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南船北马。
中国地理环境的不同,自然造就了不同的饮食习惯,江苏省东临大海,北靠山东,南临浙江,在人们的印象中,山东是北方,江浙地区都是南方,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爱吃米。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江苏省,可以说是被低估的吃面大省,而且,江苏人特别会吃面,不亚于爱吃面的北方人。
游走于江浙地区,不难发现,有些号称”天下第一面”,比如江苏镇江、浙江西塘,如此招牌,恐怕就连一向爱吃面的北方人,都不敢这么说吧?
那么,南方人吃面是真有两把刷子,还是徒有虚名?
下面咱们就从江苏人吃面来聊一聊吧。
江苏省下辖13个市(设区市),分别为省会南京及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人称“十三太保”。
江苏十三太保,有的沿海,有的临湖,有的是江南水乡,有的是北方习俗,地理环境的不同,自然形成了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在吃面这件事上,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特点。
南京——皮肚面、老卤面、大肉面南京是六朝古都,鸭血粉丝汤比较有名,然而,走在南京的街头,不难发现,很多的店铺,售卖皮肚面,恐怕全国没有哪一个城市像南京人这样爱吃皮肚面吧,南京人为何如此爱吃皮肚面?
所谓皮肚,就是特殊处理的猪皮,皮肚面就是用皮肚、青菜做成的面条,据说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渐风靡于南京城,成为了南京人最爱吃的面之一。
南京的面条,还有老卤面、大肉面等等,其特点,应该介于南北方之间,比如大肉面,很像山东鲁南的大肉面,但是汤底不同。
苏锡常——素交面、焖肉面、爆鱼面、三虾面、银丝面、奥灶面苏锡常,也就是苏州、无锡、常州等地,这一带的面,可以笼统的称为苏式面,最大的区别在于浇头不同,汤底一般分为清汤和红汤,因为,虽说是花样百出,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比如说枫镇大肉面,其实就是焖肉面,昆山的奥灶面,本质上都是苏式面,只是略微有些不同。
淮安长鱼面和盐城鱼汤面淮安和盐城,这两个地方,在吃面上,都跟鱼有关。
淮安的长鱼面,盐城的鱼汤面,都遵循了淮扬菜的技法,一碗好面,首重鱼汤的熬制,不过淮安的长鱼面指的是鳝鱼,而盐城的鱼汤面,会用到鳝鱼和鲫鱼,特别是东台鱼汤面,非常有名,相传起源于清乾隆年间,1988年,被列为中华名小吃。当地人称,吃一碗,想三年。
镇江锅盖面镇江是一座山水交融、历史文化丰富的城市,这里的锅盖面,更是闻名遐迩,被誉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
为什么叫锅盖面呢?
对于这个奇怪的名字,可以说是加分项,毕竟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据说,清朝的时候,乾隆下江南,途经此地,店家慌乱中将小锅盖扔进了大锅里,结果,乾隆吃完,龙颜大悦。
要说特点,锅盖面又称镇江小刀面,相对于苏式面来说,面条的口感劲道,更接近北方面条的做法,或者是,更容易让北方人接纳,吃起来没有明显的违和感。
扬州——阳春面、饺面烟花三月下扬州。
扬州像是一座诗画中走出来的城市,这里的饮食,也带有诗画的韵味,比如阳春面,一听这名字,就感觉很美,很淡雅清新,为什么叫阳春面呢?
原来,民间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扬州的文人,就把这和面条(以前十文钱一碗)联系起来,唤作阳春面。
一碗阳春面,看似简单,却鲜香味美。
徐州——手擀面、板面、沛县冷面徐州地处苏北,饮食文化,南北交融,吃面这件事上,几乎能看到全国各地的面食,其中,手擀面、板面、沛县冷面,算是特色,一直是当地人的最爱。
手擀面自不必说,这是家的味道和传承,板面源于安徽,却发展壮大于外地,一般来说,很多人知道,河北石家庄的特色是安徽牛肉板面,殊不知徐州的板面,也遍地开花,扎根于本土,大受欢迎。
同样是起源于外地,扎根本土的,还有沛县冷面,冷面最初是朝鲜族的特色美食,结果在沛县发扬光大,深受欢迎,并进行了改良,可以说,没有哪个沛县人,没吃过沛县冷面。
江苏各地的面条吃法非常多,还有泰州干拌面、南通跳面、宿迁九鲜疙瘩面、连云港海鲜面等等,各有特色,不知道你吃过几种?
青岛、江苏吃个面太贵了
这里北方并不包含东北,其实就是山东、河南、河北以及西北地区
确实,南京的面馆遍地都是
北方也不都爱吃面,东北主食应该是以大米饭为主。
淮安长鱼面40起步!
徐州的鸡蛋肉丝炒面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