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乱的南北朝与隋唐的一统:魏晋南北朝概述(1)

财典评历史 2024-02-23 09:44:49
魏晋南北朝概述

在历史书中,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总是被极短的篇幅带过,而介绍不外乎魏晋南北朝是个分裂又黑暗的时代,因此士大夫开始清谈,结果导致亡国。魏晋南北朝其实是非常有趣的一段历史,尤其是因为战争所带来民族的迁徙以及胡汉之间的矛盾情节,这矛盾情结,也加速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首先,相较于秦汉与隋唐为统一大帝国,普遍认为魏晋南北朝可以视为是「分裂的时代」,这种思维背后可能是受《三国演义》所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的影响,预设有个「固定领域的天下」,进而认为中国历史演变是依循「统一」与「分裂」而循环,而成为以大一统为常态的分合史观,但这种形式却忽略历史的实质内涵,进而掉入「历史宿命论」或「历史循环论」的错误之中。

魏晋南北朝承汉帝国崩溃之后的余绪,民族非常复杂,冲突对立非常严重。传统观点,多从汉族本位出发,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野蛮「五胡」【匈奴、鲜卑(匈奴的分支)、羯、氐、羌】,利用西晋八王之乱而起兵的「五胡乱华」,其后五胡诸国皆因仰慕中华文化而汉化,最后融入汉族,而永嘉之乱后逃到江南的中原汉族,则带来较为先进的技术开发江南,教化蛮越,最终南北再统一为隋唐帝国,同时完成中华民族再一次的大融合。

这个时代是个「贵族制」的时代,因为在东汉末年出现了一些富有文化素养及学识涵养的贵族,这些贵族有的成为农村社会的领袖,有的成为中央或地方政治界的领导阶层,这正是在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的时代,却依然能呈现丰富样貌的原因之一。换句话说,在漫长的「乱世」之中,文明及文化能够开出灿烂的果实而没有萎缩,这些拥有坚定信念的知识分子可说是居功厥伟。

然而,创造出这个活力充沛时代的大功臣,并非只是这些贵族而已。「胡族」虽然是创造「乱世」的始作俑者,但在保护及发展中华文明上却也有着不遗余力的一面。而佛教在这个时代的兴盛,也是应运而生。

魏晋南北朝是夹在秦汉与隋唐这两个统一时代之间的「乱世」,长达四百年的秦汉帝国在东汉中期之后开始衰败,先进入了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战乱时代,接着又进入摧残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五胡十六国。置身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社会与国家之下,世人便开始仔细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且强烈渴望透过精神或灵魂获得救赎。不管是向诗、画等艺术寻求慰藉,或是对佛教、道教的笃信与沉迷,都可说是这个时代的必然现象。

司马懿登场与党锢之祸

要介绍魏晋,让我们从司马懿开始谈起。公元179年,时值东汉末年,司马懿出生于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望族,他后来以魏国将军的身份,曾和诸葛亮(孔明)在五丈原大战,并为统一三国的西晋奠定基础。

在他出生的年代,儒家官吏正遭宦官势力打压。当时正是腥风血雨的党锢之祸,事件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生不得任官而得名,两次党锢之祸后,清廉或清流的官员不是被杀害就是被禁锢,宦官更加为所欲为,残害百姓,因而激起民变,酿成黄巾之乱。

士大夫、豪强离心,于是黄巾之乱以后群雄并起,东汉最终走向了灭亡。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便是基于这段历史所改编的小说。

当时的河南太守李膺也是党锢之祸的受害者之一,由于李膺名闻天下,排队想要见他的人大概可以从洛阳排到少林寺,但他只见「清流之士」,奸邪小人一概不见,被李膺接见的人,时称「登龙门」。

其中有一个访客最特别,就是我们熟知的故事孔融让梨的孔融。孔融拜访李膺时,跟门房说与李膺有亲戚关系,李膺接见后就请教孔融,他俩之间有何关系?

孔融回答:「我的祖先孔子与先生您的祖先老子(李耳)曾有过师生关系(孔子曾请教老子「礼」的问题)。」李膺大奇,立刻礼待孔融。当时陈韪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听之反答:「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陈韪顿时哑口无言。

公元208年,司马懿「被迫」出仕曹操(因为不来上班我就杀了你),成为曹操的参谋,并辅佐曹操嫡子曹丕。

公元220年,一代枭雄曹操去世,司马懿身为丞相府的司马,负责处理丧葬事务。曹丕(后来的魏文帝)顺利继任丞相,后来又登上皇帝宝座,司马懿的协助可说是功不可没。因此魏文帝对司马懿相当信任,将他比喻为萧何。

以下快进:

公元234年,在五丈原抵御诸葛亮北伐,八月孔明病逝。公元238年,平定辽东(今辽宁)。司马懿声势如日中天。公元249年,发动高平陵之变。司马懿趁着曹爽与魏帝曹芳到高平陵谒陵时发动政变,控制京城,族灭曹爽而结束,自此司马氏全面掌权,此后曹氏皇帝皆沦为司马家的傀儡。公元251年,司马懿病逝于洛阳,享年72岁。

继承司马懿地位的司马师与继承司马师的司马昭,都是元配张春华所生。司马懿去世,司马师成为抚军大将军,执掌魏国军政大权。

公元252年,司马师升为大将军,新官上任三把火,急着建立功勋,因此十二月发兵攻击东吴的东兴(今安徽含山西南),并听取诸葛诞(诸葛亮堂弟)的计策,分军三路进攻,东兴之战却被诸葛恪(诸葛诞侄子)所击败,朝臣众议要把诸葛诞等参战的武将贬官。

司马师把战败归咎于自己,并说到:「我不听公休(诸葛诞字公休),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司马昭因为是监军所以被削弱称号,其他武将都没有过大的惩罚,只是将防区对调而已。此策略成功收买人心,为日后司马氏的禅让铺路。

公元254年二月,中书令(类似现在的中央办公厅秘书长)李丰、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图谋废掉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事情败露,被司马师灭族。司马师对曹芳有所猜疑,同年九月联合大臣上奏郭太后,列举曹芳不亲政、沉迷女色、废弃讲学、等罪名,废掉曹芳的帝位,封为齐王,改立东海王曹霖之子高贵乡公曹髦为皇帝。

0 阅读:2

财典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