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为何打8年之久?皇帝无能,总是背后捅刀,葬送精锐

雁芙说历史 2023-12-18 05:57:01

757年正月初一的夜里,安禄山在床上睡得正香时,有三个黑影悄悄潜进了房间,当找到安禄山的具体位置后,其中一个人当场挥刀就砍了下去。

然而,这位仁兄似乎没有砍人的经验,这一刀砍在了安禄山的腹部,并没有起到一刀毙命的效果。

在一阵剧烈的疼痛中,已经双目失明的安禄山顿时就醒了过来,一只手捂着肚子,一只手伸向床头,似乎急于抓取什么东西。

实际上,安禄山这是在找刀子反击,因为安禄山自从病重失明后,就一直在床头藏了一把刀,用于防身。

可他万万没想到,最后杀他的人,正是他的儿子安庆绪,在他腹部砍上致命一刀的,正是贴身太监李猪儿,出谋划策的则是心腹大臣严庄。

虽然安禄山强忍着疼痛伸手向床头拿刀,可这一刀砍得实在太重了,无论他怎么伸手,都够不到那把刀。

加上本身已经病得很重,这一刀下去,安禄山挣扎一阵之后,再也坚持不住,临死前大喊:这是家贼啊!

话音刚落,安禄山便气绝身亡。

一代叛乱头子,把盛极一时的李唐天下搅得天翻地覆的贼首,如今终于结束了他精彩但不值得称颂的一生。

当初,安禄山举兵谋反,成为了大唐的叛贼,如今被自己的家贼所杀,也算是天道轮回。

安禄山死的这一年,安史之乱也仅仅爆发了一年而已。

然而,安禄山虽死,但叛乱并未因此终结,在此后的日子里,由于李唐皇帝们一次又一次辣眼睛的操作,导致安史之乱接着又打了近7年。

事实上,安史之乱原本不需要打8年这么久,最快一两年即可平定。

但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这三代帝王在处理安史之乱时,都出现了致命的错误,导致叛乱一直持续了8年之久。

尤其是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他们在处置叛乱事务时,都为大唐留下了致命的隐患。

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都要负很大的责任,尤其是李亨,他的问题更大,很多致命的错误都是他犯下的。

在安史之乱的这八年里,李唐的皇帝们个个扮演起了猪队友的角色,经常性的给自己的队友背后捅刀子,严重影响了平乱大局。

李隆基杀良将,乱局一发不可收拾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安史之乱中的叛军不是一般的叛军,安禄山是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个地方是从东北到河北连在一起的大片区。

尤其是范阳、平卢两镇,在东北一带常年和契丹人、靺鞨、奚族等少数民族部落交战,是唐朝最重要的边塞重镇之一。

所以,安禄山手下的18万边军,其实都是百战精兵,尤其是骑兵实属精锐中的精锐。

就连威震西域的安西军,比起范阳、平卢两镇的步骑,战斗力也略逊一筹。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安禄山发动叛乱后,仅仅用了一个月就从范阳(今北京)一路向南狂飙一千多里,直接打穿沿途防线,一举攻破洛阳。

但是,叛乱爆发之初,李隆基以名将高仙芝、封常清为主将,临时在长安、洛阳周边招募军队抵挡叛军。

这些新招募的士兵,都是关中一带的无业游民,从未上过战场,仓促之间拼凑出来,也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实际上跟乌合之众差不多。

带着这样的军队跟百战精锐的叛军打仗,无异于送死。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即便是高仙芝、封常清这样的名将,带着一群乌合之众,也是连战连败,根本挡不住叛军的进攻步伐,直接导致洛阳陷落。

高仙芝和封常清没办法,只能将主力退入潼关,因为这里是长安的门户,一旦潼关丢了,那长安必定不保。

然而,李隆基任用武将的同时,也采用宦官做监军,以监视武将,高仙芝、封常清丢了洛阳,退守潼关后,在宦官监军边令诚的谗言陷害下,李隆基将高仙芝、封常清两员名将处死。

在叛军肆虐之际,大唐由此无端损失两员名将,实在可惜。

高仙芝、封常清死后,安禄山开始对潼关展开进攻,试图把长安一起攻下。

而真正决定帝国命运的,是接下来的平叛战略。

李隆基在最关键的时刻,犯下致命的错误,葬送了平乱大局!

叛军攻破洛阳后,李唐和叛军之间的局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安禄山占领洛阳后,第一时间在洛阳称帝,国号为“燕”,作为叛军,后面我们将其称之为“伪燕”。

李隆基方面,此时从陇右、安西、北廷、河西等重镇赶来勤王的部队也集结到位,李隆基于是启用在家养病的名将哥舒翰,作为主帅统领20万大军镇守潼关。

叛军多次进攻潼关,试图一举拿下长安,都被哥舒翰击退,安禄山又想其他办法绕开潼关进攻长安,也被其他地方的守将击退。

这种情况下,双方谁也吃不掉谁,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但没过多久,局势就发生了逆转,安禄山直接被逼到绝境,随时都有可能走向覆灭!

首先是河北战场,名将李光弼率领一支5000人的偏师收复被叛军攻占的战略要地常山郡后,又和郭子仪联手对叛军发起了积极的攻势。

双方先在九门城爆发了一场自安史之乱以来最大规模的大会战,唐军大胜,史思明、蔡希德两员叛将被打得落荒而逃。

紧接着,李光弼与郭子仪又联手在嘉山(河北保定曲阳县)与叛军展开一次正面决战,唐军斩首四万级,叛军全军覆没,史思明甚至是光着脚,杵着一根断掉的长矛杆儿逃出战场的。

自此以后,河北战场攻守易形,唐军收复了大量的失地,并且切断了叛军老巢范阳和南边洛阳之间的联系。

在南边战场,安禄山虽然攻占了洛阳,但已经很长时间无法取得进展了。

安禄山想向东进攻潼关,进而攻取长安,结果被哥舒翰挡在潼关,无法前进一步。

后来试图向南进攻南阳,绕开潼关,从南面经由南阳、蓝田攻取长安,结果被唐军将领击退。

还有一路叛军试图进攻江淮地区,这里是唐朝赋税重镇,叛军想夺取此地,充实军费,也同时断掉李唐的赋税来源,结果又被唐军击退。

至此,安禄山只能待在洛阳,哪里都打不动。

最关键的是,李光弼和郭子仪在河北断了叛军老巢范阳和南边洛阳之间的联系,导致安禄山在洛阳的主力部队士兵们人心惶惶。

因为他们退守范阳、回老家的退路被截断了,一旦战事不利,叛军将死无葬身之地,由此导致军心不稳。

身在洛阳的安禄山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险,为此寝食难安,夜不能寐,脾气也变得暴躁了很多。

安禄山很清楚,一旦自己和老巢范阳失去了联系,后路被截断,就有可能面临被唐军四面包围,进而全军覆没的危险。

为此,安禄山甚至把当初劝他起兵的心腹谋臣严庄和高尚叫来臭骂了一顿,接着萌生了撤兵退回范阳的打算。

可以说,此时的战场局势是对大唐最有利的。

然而,李隆基却在关键时刻下了一步臭棋,葬送了这大好局面,也葬送了18万精锐大军。

事情是这样的,哥舒翰担任了20万大军的统帅,镇守潼关之后,引起了奸相杨国忠的猜忌。

杨国忠认为哥舒翰手握重兵,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和人身安全,毕竟安禄山起兵的理由就是诛杀杨国忠,万一哥舒翰趁机带兵把自己宰了,那可大大不妙啊。

所以,杨国忠开始想方设法地给哥舒翰使绊子,甚至插足哥舒翰的兵权,但被哥舒翰化解。

正当哥舒翰和杨国忠斗得不可开交时,李隆基收到了一封情报。

根据情报显示,驻守在潼关西面陕县的叛军兵力薄弱,不超过4000人,而且都是老弱病残,如果唐军抓住这个机会,主动攻取陕县,便可一举克复洛阳。

因为陕县就位于潼关和洛阳之间,由西向东,分别是长安-潼关-陕县-洛阳,陕县就是洛阳在西边的屏障。

李隆基显然是对这份情报根本没有加以查实,就信以为真,加上杨国忠在背后极力怂恿,李隆基于是决定命令哥舒翰亲率主力攻打陕县,并且收复洛阳。

哥舒翰一看就知道这情报是假的,接连上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示情报是假的,而且叛军在陕县的兵力很足,锐气正盛,此时不应该出兵,叛军远道而来,又不得人心,一旦久攻不下,就会军心涣散,内部就会出问题,那个时候再出击,必能一举击破叛军。

与此同时,河北战场的李光弼和郭子仪也上书表示,河北战场已经攻守易形,他们准备向北进攻,一举攻取叛军老巢范阳,直捣贼窝,彻底断了安禄山的后路。

所以,李光弼和郭子仪在奏章中请求驻守在潼关的大军务必不要轻易出动,应该紧守潼关,疲敝叛军,等他们攻下范阳后,叛军必然军心溃散,自行瓦解。

可以说,这是当时最佳的平叛战略了。

一旦李光弼和郭子仪攻取范阳,那么安禄山在南边洛阳一带就会变成无根之木,到时候李光弼和郭子仪从北边率军南下,哥舒翰从潼关出击,南边的唐军向洛阳进攻,安禄山就会陷入四面围困的境地。

按照这个战略计划,这场叛乱可能一年多就可以结束。

可李隆基根本不听劝告,强逼哥舒翰出兵,结果在灵宝一带,这里也曾是战国时代,秦国的函谷关所在地,十分险要,也利于设伏。

哥舒翰被李隆基强逼着率领18万大军进入此地一条长达70里的狭长险道时,谨慎的哥舒翰还将18万大军分成了3路,由5万人做前锋,自己则率3万渡过黄河,在一处高地观察战场形势,剩下的10万大军在后面跟进。

按理说,这已经比较妥当了,18万大军一分为三,就是避免万一遇到伏击会全军覆没。

结果5万前锋果然遭到伏击,全军覆没,没想到后面的10万大军看到前方战败,顿时军心大乱,自行溃逃,哥舒翰身边的3万人马看到惨烈的战场形势,当场化作鸟兽散去。

18万大军,顷刻之间,灰飞烟灭。

丢了18万人马之后,潼关无兵可守,很快被叛军攻占,并且兵临长安城下,李隆基只得放弃长安,慌忙逃往蜀中。

就这样,原本可以一年左右便可平定的安史之乱,被李隆基一招臭棋葬送了大好局面。

李隆基在逃往蜀中的路上,又发生了意外,在马嵬驿爆发兵变,奸相杨国忠以及杨贵妃被杀,接着在当地父老的挽留下,李隆基被迫让太子李亨留在北方。

李亨不久之后在朔方军所在的灵武宣布登基,是为唐肃宗。

但李亨登基后,也变成了猪队友,多次给自己人背后捅刀子、制造麻烦,直接将平乱时间拖到了八年之久,而且还给大唐留下了百年祸患。

李亨为大唐留下百年祸患

事实上,自从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李唐的皇帝们都变成了惊弓之鸟,李亨就是这其中的一个。

既然安禄山作为一个武将能发动叛乱,那别的人是不是也有这个风险?

如果在平乱的过程中,前线的大将立了太多的军功,威望日涨,手握重兵,会不会反过来把自己这个皇帝给干掉?

李亨就是抱着这种对武将的怀疑态度在主持平乱大局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心理作祟之下,李亨对大唐的忠臣良将也是十分忌惮和猜忌的。

这就导致了一个严重后果——宦官专权乱政!

为了制衡武将,李亨利用宦官充当监军,用来监视武将,制衡武将的兵权,以防止武将反叛。

此举严重影响了武将们的水平发挥,更严重影响了平乱的进度,最严重的是,由于宦官的介入,葬送了不少精锐部队士兵的性命,打了不少惨败的战役。

不过,宦官专权,制衡武将这事儿,只不过是李亨干的蠢事之一,在此之前,李亨在用人方面以及平乱战略方面也是目光短浅,也是导致安史之乱打了八年之久的原因之一。

咱们先看看李亨在用人方面以及平乱战略方面的错误,后面再说宦官的事情。

首先是用人方面,李亨错用迂腐书生葬送大唐精锐。

李亨在灵武登基后,重整军事力量,准备对叛军发动反攻,其战略目标就是收复两京(长安、洛阳)。

756年10月,此时安史之乱爆发已经10个月,李亨正计划着出兵反攻的时候,宰相房琯竟然主动请求率军收复长安、洛阳。

房琯是一个文臣,说白了就是古代那种自诩是清流人士的迂腐书生,他当时受到了李亨的重用。

正好当时有个叫贺兰进明的人跟他不和,贺兰进明是北海太守,入朝觐见时,李亨给他升职加薪了,任命贺兰进明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南海太守。

房琯出于打击报复的目的,故意在起草任命诏书的时候动了手脚,将岭南节度使、南海太守的职务给人家拿掉了,只保留一个御史大夫的职务,而且还是代理的。

贺兰进明于是去李亨那里告状,顺便告诉李亨,这个房琯就是个迂腐书生,根本没什么能力,而且对皇帝没有忠诚度。

李亨由此开始对房琯有一点疏远(只是一点而已),房琯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也为了重新获得李亨的宠信,主动请求率军收复长安和洛阳。

当时李亨虽然有一点疏远房琯,但也很器重他,于是同意了这个请求,并准许他自己挑选大将。

李亨不知道的是,正是这个错误的决策,葬送了数万大军,以惨败收场,严重影响平乱大局!

房琯本来就是个书生,根本没打过仗,他挑选的那些大将,都是跟自己关系好的幕僚,而且也都是书生。

让一群迂腐书生去带兵打仗,这仗能打赢的话,那还真就奇怪了。

果然,房琯带着六七万人马开赴战场后,兵分三路向长安进发,两军对阵时,房琯弄来两千辆牛车放在最前面顶着叛军。

然后骑兵和步兵紧跟在后面,他自称这是从书本上学来的春秋时代的战法。

结果叛军一见这阵仗,顿时乐开了花,交战之时,直接点了一把火,再人为地扬起地上的沙尘,经过风一吹,烟尘直接吹到唐军阵营。

前面的两千辆牛车下的牛受到惊吓,掉头就跑,这些牛群最终反过来把唐军阵营冲得七零八落,叛军趁势发起进攻,唐军伤亡四万余人,仅有数千人逃出。

这一战,基本算是全军覆没了。

但房琯还不甘心,又组织南路军再战,结果再次惨败。

李唐的第一次大反攻,就这样以全军覆没的结局告终,这一战损失了六七万精锐部队,不可谓不惨重。

这是李亨用人失当,也从侧面证明,李亨的能力很一般,像任用书生打仗这种事他都干得出来。

最关键的是,这一战的惨败让李亨对收复两京平定叛乱这事儿信心不足。

李亨于是求教于他身边最器重、最尊敬的首席谋臣李泌。

李泌作为一个当时最顶级的谋臣,当场说了一番话,不仅提振了李亨的信心,而且提出了当时最正确的平叛战略。

如果按照李泌的这个战略,安史之乱不出两年即可平定。

李泌的战略是这样的:

命令李光弼和郭子仪进驻北都太原,出井陉,攻击河东(山西省西南部)、河北,迫使北面以及范阳老巢的叛军不敢南下。

但是又不彻底切断范阳老巢的叛军与南边洛阳、长安的叛军之间的联系,故意留一条路,让叛军南北之间能相互联系。

然后在灵武的唐军主力则长期与叛军对峙。

这个时候,如果李光弼和郭子仪在北边进攻叛军的话,叛军担心老巢范阳会丢失,也担心回老巢的退路被截断,所以会派兵北上支援。

当叛军北上支援的时候,李光弼和郭子仪立即避战不出,而灵武这边则趁机进攻长安、洛阳一带的叛军。

那么叛军为了保住长安、洛阳,又会从北边撤回来救援长安、洛阳,当叛军回援后,灵武的主力部队也避战不出,而北边的郭子仪和李光弼再趁机进攻。

如此一来,叛军就会南北奔波,疲于奔命,最后陷入疲敝状态。

而唐军则是以逸待劳,以歼灭叛军有生力量为主。

当叛军疲敝至极的时候,让李光弼和郭子仪找机会攻取叛军的范阳老巢,只要范阳一丢,叛军就会失去立足之地,势必军心大乱,自行溃散。

到时候,再集合所有军事力量,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向长安、洛阳发起反攻,叛乱可一举平定。

按照李泌的估计,如果采取了这一战略方针,那么叛乱不出两年即可平定。

其实,平定安史之乱的最佳方案就是先北方,再南方,先捣毁叛军老巢,使得叛军失去立足之地,再四面出击,合围南边的叛军。

如果先收复长安、洛阳,再北上进攻叛军老巢范阳的话,会非常不利。

因为范阳是叛军老巢,经营多年,叛军在长安、洛阳失利的话,完全可以退回范阳,凭借多年的积累,据险而守,割据一方。

到时候,这场叛乱就会没完没了的打下去。

如果先打掉叛军老巢,叛军没了立足的根基,被四面合围,失败是必然的。

无论是昔日哥舒翰守潼关时期,还是如今李泌的谋划,大家都一致认为平乱的战略应该是先北后南。

然而,李亨却拒绝了这个绝好的战略。

他太急于收复两京了,因为当初他自立为帝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虽然承认了李亨作为皇帝的合法身份,但保留了对帝国事务的干预权。

李隆基表示,只要李亨收复两京,他就会把所有权力彻底交给李亨。

而且,长安、洛阳都是李唐帝国的都城,政治意义非同一般,李亨作为一个自立为帝的皇帝,迫切需要用收复两京这样的军事胜利来建立威望,使得四海臣民认可他。

所以,李亨否决了这项最正确的战略,还是坚持先收复两京,李泌也很无奈。

但此时大唐的精锐部队早就在几次惨败中遭到重创,剩下的兵力虽多,但战斗力不足。

接下来,李亨又启用郭子仪为统帅,再次发起收复长安之战,结果即便郭子仪出马,唐军依然战败。

于是在郭子仪的建议下,李唐朝廷决定联合回纥,请求回纥精锐骑兵出动,帮助李唐平乱,条件就是平定叛乱时,回纥部队可以在收复的城池中无差别劫掠。

回纥人知道中原物产丰富,财富也多,当场就答应了,后来回纥人在收复洛阳后,把洛阳等地劫掠一番,才肯回去。

堂堂的大唐帝国,竟然落到了这一步,以牺牲百姓为代价,请外族出兵才能打赢叛军,李隆基和李亨要负主要责任。

要不是他们前期葬送了那么多精锐部队,也不至于到这一步。

757年,安史之乱爆发已有两年,在回纥骑兵的帮助下,唐军与回纥联军、西域胡人仆从部队等组成一支15万人规模的兵团,向叛军发起了反攻。

此时安禄山早在一年前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称帝后,北边的史思明已经开始不服从他,叛军内部已有分裂。

唐军大举进攻后,在香积寺一战中,唐军歼灭叛军6万余人,接着收复长安、洛阳。

安庆绪仓皇中率部北逃,最后逃入邺城,据城而守。

这期间,唐军收复了两京以及河东、河西、河南大部分失地,唐军与叛军之间攻守易形,叛军转入防御阶段,唐军彻底转入进攻阶段,并掌握战争主动权。

然而,在接下来的军事行动中,李亨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导致了一场20万部队的大溃败!

这个致命错误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宦官专权。

安庆绪逃到邺城后,李亨集结九大节度使共20万大军(号称60万),围攻邺城,北边的史思明也率军南下支援。

但李亨十分猜忌武将,生怕郭子仪、李光弼这些统帅掌握重兵后,会威胁自己,于是这20万大军根本不设置主帅,反而让太监鱼朝恩充当监军,节制九大节度使。

由于邺城防御工事十分坚固,唐军久攻不下,而史思明则趁机攻破魏州,但他却就此止步,再无军事行动,而是采取旁观的态度。

史思明的算盘很简单,他想让唐军和安庆绪拼个你死我活,最后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名将李光弼看出了史思明的心思,于是向鱼朝恩请求派一支偏师北上,威逼史思明,迫使他不敢轻举妄动。

但鱼朝恩这个身体残缺而且没有任何军事经验的死太监,拒绝了这个方案。

结果唐军几十万人全都消耗在了围攻邺城的作战中,陷入疲敝状态,史思明则趁机发动了进攻。

交战时,由于战场突然出现恶劣天气,飞沙走石、遮蔽双眼,双方士兵纷纷陷入惶恐中,随即朝着各自的大营奔逃。

唐军由于人数过多,陷入混乱中,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多年积累的军械物资也全给丢了,叛军人数少,所以根本没什么损失。

20万大军,就这样顷刻间溃败散去。

自此以后,唐军与叛军之间再度攻守易形,唐军再次陷入被动,史思明则趁机率军南下,再从攻下洛阳,局势再次陷入危急当中。

好在名将李光弼力挽狂澜,在河阳一战,以2万兵打退史思明10万大军,并北上切断史思明北归的路。

迫使史思明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中,双方再次陷入对峙状态。

谁知,李亨在这关键时刻,又在背后捅了自己人一刀。

监军的宦官鱼朝恩和平乱名将仆固怀恩勾结起来向李亨进献谗言,说此时完全有充足的力量一举收复洛阳。

虽然李光弼也上书表示反对,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这位平庸的皇帝依然选择了相信宦官和仆固怀恩的话,强逼李光弼出战。

这一幕,与当年李隆基强逼哥舒翰出战何其相似!

果然,李光弼被迫出战后,被叛军打得大败,这位本来可以一生无一败绩的名将,却因为皇帝在背后捅了一刀,竟然败在了史思明这种曾经被自己吊打的人手里。

此次战败后,李唐的军事力量再度遭受重大损失。

不过李唐方面运气好,因为没过多久,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弑杀了史思明,接手了叛军武装,史朝义跟史思明比起来差远了。

而且叛军内部一些忠于安禄山的人根本不听指挥了,忠于史思明的人也不听指挥了,史朝义能指挥得动的,也只有忠于他自己的那部分叛军武装。

而这期间,唐肃宗李亨也病死,李隆基也死了,唐代宗李豫登基。

由于李亨过度倚重太监,猜忌武将,郭子仪多次被罢免兵权,李光弼多次受打击,导致宦官在朝廷掌握大权,反过来掣肘皇帝。

连唐代宗李豫这个皇帝都是宦官李辅国拥立的。

不久之后,李豫干掉了李辅国,但依然宠信宦官,大权又落到新宦官程元振手里。

程元振也对武将看不顺眼,总是找机会打击郭子仪和李光弼,宦官鱼朝恩当时也掌握很大的权势,导致武将受到压制。

李豫登基后不久,郭子仪和李光弼都被压制下去了,为了反攻叛军,他又任命仆固怀恩为统帅,对叛军发起最后的反攻。

此时的叛军已经不足为虑,但仆固怀恩看到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结局,担心自己也会被人整治。

所以,仆固怀恩攻下河北以及范阳等叛军老巢地区时,并未对叛军赶尽杀绝。

仆固怀恩上书为这些叛军将领求情,让这些叛军将领继续在自己原有的地盘上担任原有的职务。

他的目的就是想养寇自重,只要李唐朝廷对他动手,他就可以联合这些投降的叛军与朝廷对抗。

可李豫这个皇帝,目光短浅,竟然同意了这个请求。

就这样,李唐实际上歼灭的不是全部叛军,而是忠于安庆绪、忠于史朝义的那部分叛军。

那些忠于安禄山,忠于史思明,但又不肯为安庆绪、史朝义卖命的叛军将领和叛军并未受到波及。

最关键的是,这些叛军将领和军队,依然在原来的地盘上继续担任要职,掌控着军队。

所以后来唐朝出现藩镇割据,其实是安史之乱并未彻底平定的结果,那些经常反叛的,都是昔日投降的叛军将领。

后来仆固怀恩也反了,就进一步恶化了这种局势,最终形成藩镇反复叛乱的恶性循环。

总的来说,安史之乱之所以打了8年这么久,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了唐肃宗李亨身上。

李亨目光短浅,没有魄力,是导致安史之乱持续八年的根源。

安史之乱把他吓成了惊弓之鸟,所以猜忌武将,任用宦官,宦官们不仅把持朝政,还掣肘武将,给自己人捅刀子。

在宦官和皇帝李亨的不断背后捅刀子下,大唐多年积攒的精锐武装多次遭受重创,严重影响了平乱大局。

在平乱战略上,李亨目光短浅,急于收复两京来给自己树立威望,牺牲了长期利益来换取短期利益。

如果他能采取李泌的正确主张,安史之乱估计在第三年或者第四年就可以彻底平定。

可他偏偏就想先收回两京,殊不知,采取了李泌的建议,一样可以收回两京,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这个收复两京的威望,他一样可以拿。

然而,他就是目光短浅,最终采取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把大唐的精锐力量都拼在了关中,后续再北上攻打叛军的时候,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而李亨造成的宦官专权,直接影响了李唐此后一百多年的历史,他任用宦官的目的是为了制衡武将,结果藩镇问题没解决,又新添了宦官乱政的百年祸患。

安史之乱为什么打了8年,总之一句话:

安史之乱时,大唐不缺忠诚良将,不缺顶级谋臣,也不缺精锐军队,唯一缺的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

如果李隆基之后,接手大唐最高权力的,是一个像李世民那样的皇帝,那叛乱必定一两年可结束。

参考文献:《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搜索,侵删。

0 阅读:2

雁芙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