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遇到8月,债市容易调整?
1. 债市季节性复盘:- 从2012年以来,8月利率低点到10月底,利率一般会走高调整,除了2014年和2015年,这一规律在牛市年份也适用,如2012年、2016年、2018年、2019年及最近三年。
- 今年利率走势可能复刻季节性走势,但只是阶段性调整,若宏观大势不变,支持债市做多的底层逻辑不变,利率最终会重回下行通道。
2. 历史调整原因:- 直接原因:
- 稳增长和宽信用的预期及实质行为落地,市场预期提振。- 三季度汇率压力阶段性增大,如留学生购汇、外企分红等。- 宽财政、宽信用导致资金阶段性压力增大。- 通胀压力,如2021年大宗商品通胀、2018年到2019年猪通胀。- 贸易摩擦等因素。- 自上而下的原因:
- 宏观总需求不足,政策需稳增长,全年时间过半,高层会衡量经济发展目标,进行政策定调,导致债券供给、信贷投放等变化,市场预期改变。- 汇率方面,三季度汇率有贬值压力,央行会关注牛市中杠杆等行为,导致资金阶段性偏紧。- 机构行为方面,牛市上半年参与机构较多,下半年部分机构考虑止盈,市场出现不利因素时止盈更坚定。3. 各年份具体情况:- 2023年:
- 利率调整主要因素是稳增长的宽信用以及资金,7月底政治局会议未提“房住不炒”,对预期有阶段性提振,但后续无实质性增量政策落地。
- 8月下旬股市三条新规,8月底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及央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房地产政策对预期改变较大。
- 财政方面,8月开始新增专项债加速,9月国债发行提速,10月特殊国债密集发行且调增1万亿国债发行规模,但总体未超预期,稳增长主要集中于房地产。
- 资金方面,去年10月中下旬隔夜利率曾到5%,背后有资金压力,如债券供给压力、9月信贷阶段性放量,8月下旬央行召开会议支持实体经济,央行因汇率波动和资金空转问题阶段性收紧资金。
- 2022年:
- 主要影响因素是稳增长、宽信用以及资金,7月信贷二次塌方后政策稳增长加码,如8月15日超预期降息,16日召开经济大省负责人座谈会并布置新增量政策,包括增加专项金融工具额度、盘活专项债、设立设备更新改造贷款等,派驻督导组稳增长。
- 财政方面有阶段性放量,票据利率从8月下旬开始上升,宽财政、宽信用落地后央行从8月开始冲量维稳,资金有一定收紧,主要影响因素是宽财政、宽信用。
- 2021年:
-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稳增长、宽信用、理财过渡期即将结束以及阶段性通胀压力、宽货币预期阶段性消失。
- 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提到合理把握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发行进度,8月16日国商会要求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后续政策推进,如10月22日要求11月底前新增专项债额度基本发完。
- 8月23日央行召开信贷形式分析会并调增3000亿支小再贷款额度。
- 理财过渡期在2021年年底结束,9月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要求做好资管新规过渡期整改工作,市场担心理财监管规范加码。
- 7月央行超预期降准后,9月7日央行发布会打消了连续降准的预期,9月中下旬开始大宗商品价格攀升,10月发改委采取措施缓和价格,导致利率阶段性调整。
- 2019年:
- 影响因素较多,包括稳增长和宽信用预期(7月30日政治局会议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9月4日国商会要求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中美贸易摩擦(9月5日双方同意举行经贸高级磋商,压力阶段性缓和)、货币政策流动性(汇率贬值压力增大,央行加大流动性呵护后回归常态,通胀压力上升,降准未带来资金价格下降,宽货币预期打消)。
- 8月13日到10月30日,10年国债利率从3%上行到3.31%,总体上行31个BP。
- 2018年:
- 大逻辑与2019年相似,稳增长、宽信用方面,7月23日国商会和月底政治局会议要求财政政策发挥更大作用,8月14日财政部要求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
- 中美贸易摩擦演化,8月公布的7月出口数据超预期,三轮加征关税中间有窗口期,缓解市场担忧。
- 中美利差和猪通胀压力导致对货币政策有担忧。
- 8月21日朱克新提到把握货币供给总闸门,平衡多个目标关系。
- 8月3日到9月20日,10年国债利率从3.46%上行到3.70%,上行24个BP。
- 2016年:
- 阶段性调整上行12个BP,从8月15日到9月12日,主要原因是流动性或货币政策行为。
- 6月央行因英国公投脱欧阶段性转松,8月脱欧影响淡化,央行货币政策操作调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频繁降准会有负面影响,8月15日公开回应不在流动性陷阱中,启用14天逆回购进行流动性管理,资金阶段性偏激,担忧强化,利率反弹。
- 2012年:
- 稳增长、宽信用预期变化,社融和税务数据有变化,央行层面外围压力或市场避险情绪缓解,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减弱。
- 5月23日国商会要求加大预调微调力度,7月底政治局会议也强调稳增长,6月份社融数据开启上行,7月初降息结束后,6月份社融数据上行确认宽信用,央行货币政策宽松总量性减弱。
- 欧债危机阶段性缓解,央行用逆回购投放替代降准补充基础货币缺口,降准降息预期落空。
4. 今年情况及观点:- 今年8月以来利率先下行后调整,主要因素是央行干预,同时市场上宽财政的传闻又开始涌现,后续可能会有相关政策,宏观逻辑上与往年有一定相似性。
- 需注重央行操作行为,是否会加大对债市干预以及资金方面的变化,短期利率可能在新的平台期震荡,难以向下突破。
- 若阶段过后宏观大逻辑和总需求不改变,增量政策未显著超预期,利率大趋势看多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