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夏季,被很多人吐槽“好热”。事实上徐大夫查了查往年6、7、8月的温度,今年并没有更高。不过大概是湿气太盛,湿和热狼狈为奸,让自然界的暑气更盛,因此人体感觉更热一些。
不过自立秋开始,虽然尚未出伏,北京的气候已经明显呈现了天高云远、树下风凉、早晚温差大等秋季气候的特色。今日处暑了,秋季的特色更是明显,代表着夏日暑气已经离开,真正的出了暑天,真正的秋季要来了。
处暑节气,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暑气藏,秋燥来。
秋燥初展头前几天,徐大夫聊了聊燥咳的问题。其实秋燥,不仅仅表现在咳嗽上面。比如口干、眼干、咽干、大便干、皮肤干、过敏等症状,其实都与秋燥有关。这几天,徐大夫就明显觉得渴水量增加,小朋友也明显反映口干想喝水。
处暑时节,暑气退去,自然界湿度下降,但白天的温度仍然偏高,又逢夏日人体气血外放,出汗较多导致津液过度耗损,秋燥便由此而来。
当然,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理:夏日里,脾气刚经过一夏天暑湿的蹂躏,过度付出,导致此时力量相对不足,运输和布散津液的能力变弱;秋季又应肺,按照五行生克的规律最易损伤肝血。精血津液不足,就导致了人体润泽不足,表现为“燥”。
夏养阳,秋养阴一说秋燥,大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养阴、润燥、银耳羹、百合粥这样的字眼。
确实秋燥需要润,但是润燥养阴这件事,大家是如何理解的呢?
中医养生有个经典原则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里面的“养”字,学问可有点多。
“养”不是单纯的补。打个比方,想喝一杯温度合适的水。如果被子里没水了,就倒满水——这就是补。而养呢,则是说不但要让杯子里有水,还要水量适中,温度合适,营养丰富,入口有幸福感……简单来说就是要掌握好“火候”。
所以,秋养阴这件事,其实要包括:顺应自然界变化,呵护阴的自然成长,不伤害,有助益,求平衡等内涵。
秋日养阴莫过汗秋日养阴,要放在首位的当属“不伤害”。
秋季最常见的伤阴的两件事,一是大汗,二是腹泻。
比如饮食过于辛辣温补,运动过度,频繁汗蒸,过度保暖,过早使用电热毯等保暖设施等,都容易导致人体大汗淋漓。汗为人体津液的代表,大汗就会导致人体津液随之脱出,进一步出现口干、口渴、疲乏等不适。
此外,入秋后,气候凉爽,对比夏日胃口大开,经常有饮食不节导致腹泻;或是入秋后,气候干燥,人体自觉上火,去火药使用不当,导致腹泻;或是夏末贪凉,空调过度,睡卧过堂风中,受了夜寒,导致腹泻……受寒的腹泻,大多以绞痛、水泻、粪臭不重为特点,津液损伤最为明显。
所以,避免伤阴,就需要我们均衡饮食,运动适度,知冷知热,避风避寒。
秋燥觉热莫贪凉燥,本就是水少火旺,人体自会觉得“上火”,有些朋友夏日里贪凉过度,导致即便到了处暑节气,自然界暑气已经消退,人体仍有夏日暑热闭在体内不得散失。这就使得人体仍觉燥热,喜欢贪凉。
但若不抓住初秋温度仍高,湿度已降的时候,尽快将体内暑湿散去,这暑湿久居体内,化为湿热,随着自然界阳气逐渐收敛,温度逐渐降低,就真是难以排出了。现代人大多都说自己“湿气重”,其实和夏日暑湿未能排出有很大关系。
所以,入秋以来,虽然说“春捂秋冻”,但主旨在不过捂导致大汗伤津,而非要求大家贪凉。
处暑节气后,大家就要积极调整衣着了,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和一些体弱易感的朋友,一定要注意重点部位的保暖。如颈部、胸背部、腰腹部,不能大意。衣着建议“薄衣多层”,选择比较薄的衣服,多穿两层,便于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以不觉冷、静不出汗、动后微汗为度。
饮食上更要避免生冷,初秋脾气正弱,饮食生冷容易引起诸多胃肠道问题。尤其是家里有的囤积的冰激凌想“打扫”一下,聚会的时候配上一杯冰啤……这都是对健康不太友善的操作。
燥热,不贪凉,适当润燥,以水平火,令人体均衡才是正路。
润燥有度莫水培一说润燥、养阴,大家先想到的是哪些食物呢?银耳、蜂蜜、酸奶?还是雪梨、葡萄、甘蔗?还是石斛、麦冬、枸杞子?还是百合、莲藕、白萝卜?
其实养阴的食物、药物、药食同源的材料确实很多,但选择起来也是有学问的。
中医认为,阴是物质基础,阳是运作动力。二者相辅相成,才有了健康的体魄。
秋日阴津不足,同时脾阳受到夏日暑湿的损耗,也处于薄弱状态。此时若是单纯补阴,脾胃带病上岗,还要加班,就很容易出现胃胀、腹泻、关节沉重、酸痛等不适感,甚至导致腹泻。尤其是一些原本阳气虚、气血亏、湿气盛,遇寒时身体容易出现各种不适的人群,此时就不宜一味养阴,甚至是补阴。例如上述银耳、蜂蜜、酸奶、雪梨、葡萄、甘蔗、石斛、麦冬就不宜大量或单独使用。一定要使用一些如大麦茶、生姜、陈皮等助消化、温胃、行气的食物或者药物来搭配。
相对而言,如百合、莲藕、白萝卜等食材,滋润的同时兼顾补气、养血、理气的食材就更为合适一些。
所以,处暑之后养阴润燥,一定要掌握好火候,阴阳平衡才是正解,一味滋阴,把人体泡在水里水培,肯定是不合理的。如果大家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掌握的不够精准,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指导您合理润燥,科学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