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评剧的人可能都知道马泰先生,今天的青年人,对于马泰已经陌生。而对于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过来的人,特别是北京、华北、东北的老老少少,特别是中老年女士,却熟知马泰是评剧王子,是评剧的“男一号”,那时,他的唱腔,是最当红的“流行歌曲”。
马泰先生1米75的个头、大大有神的双眼、宽亮圆甜的嗓音、两个八度的音域、高音宽而不窄、中音自然平稳、低音自然流畅、通透的共鸣腔体、科学的发声等等诸方面都表现出与众不同。
马泰先生赶上了好时代,他是幸运的。马先生生于1935年,祖籍北京,回族。他先是进入民族干部训练班,后到中央电影学校(今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当时中国评剧院正在排练《志愿军的未婚妻》,女主角是新凤霞,但是戏里的志愿军班长始终没有合适的演员饰演。当时的院长薛恩厚正为这事发愁,到处物色演员,后来找到了马泰,就动员他到评剧院工作。1954年,他考入中国评剧团(转年成立中国评剧院)。
入中国评剧院后拜张润时老先生为师学评剧,张润时是和成兆才同时代的演员,是著名评剧小生演员,戏路宽广,被人称为“戏篓子”、“戏痴”,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他为马泰先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润时先生收下这个关门弟子,张先生一板一眼、一字一腔的传授为马泰打下了坚实的评剧根底。筱白玉霜、喜彩莲二位大家主动陪马泰唱《小借年》,喜彩莲还带着他唱《开店》《野火春风斗古城》。
当时新凤霞主演的《春香传》需要一位唱歌老人——金老伯,喜彩莲老师推荐年轻的马泰出演,这是他到评剧院演出的第一个角色,如何使他松弛下来完成任务?艺委会集思广益出主意想办法。席宝昆老师说:“把他装扮起来,戴短一点的胡子,戴上朝鲜的大沿帽,脸被遮住点,嘴巴子露不出来,演员也就自如了”。
马泰曾深情地说:“人家都说是众星捧月,实际上是众月捧星。观众冲筱白玉霜、喜彩莲老师买票,顺便也在舞台上看见了我。”张润时先生给爱徒马泰演唱的《回杯记》打了98分,一百多句的唱腔字字清晰、一气呵成,板头太扎实了。喜彩莲老师给他的《小借年》演出打了90分。主演了几十出新剧目,为剧种开创了老生行当。
马泰先生不光受到剧院内大艺术家的提携,还受到各界艺术大家的培养和教诲。侯喜瑞老先生是他干爹,可以说马泰从小是在侯先生家长大的,他曾向京剧名家侯喜瑞、裘盛戎学艺。1961年,《钟离剑》在北京电视台直播后,京剧大师谭富英先生邀请马泰去谭家。从念韵白的规律到如何念,谭先生都一一拆解给年轻的马泰。1962年,京剧大师裘盛戎先生邀马泰到家中做客,马泰如约而至,正看到裘先生坐在桌前手托着脑袋哼唱,裘先生见他奇怪,便告诉他自己正在琢磨《姚期》的唱腔。马泰先生后来多次谈到此事,说:“裘先生唱了几十年《姚期》还在琢磨,真是精益求精,这就是大家啊!”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当时的文化氛围也出不了马泰,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从某个角度说,马泰先生是时代的产物。
马泰善于在继承的基础上探索求新,创作并演唱了须生“反调大慢板”。他的许多唱段为戏迷传唱了数十年,如《夺印》中的“水乡三月风光好”、“我良言苦口将你劝”;《向阳商店》中与魏荣元联唱的“咱兄弟三十年前学徒把苦日子过”;《金沙江畔》中的“高原风景极目望”等。他演唱的“凡字调大慢板”,如《四季长青》中的“傻子歌”,《阮文追》中的“故乡歌”、“正气歌”,《成兆才》中的“瞎子歌”等,韵味十足。
马泰先生《夺印》
1959年建国十周年庆典之际,剧院决定用红军长征题材的《金沙江畔》来献礼。马泰先生扮演的谭文苏是一位红军高级指挥员,这一形象是评剧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高原风景极目望”这段唱应该唱慢板,但评剧老生唱腔里没有先例。马泰先生请教了鼓曲大家魏喜奎老师,在“太平军入川陷罗网”一句中揉进了大鼓味道,运用自己得天独厚的两个八度的好嗓子,使这段唱腔获得了极大成功,并成为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的教材之一。
上个世纪60年代,善于发现人才的老舍先生在报上发表文章,盛赞青年演员出了“四马二赵”,四马分别是相声演员马季、京剧演员马长礼、话剧演员马群、评剧演员马泰。
马泰先生一生中总共演出过多少个剧目呢?马泰先生曾对大弟子黄兆龙说:“从进入中国评剧院算起,包括演主角、配角、跑龙套,也包括评剧小演唱,一共是107个节目。”
他先后塑造了数十个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著名的代表作及人物有:《金沙江畔》中的谭文苏,《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杨晓冬,《夺印》中的何文进,《向阳商店》中的刘宝忠,《南海长城》中的区英才,《阮文追》中的阮文追,《评剧皇后》中的李长生,《米酒歌》中的陈广均,以及《孙庞斗智》中的孙膑等。《钟离剑》、《孙庞斗智》、《夺印》、《向阳商店》、《阮文追》真是出出精彩,马泰先生主演的评剧被中央电台和地方电台反复播放,老百姓对他家喻户晓。
马泰在评剧《孙庞斗智》中饰演孙膑
评剧《阮文追》是中国评剧院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演出的一个现代剧目,故事取材于越南民族英雄阮文追(1940.2.1—1964.10.15)的真实事迹,全剧唱腔优美,演员阵容强大,马泰饰演阮文追、新凤霞饰演潘氏娟、李忆兰饰演英姐。在《阮文追》一剧中,演员的唱功和表演精湛感人,马泰的“正气歌”“故乡歌”唱出了阮文追义无反顾的雄伟气魄。
1965年,马泰先生在北京展览馆剧场排《阮文追》,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突然走进后台,马泰先生连忙迎了上去:“您怎么来了?”马连良先生笑着说:“你不来看我,还不许我看看你呀!”周恩来总理曾赞誉评剧《阮文追》是当时评剧革新的高峰,并以此剧招待来访的越南总理范文同,范文同对此剧大加赞赏。
著名艺术家魏荣元看重马泰勤学苦练的劲头、优越的自身条件和表演优势与艺术潜力,对马泰关怀备至寄予厚望,千方百计为其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为了扶持马泰,1956年排演《朱痕记》的时候,魏荣元先生提出要增加主人公朱登春的唱段,以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在征得主演筱白玉霜的首肯后,与编剧何孝充创作了富有感情的“祭母”“祭妻”两段贴切唱段,魏荣元先生马上找到导演张玮说:“导演,我建议朱春登这个角色以后让马泰来演。”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和观众好评。
1961年上演《向阳商店》剧目,魏荣元演党支部书记王永祥,马泰演经理刘宝忠。剧中的一段对唱,也是男声唱腔里脍炙人口的精彩唱段。魏荣元和马泰合作,感情交融,配合默契,可称得上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使这段演唱成为人们至今百唱不厌的一个经典唱段。这段“忆苦”对唱,成了魏、马两人合作演唱的一个永久纪念。
在评剧《向阳商店》中魏荣元饰演王永祥,马泰饰演刘宝忠
马泰对魏荣元深怀感恩和感激之情,他曾不止一次地说:如果没有魏荣元和其他艺术家的提携,没有这些艺术家的超级“傍角”,我马泰的艺术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
1976年,魏荣元先生病重,马泰先生忙前忙后联系住院,剧院的车把魏先生送到友谊医院,不巧电梯坏了,马泰二话不说一口气把魏先生背上四楼。看到他发胖的身躯、41岁的年纪如此吃力,众人无不感动!
2004年3月6日,马泰先生因肝癌医治无效逝世,享年6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