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砚茹,评剧界难得的彩旦,与赵丽蓉齐名

凝梦娱娱 2024-03-03 09:25:13

高拐子儿,忙备驴儿,费氏佳人儿我就慌了神儿一一一在舞台版评剧《杨三姐告状》中花砚茹饰演的费氏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花砚茹是中国评剧界难得的彩旦。她与众多的名家合作,在舞台上当了一辈子的绿叶。在与喜彩莲、芙蓉花、小白玉霜、花月仙、李忆兰、新凤霞、赵丽蓉等共同创作下,有了自己独特的演唱方式。

在中国评剧院,花砚茹是与赵丽蓉齐名的彩旦。按她的说法,赵演“蔫的”,她来“欢的”,几十年彼此配合默契,相映成趣。花砚茹曾经回忆说:丽蓉跟我说过好几回,“砚茹,咱俩在一个戏里,没有你不显我,没有我不显你。”有时候刚一发剧本,她就问我:“你想演哪个活儿?”她还说,你有嗓你演欢的,我演蔫的。意思是她唱幽默的,我唱高亢的。我们俩在台上默契得很,站地方总可以照顾到对方,都不让对方侧脸对着观众。而在名剧《花为媒》中,她更与赵连喜、赵丽蓉兄妹同台,一个酸,一个蔫,一个欢,更是塑造出令人叫绝的舞台和银幕形象。

花砚茹老师1925年(一说她生于1927年)生于北京,七岁拜彩旦演员王德斋(艺名宛香玉)学习评戏,其师姐是花砚雯。7岁边学边演评剧传统剧目,如:《安安送米》、《劝爱宝》、《王少安赶船》等。14岁开始唱大轴戏如:《珍珠衫》、《劝爱宝》、《桃花俺》等,15岁在北京与杨星星合作,剧目有《左连成告状》、《啼笑因缘》、《王女哭坟》等,在《呆中富贵》中开始演彩旦。

解放以后,1950年新凤霞到北京,开始与她合作,演出《打狗劝夫》、《赠文娟》、《唐伯虎》,在《花为媒》中饰演阮妈,曾进中南海为毛主席演出。她在北京评剧团,后来并入了中国评剧院。

16岁专攻彩旦后,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尤在念白上体会较深,不同的人物运用不同的发言位置,以适应变化多端的彩旦人物,很讲究干板哚字,形体上可以划分出多种彩旦的不同步伐,适当运用夸张的手段,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几十年来塑造了众多的彩旦角色,如《刘巧儿》中的刘媒婆、《杨三姐告状》中的裴氏/费氏、《花为媒》中的王氏等等。

花砚茹老师嗓音宽厚洪亮,高门大嗓,表演自然轻松,特别是她饰演彩旦时的笑,被称为一绝。有记者曾经问她,您在台上的那种笑声是怎么练出来的?

花老师说:那要练丹田气。为什么现在小年轻的演不出来这戏里的那股子味儿?一是她们没见过;二是她们打不开嗓子;最重要的是她们的声音都不会“化妆”。比如说《劝爱宝》里的小媳妇,那说话声音都是“化妆”出来的。在一出戏里的声音位置都是靠前的,在另一出戏里发声又都靠后的,一个好演员的声音是应该能随意挪位置的。

记者又问:您是怎么练出来的?

花老师说:我们小时候苦着呢,师父天天早上五六点外边还漆黑一团就领着我们去陶然亭练功。湖里的冰冻得越瓷实越好,让我们趴在冰上嘴里练“吧嗒吧嗒吧嗒”。我现在牙都不行了,(当时已经八十岁高龄)可嘴皮子还行呢!我从7岁开始练,到了12岁以后才不天天去练。现在戏校很多孩子已经不喊嗓子了,那怎么能行。所以他们也不会变化音色,声带什么样就什么样。他们演的角色也比较单一,过去,让你演什么岁数的人就得能发出什么岁数人的声音,我们都是练出来的。

1950年至1958年为北京市评剧团演员队队长,主要与李忆兰、花月仙等人合作。在《刘巧儿》中饰演刘媒婆;《小二黑结婚》饰演三仙姑,《女教师》中饰演黑妮妈;还演出了《变革记》、《挑女婿》等。1958年至1971年在《花为媒》饰演王太太(拍电影)、《杨三姐告状》饰演裴氏、费氏,创作出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她还挖掘西路评剧,主演《顶锅》恶婆婆,获得京津观众好评。这一阶段专攻彩旦,在这一行当中有较大发展,获全国汇演演员二等奖及北京市优秀演员奖、北京市青年劳动模范称号,1953年、1957年两次赴朝慰问。

“特殊十年”那会儿净唱“样板戏”了,花砚茹老师和赵丽蓉老师都是唱彩旦的,“样板戏”里没她们的活干,赵丽蓉老师被安排去插幻灯片,花砚茹老师调到了文化局,做了八年的群众文化工作。1978年回院参加《吹鼓手告状》演出,饰演局长太太,获观众好评。后代学员班副主任,参加教学与管理,培养了大批评剧接班人。

八十多岁高龄还登台演出,是当今评剧彩旦行中资历最深的老艺术家。

0 阅读:0

凝梦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