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就要吃药,而且是要吃一辈子药”,这句话听上去那是相当地“不友好”,但是“话糙理不糙”,糖友们慢慢地也能“认清形势”,也能不情愿地接受这个“理”。不过,话又说回来,糖尿病的世界里一切都有可能,大家一起来看看……
母子同患糖尿病,不幸
母亲的糖尿病情况:追溯到24岁,无明显原因出现皮肤瘙痒,皮肤科医生没有发现明确的“线索”,于是先验个血看看能不能有新发现,结果空腹血糖7.68mmol/l,症状(皮肤瘙痒)+空腹血糖超过7mmol/l,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实锤”了。自己没有超重、没有肥胖、没有血脂高,咋就得了糖尿病呢?父亲在50多岁时被诊断糖尿病,看来遗传基因很强大,自己的糖尿病多半与遗传有关,不用纠结那么多,既来之则安之,把血糖管好就行了。采用“饮食+运动”的方法,血糖能够“管”得住,空腹血糖5.6-6.2mmol/l,餐后通常在8以下,糖化血红蛋白5.9-6.3%。
儿子的糖尿病情况:母亲27岁怀孕,孕期通过饮食和运动,血糖能够控制稳定达到要求,足月顺产一男婴,体重3.4kg,说明孕期母亲的血糖控制的不错,没有出现“巨大儿”的情况。小朋友3岁的时候有一次偶尔去医院抽血化验,发现血糖高,第二天空腹再次复查空腹血糖7.56mmol/l,仍然是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孩子生长发育正常,母亲自己有糖尿病,生活饮食上对孩子也比较关注,孩子也不是小胖墩,为啥这么小就有了糖尿病?这事摊在哪个家庭上,都是一个“晴天霹雳”!
医生说可不吃药,万幸
回顾一家人的情况,有3个“特别”之处有别于寻常的糖尿病:①,家族中3代人都患有糖尿病,孩子-孩子的妈妈-孩子的外公;②,其中2个人发病时间很早,均在25岁之前,其中孩子的母亲是24岁,孩子是3岁;③,母亲糖尿病很轻,长期(包括在孕期)通过饮食+运动,血糖就能控制稳定。于是医生建议能做一下基因检测来破解这个“特殊”的糖尿病。
基因结果显示母亲和孩子的糖尿病的确不同寻常,是由于基因突变而引发的一种特殊类型糖尿病。万幸的是孩子和母亲所患的糖尿病属于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ODY)中的2型,这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会导致终身轻度空腹高血糖,且很少随年龄增长而恶化,这类患者很少出现微血管并发症,可以不需要药物治疗,仅通过饮食和运动即可良好控制血糖,而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并不能有效降低血糖。
如果这个特殊情况不被辨认出来,给这部分患者使用胰岛素或者口服药治疗,不仅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反而增加患者的花费和心理负担。
糖尿病有一有二,有特殊
随着医学的发展,治疗提倡要精准。治疗精准的前提就是诊断首先要精准。糖尿病的诊断似乎很容易,根据高血糖的症状(比如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乏力、皮肤瘙痒等)、血糖(空腹血糖超过7mmol/l,或是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轻轻松松就可以“实锤”糖尿病的诊断。但是,戴上糖尿病的“帽子”容易,对糖尿病进行分型诊断就不那么容易了。
糖尿病被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特殊类型糖尿病,前三种大家都很熟悉,关键是最后这个特殊类型一定要关注。正是因为其特殊,所以治疗起来往往也很特殊,比如前面说的孩子和母亲的特殊糖尿病,不需要用药,饮食运动就可以;有一些特殊类型糖尿病用磺脲类降糖药(带有“格列”两字的药物,比如格列本脲、格列吡嗪,而不建议使用胰岛素);还有部分特殊类型糖尿病一诊断就要尽早使用胰岛素,以保护自身胰岛B细胞功能等等。
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实际上并不少见,由于之前我们认识糖尿病的手段有限,把很多特殊都当成了普通,今天随着我们认识糖尿病的能力不断加强,可以很好地把这部分特殊糖尿病“抓”出来,特别对待,精准施治。
初次遇见糖尿病,综合评估不可少
糖尿病不仅仅是血糖高那么简单,控糖也不仅仅就是吃点药就了事。当您第一次发现血糖高,诊断了糖尿病,建议一定要去内分泌科看一看,医生通过了解您的相关情况,患病的情况、家里其他成员的情况、身体一般状况等;为你做一个身体检查,比如身高、体重、腹围、血压、心率等;做一些必要的化验,比如肝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和C肽、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眼底照相,必要的时候进行糖尿病相关抗体、甲状腺功能、心血管等相关检查,来确定您的糖尿病类型、目前的糖尿病病情、是否存在糖尿病相关并发症,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一些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等),进行了这些综合评估之后,就可以做到不遗漏“特殊”,精准施治,管好疾病,更好地保卫我们的健康。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