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小品创作与理论分析”教改项目得以顺利进行,一是有赖于在改革前已有基本的教学大纲和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即在天津美院中国画学院原有的百年教学经验基础之上,进行新文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二是中国画学院有山水小品创作与教学的完善授课团队,并且已经开始教学实践多年,有着较为成熟的教学经验,其中既有先辈们终身教学理念的传承,又有新文科教育理念的加入,加之近五年来的具体教学方案的重新制订、新文科教学理念的深入等。
在保留优秀的山水小品创作理念教学的同时,扎实推进本科学生在山水创作过程中的文人气、书卷气的教学模式,改变原有的强调技法优先的僵化固化模式,转变成深入理解和潜移默化地把握新文科入径的学习模式。
此项目的顺利进行,得益于团队成员对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分析与创作多年的经验,并以历代山水画创作的理论、创作实物作品的搜集,包括在山水画写生过程中的应用等为根据。项目目的在于进行新文科理念下的教学实践探索,做到理论先行、实践在后的具体而微的教学,特别强调的是人文精神在山水小品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为了完成与实施此次教改项目,我们提升并完善了本有的教学团队,增加了高级职称教师的加入和助教辅助教学等方案。在教学建设方案上下大功夫,尽最大气力把握文人书卷气,力图扭转两种程式化教学模式的固化思维:一是打破完全囿于传统的程式化教学,二是消除素描功利下的固态化,培养本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是在教学建设方案的制定上,与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案有着相当大的不同,有着不一样的教学改革。具体而言,在强调读画基本功的基础上,把传统文人画的精神内涵、文人文骨的精神性教学培养,放在第一位。
其次,在牢牢把握对本科学生精神内核的教学的同时,对于山水画技法的讲解也与以往教学模式不同——改变原有的技法传授模式,针对不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技法应用进行阐释,加大学生的理解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发散式的启发性教学,目的在于强调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理解能力、创作能力,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是培养出有艺术表现力的本科学生,活跃课堂教学过程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此次课程改革恰巧为教改项目中的教学建设方案,它为此次课程改革提供了相应的平台,从而使得此次课程的改革任务可以更好地完成。其具体教学改革内容如下:
1.写生与创作一直是山水画临摹和创作的重要课程,此课程涉及山水画专业、修复专业等中国画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
本教材致力于三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将宋元明清到民国时期的山水画大家们的理论、作品中的人文内涵提炼出来,先继承优秀的传统内容,然后以人文精神为主要内涵进行教学,并改变以往注重技法的偏颇方式;
二是强调古往今来的文脉线络,强调由技入道的关键内涵,强调文人气、书卷气的真正内涵;
三是通过本教材,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人文内涵式教育,从根本上改变只教山水画技法的模式,并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文内涵式教育,使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2.山水小品的创作与理论在南宋时期进入世人的视野,并为文人画理论在实践与创作过程中起到重大的作用。马远、夏圭、刘松年开启的山水小品,已经成为南宋以来文人画山水创作的标配,中间经过元四家、明四家、清初六家的不断实践创作,大体上已经形成山水小品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脉络。
然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包括在教学,尤其是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中,都没有完善过,或者是没有专门研究过,因此,本课题对于教学和创作实践都有重大现实意义。
3.注重对传统山水小品图式章法、风格样式进行理论化分析。再在丰富的理论基础之上,对南宋以来的山水小品创作理论缘起、创作形式风格进行分析,包括宋元对于明清两代山水小品风格的影响,以及董其昌时代的“小中见大”,王原祁、王鉴的“十万山水册”等,将山水小品的理论与实践丰富起来,填补山水小品理论研究上的空白,并在实践上不断丰富。
4.通过对宋元明清各个时期山水小品原作的临习,一直到黄宾虹所言的“五笔七墨”为基本原则,以不同的勾皴笔法自我尝试,组合成独立的山石林木形态,要求笔墨与结体合乎传统规律。练习山水章法开合、参差、虚实、疏密、黑白等来置陈布势,以此构成丰富的山水世界。
这是山水画学习自古以来的必经阶段,可以很好地传承山水意境与品格,形成丰厚的笔墨经验,也为学生毕业创作摸索方向,促使学生山水笔墨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并且成长为有创造性的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