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世纪末渤海国都城选址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荣巨说历史 2023-05-15 13:34:02

文|清幽说

编辑|辑录君

渤海国都城选址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几乎涵盖了渤海国发展过程的方方面面。

自然环境、历史、政治、经济、社会都对渤海国都城位置的选择产生作用,同时也对后续渤海国都城空间演变的过程起到抑制或是促进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政治因素——皇帝思想与意识、自然因素——山水格局、社会经济因素——生活与生产方式三个角度来探讨渤海国都城选址的影响因素,探索渤海国都城选址与周边古城址之间的关联。

皇帝思想与意识

渤海国在都城选址时,受到东北亚政治集团势力的不同影响,渤海政权的统治者为达到自身战略目标。

躲避战乱危机,解决阶级矛盾,拓宽发展空间,将国家政治中心不断迁移,从而推动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渤海国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出于不同的政治目的,积极与周边各民族开展外交,与唐朝保持朝贡并积极与日本交聘,奠定了民族发展的坚实基础。

与周邻开展外交

渤海国的民族构成是以鞠羁族为主体,同时包含部分高句丽、汉族、扶余、沃沮等多民族共同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

渤海国建国之地位于东亚各政治势力集团的聚集地带,北部临黑水鞑羁,是当时鞅羯族中最强大的部落。

南部接新罗,其正企图向北方向拓展疆域,但进展并不顺利。

西部为后东突厥、契丹与韦室,此时的契丹正依附着后东突厥的势力对抗唐朝;西南方向是唐朝安东都护府。

渤海国此时正面临着复杂的周边形势,唐朝还未放弃对其追讨。

但因东北地区后东突厥与契丹势力的不断强大,使得唐朝不得不将战略重心转移至对后东突厥与契丹的防范。

以此看来后东突厥的强大势力对于渤海国躲避唐朝追讨形成了有效地保护屏障,但对于渤海国自身来说,后东突厥也成为了渤海国建国之初的最大威胁。

此时的东亚各势力集团表面上都在对渤海国进行积极笼络,但却又随时可能对其造成威胁。

渤海国首领大祚荣带领众臣从实际出发,妥善制定了外交政策“依附突厥,求封新罗”,以此来稳固自身政权,求得发展。

大武艺时期,渤海国联合突厥,向北征讨黑水鞑弱,企图扩大疆域,统一韩羁诸部。

渤海国主要民族是粟末鞑羁,与黑水鞑羁同为肃慎族系,属于不同的分支范畴。

渤海国在建国初期对都城进行选址时,并未在更适宜为都的牡丹江中游地区平原位置,而是选择了敦化盆地,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是为了避开强大的黑水韩弱。

黑水鞑羁虽势力强大但社会生产水平较低,民族整体发展缓慢。

渤海国的日益强大与疆域的不断扩张对于黑水韩羯来说成为巨大的威胁,最终还是被渤海国所征服。

文王大钦茂将国都迁至东京龙原府,意在积极与日本交聘,同时牵制新罗势力的扩张。

后期由于与新罗关系的缓解,此时渤海国周边的北部与东部均未有强大的政治势力,南部与西部政治局势动荡,战事不断。

因此选择迁都北部地区是出于对渤海国安全防御方面考虑的最佳选择,同时为促进渤海国北方地区的发展,文王大钦茂将国都迁至上京龙泉府。

都城的选址充分考虑到当时渤海国周边的政治环境与周边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与周邻各民族外交关系的不断变化。

致使渤海国政治中心的不断转移,以确保民族政权的稳定与国家的全面发展。

与唐朝保持朝贡

渤海国与唐朝一直保持着隶属关系,渤海国作为藩属国在履行军事义务的基础上,还应积极履行对唐的朝贡义务。

唐朝作为宗主国对渤海历代君王进行册封,在朝贡贸易中给予回馈并提供必要的军事保障。

唐朝对渤海政权实行羁糜府州政策,这是唐朝在维护自身政权统治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地方民族政权自治而提出的政策,其表现形式为朝贡关系。

公元713年,唐朝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渤海政权成为隶属于唐朝的地方民族政权,以此开启了渤海国与唐朝之间的屏藩关系。

其中大武艺时期对唐朝贡23次,表明渤海国开始重视与唐朝的关系。

文王大钦茂在位期间对唐朝贡多达49次,渤海国政治局面稳定,积极学习中原文化与典章制度,建立中央统治机构,推行郡县制度,与唐朝关系密切,促进了渤海国社会的全面发展。

大仁秀、大彝震时期仍继续保持对唐的朝贡。

渤海国的封建制度趋于完善,渤海国都上京城的最终规划建设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历代君王与唐朝的密切关系为渤海国学习中原先进文化、政治制度以及都城的空间规划布局与整体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渤海国除了造派使者对唐朝贡外,在山东青州、登州等地进行互市贸易。

渤海国通过主要交通道路“营州道”与“朝贡道”与唐朝之间往来,因营州道常会受到契丹和昊的干扰,安全性较朝贡道相比较弱。

因此通往唐朝的主要交通道以朝贡道为主,经济贸易往来密切。

大玄锡时期,唐朝称赞渤海国为“海东盛国”,代表着渤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达到成熟,渤海国都城的建设也成为了渤海国鼎盛的标志性内容。

与日本积极交聘公元727年渤海国武王大武艺初次造派使节访日,这是渤海国与日本外交关系发展的起点。

公元811年日本最后一次遣派使者回访渤海,在这期间双方交流频繁,渤海国与日本交往的具体情况,二者之间相互往来的第一、二阶段是两国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一阶段渤海国的交聘目的主要以军事交流为主,建立军事同盟,在“安史之乱”之前,交往目的以政治诉求为基础,之后则开始转变成为以贸易往来为主导的交往,经济交流主要形式是官方之间的交聘贸易。

在聘访时,渤海国利用自身资源的优势换取日本大量的布匹、丝绸,包括彩帛、绢、绫、丝、棉等物。

公元771年之前渤海国遣派使者以武官为主,在这之后遣派的使者变更为以文官为主,且人数增多,标志着渤海国对日本交聘目的从军事交流转向文化与经济交流。

第二阶段渤海国的交聘目的以经济交流为主导,进行贸易往来。

主要商业贸易形式包括渤海国与日本之间官方的“回易”、渤海使者与日本贵族之间的“交关”、渤海使者与日本当地人的“私相市易”以及“私易”等。

日本人开始学习汉字,同渤海国一样以唐长安城都城营建模式为模板建造国都,在文化结构组成上存在相似性。

在双方交往的第三阶段中,虽日本未遣派使者回访渤海国,但单方面的访日也使渤海国成为了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在文学、音乐、舞蹈等多方面为日本带来中原文化,对二者之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渤海国与日本深入的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两国交聘经济的繁荣发展。

渤海国都城在选址时充分考虑到与日本的外交关系,东京龙原府所在位置作为日本道的起点,同时也是通聘时的必经之路,其与日本的距离更近,更适宜发展两国的外交往来。

渤海政权迁都于此以期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日本睦邻友好,同时通过扩大与日本的交流,从而有效地发展渤海国东南部地区的经济与文化。

山水格局

追溯古代都城的建造多是顺应自然规律的设计,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布局,而非是完全理想的数理规律或几何图形。

众多古都在选址时多考虑到周边的自然环境,对于资源与水源的要求较高,且多是可以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形成天然的防御屏障。

所在地域内的水陆交通较为便利,这些条件作为选址的重要因素也同样影响都城内部空间形态的发展与变化。

在渤海国建国之初,都城选址的“因地制宜”思想在“东牟山”山城址中得以充分体现。

依山傍水地选择都城位置,利用周边山势地形起到主要的防御作用,临近水源能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与生产需求,渤海国各时期都城所在地区均是融合了山水环境。

渤海国境域幅员辽阔,湖泊密布,江河纵横,自然环境复杂,拥有类型丰富的地形地貌。

包括高山、丘陵、低岗、盆地、平原多种类型,东南方向濒临日本海,便拥有了天然的不冻港,其交通运输条件优良,海岸线长度可有上千里。

渤海国境域内拥有许多高山大岭,因而山区和半山区面积总和约占全渤海境域总面积的60%以上。

这些高山大岭及其余脉互亘东西南北,绵延起伏,小则数百里,多则上千里。

主要有今张广才岭与今小兴安岭、完达山脉贯穿在渤海中部与北部地区。

今锡霍特山脉分布于东部,今吉林哈达岭、龙岗山脉在西部,今咸镜山脉、狼林山脉和盖马高原都分布在南部,还有最为著名的今长白山脉和今老爷岭分布在渤海的中南部。

渤海国境域内流经许多江河湖泊,例如黑水顺东北方向流淌,最终汇入鄂霍茨克海;鸭绿水流入黄海;土门水、率宾水注入日本海。

还有忽汗水、涞流水、泊沟水、泥河、那河、粟末水以及“湄沱湖”等最为著名。

因江河冲积而形成的平原低地,约占全渤海境域总面积的20--25%,主要分布在渤海国境域西部和北部,西部以今松辽平原为代表,北部数今三江平原最为有名。

在山区与平原之间还存有许多丘陵地带,面积约占渤海境域总面积的10%左右,这些丘陵大小不一,高低起伏。

盆地与沟谷所占总面积的比例不大,与山脉、河流、丘陵共同形成渤海国独特的地貌形态。

除地貌形态外,日照、气温、降水量作为主要因素共同作用于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也是影响人们生活适宜的必要条件,从而影响渤海国各时期都城址的营建模式。

渤海国在756年将都城由中京显德府所在地今吉林省和龙市迁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

约公元785年,文王大钦茂迁都至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

794年渤海国成王大华巧继位后不久将都城复迁至上京龙泉府。

上京龙泉府两次为都,是否在自然条件上优于东京龙原府与中京显德府,使得成王大华又一次将都城迁回上京龙泉府并在此地创造了“海东盛国”的繁荣景象。

本文选择中京显德府所在地西古城、东京龙原府所在地八连城与上京龙泉府所在地东京城为调查样本进行比较,同时验证渤海国都城选址是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

地理位置

中京显德府所在地西古城位于今吉林省和龙市,地处海兰江与图们江之间的冲积平原,是新罗道与朝贡道的中继站,是渤海国境域范围内重要的交通枢纽。

东京龙原府所在地八连城位于吉林省珲春市,是位于吉林省最东部的城市,地处图们江下游,珲春河与图们江之间冲积平原的西北位置。

西古城与八连城均处于图们江流域,图们江自长白山天池流出,汇入日本海,所在流域土壤肥沃,适宜人居且符合农作物生长条件。

上京龙泉府位于渤海辖境的中偏北部,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距离宁安市区30千米处。

该地适处牡丹江中游较开阔的东京城盆地,该盆地南北平均约60余里,东西可达百余里,属于由张广才岭和老爷岭形成的低山丘陵地区。

张广才岭是在渤海境域内较为重要的山脉,其北起松花江畔,南接牡丹岭及龙岗山脉。

东与完达山相连,西与吉林丘陵对接,自东北向西南走向,为牡丹江与蚂蚁河的分水岭,平均海拔约900-1000米。

老爷岭位于今黑龙江省东南部和吉林省东北部的两省交界地带,平均海拔约700-800米。

上京龙泉府作为渤海国重要时期的都城,所在位置交通便利,周边环境多群山围绕,山势险峻,即可作为天然防御,牡丹江的中上游水域作为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

西面是张广才岭,东面是老爷岭,南面是由张广才岭和老爷岭余脉延伸而形成的海拔400-500米的山地。

北面是低山区,逶迤绵茫,北展东伸与穆棱窝集岭相连,接完达山,形成东北一西南向的天然屏障,据险可控黑水韩羁及海北诸部。

并将当时的上京与渤海国建国时的都城“旧国”地区联结起来,成为渤海的重要腹地。在靠近上京城址的东部有一平顶山,山顶高而平齐。

因其山峰好似被刀削过一般,故得此名,山下有马莲河向北流去,平顶山是上京城以东及马莲河河谷北段地带的制高点。

因其与上京城相距约20余里之近,更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要地。

东周时期形成了一种筑城思想,就如《管子·乘马》中记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上,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在都城选址和规划布局时可以充分考虑借助周边有利的地理位置,多选择有江河湖海环绕且周边有崇山峻岭包围的地带。

同时还要是具有生产生活实用性的地势平坦地带,在能起到防御作用的同时,充分考虑到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八连城与上京城的地理位置正是体现了这一观点。

地形地貌

坡度坡向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发现渤海国各时期都城所在位置均为平原,且都伴有河流流经该平原地区,四周有高山环绕,拥有天然的防御屏障。

根据坡度宜居性分析,可将坡度分为6个等级,坡度均在0-3°,处在地势平缓的平原河谷位置,是非常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

平坦的地势同时也是农作物适宜生产的重要条件。

渤海国三座都城在选址时充分考虑到了坡都的重要性,也充分证明了农业生产在渤海国中的重要地位,是国家经济活动的基础产业。

在坡向分析过程中把坡向划分为九类:平地、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渤海国三座都城均位于南、西南、东南方向,具有比较明显的方向指向性。

所在位置都是朝南方向,光照效果好,属于阳坡,热量条件也较好。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冬季寒冷北风的侵袭,适宜农作物生长,且有利于人们进行生产生活。

非常适宜人类居住的坡度与阳坡坡向位置的选择,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与上京龙泉府在自然地形地貌的选址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地形地貌特征符合人居与农业生产条件。

因此可以证明,渤海政权在迁都位置的选址均是考虑到地形地貌特征,是渤海国都城主要的选址因素。

0 阅读:7

荣巨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