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倍,南京江北三大优势

围一圈大南京 2024-08-15 16:02:45

每当聊到南京江北,我发现有一种观点或认知经常会出现。比如说因为沿江山脉的阻隔导致核心区发展腹地不够,而整个江北整体又呈现出细细长长的一条,后期发展空间不足,又或者不大气之类的等等。

但实际上这或许是严重的误区,这种细长的城市结构虽然相对常规的团状结构不算十分主流,但其实在空间结构与效率层面却很有优势,甚至类似的设计在国际上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01 效率优先

这种细长型的城市结构,在规划层面时常被称为线性城市或带状城市,最早由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玛塔于1882年提出,其基本原则为运输经济,通勤耗时最少。

按照索里亚·⻢塔的理念,核心向外扩展的城市形态已经过时,肆意的扩张,会导致城市拥挤和卫生恶化。而更加理想的新城市结构,应该借助集约化的运输方式,比如铁路、干路等组成城市的脉络。当城市需要扩张时,可以伸长,但不过度展宽。比如法国的尼斯、俄罗斯的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基本都是采用的这套思路。

甚至以这个思路为基础,后来更直接有了沙特阿拉伯的The Line,即智慧线型城市。全长170km,高500米,宽200米,最终可容纳900万人,总占地面积34k㎡,仅为传统城市的2%。

令人惊讶的是这并不是概念中的方案,现实中真的有在建设,并且有多家中国企业参与其中,包括中国电建、阳光电源、远景能源、中建集团、中国铁建、苏美达、三一重工等。

当然这是将线性城市与垂直3D空间结合在了一起,是非常极端前卫的城市营造方式,普及肯定不现实,但线性城市结构极为高效,这是公认的事实,这一点毋庸置疑。

整个南京江北实际上也是这一结构类型,我统计了一下,各个区域的纵深都比较浅,基本都不超过10km,短的地方可能也就5km。相对于常规城市采用的团状结构,一圈一圈的环线,如同套娃,宽度可以说非常窄了。虽然有些朋友觉得纵深感不足,但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个特征,使得江北的交通具备一项天然的优势,即拥有极高的效率。

比如当年仅通过修建一条江北大道快速路,无需配套多重环线系统,就完成了几乎全部主要城市区域的串联,效率极高。往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平行于江北快速路,再设置1-2条第二或第三快速路,即可充分满足区域通行的需求。

同时一条S8号线地铁,也完成了约一半区域的大体覆盖。未来地铁11号线建成后,可通过与S3号线、S8号线组网串联,完成对江北绝大部分区域的对接,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构建。

规划的地铁14号线也将对江北条状城市带的另一个区域,即六合-龙袍-栖霞,形成高效的轨道互联。两条主带,通过全部4条地铁就完成了全域覆盖,可见效率有多高,整体感有多强。

02 资源共享

由于江北城市带宽度控制得很好,使得大部分城市资源并不会脱离城市快速路或轨道交通系统过远,所以各个区域之间可以实现相对高效的资源共享。

比如从六合龙池到鼓楼医院江北院区,就单纯的开车走江北快速路即可,没有那么多七拐八绕的路线,非早晚高峰时期,28分钟即可抵达。

再比如从大厂去六合逛万达(欢乐港),同样还是走江北快速路,轻轻松松17分钟就到了。坐地铁直达更方便、省事,也不用找停车位,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你会发现江北城市带虽然看起来很长,但由于交通层面天然具有优势,所以沿线各区并不孤立,每个板块的特殊资源都可以与其他区域高效分享,这一点很棒。

03 天然多中心

常规团状结构由于存在固定的中心点,一旦聚合,虹吸的过程很难停止,其很难逃脱单中心高度聚合的命运,即使人为在后期采用多中心结构,单中心的聚合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削弱,这个大家应该都有体会。

而南京江北由于是线状结构,所以其不存在单一中心点的概念,也就天然避免了单个‍‍点位资源和人口过度聚合,以至于全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当然前期由于需要快速提升江北的竞争力,存在在最有地理优势的区域集中投放一些重点资源,以达到点到线,再由线带面的目的。

但长期看,各个板块更像是一个个平等的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不是谁大谁小的问题,更多其实是差异化匹配,讲究的是互补共赢。

04 江北副中心

在这种先天条件下,位于南北两端的板块实际上无法被边缘化,同时更少的地理空间限制,反而有更多施展拳脚的机会,其中江北副中心优势尤其明显。

由于宁淮城际铁路与北沿江高铁的加入,六合西站的枢纽意义被大大加强。每次路过六合都能看到路旁巨大的桥墩早已大范围展开,很是令人振奋。

六合通过高铁可实现与南京北站高效率串联,甚至可预见的是,坐高铁来往于六合与新南京北站之间比地铁还要快很多,这相当于在江北中部和北部之间又构建了一条快速通道。参考现有的江宁站和溧水站到南京南站的模式,两者最短耗时在8-15分钟之间。

而六合西站到南京北站的距离比江宁到南京南的距离稍远,比溧水到南京南的距离明显更短。以此为参考,未来六合西站到南京北的最短耗时估摸着在10分钟左右。未来随着上元门过江通道的建成,六合西站或还可直达南京站,理论上耗时或可控制在15分钟左右,六合的区位交通优势将得到彻底释放。

根据计划,打通六合-龙袍-栖霞的仙新路过江通道将于2024年底通车,地铁11号线预计2026年完工,南京北站预计2027年底完成建设。

江北即将实现主线城市带的轨道大范围串联,同时六合也即将进入到高铁时代,成功从单地铁,升级到地铁+高铁的双轨道并行轨交模式。

由于六合西站与马鞍机场位置上紧挨在一起,整体功能层面实际上相当于空铁枢纽,具备极高的综合运输价值。未来六合马鞍机场开通民用功能后,还可以对整个长江以北地区加以赋能,江北区域功能互补的特性得到最大化运用。六合的综合功能性优势也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十分令人期待。

0 阅读:630

围一圈大南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