洋粉若干,洋炮火嘴拾余个”。
除了购买,太平军还想办法自己制作洋枪洋炮,这当然只能依靠外国工匠,就像忠王李秀成与谭绍光、侍王李世贤,他们都雇佣外国工匠铸炮铸枪。这几位将领因为经常在外打仗,促使他们重视西方军事技术,也喜欢研究洋枪洋炮的构造原理。据说谭绍光与首王范汝增身佩手枪,作战时还喜欢挥舞手枪指划天空。
在各种努力之下,后期太平军装备的洋枪洋炮数量很多,忠王李秀成几千人的卫队都以来福枪为武器。听王陈炳文、归王邓光明部的洋枪队分别多至7000杆和4000杆。1862年10月忠王李秀成率领13王、10多万人参与雨花台会战时,更将所能搜集到的几万杆洋枪和几百门新旧洋炮全部带上了,还摸索出用弹幕转移替代兵力转移进行压制的方法,对作战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正因为前述的火药质量不如湘军,虽然枪多,却在远距离上开枪,对湘军“结硬寨打呆仗”毫无办法。10多万人还是无法突破曾国荃的两万湘军,最后只能撤退。
火器终归不如清军虽然偶尔有质量或者数量上的优势,但在大多数时候,太平军总是在火器上吃亏,这是为什么呢?
太平天国与清军双方都努力搜罗洋枪洋炮。但西方列强在后期开始对太平军进行武器禁运,很多时候都只能靠走私。清政府在这方面倒是很强硬,屡屡照会西方列强,要求对“擅赴内地或竟私运枪炮火药者,立即押回,交与本国领事查办,货物入官充公”。
在暴利的驱动下,还是不断有洋人把武器走私给太平天国,但走私的武器,无法进行预选,质量参差不齐,规格五花八门,数量更是无法保证,使用效果自然较差。有些人甚至把淘汰的老旧洋枪卖给太平天国。访问过天京的英国吴士礼船长检视过太平军装备的一些洋枪,认为质量很不稳定,有些“给使用者制造的伤害更大”。
而清军却得到列强的支援,可以批量订购,从西方人手里买到更多的武器。虽然口径繁杂,但具体到某一个营、或某一支部队,装备却是统一的,这在淮军身上更为明显,淮军几乎全员装备洋枪洋炮,远远强于坚持不用洋人火器的曾国藩湘军。
除了装备获得很难,还有的就是后勤观念上的问题。清军因为打了两百年的仗,有自己的一套经验。不论前期、后期,都会在前敌设立“粮台”,统一调度后勤,而太平军则在每支部队里设立许多典官,各忙各的。参战的部队,很多时候后勤却自成体系,互不往来。像黄文金守湖州,却不敢动用湖州府库的钱粮,因为那属于苏福省主帅谭绍光,真正需要使用时,只能依靠个人关系私下商量。这种后勤模式只能让原本有限的弹药资源,得不到最佳配置。
8
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某种武器!
战争最终比的底蕴,也就是物资补养,兵员补充,器材消耗,没有底蕴最终失败
满清后期能起来,根本原因是洋务运动,能自己造合格的武器了,太平军缺没有这么搞或者自己玩崩了。石达开不出走,天津保卫战结局要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