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书店翻了几页仲条正义的《我与设计》。有一章很有意思,说设计行业虽然没...

四哥笔记 2024-11-03 23:54:14
去书店翻了几页仲条正义的《我与设计》。有一章很有意思,说设计行业虽然没有必须要遵守的规范,但也不能随便想设计成什么样都可以。遵从那个隐式的边界并保留趣味性就变成了设计的权衡或者求优。 书里面反复提及字体和行距。这应该是包装封面海报设计的基本功,就像数据之于我们一样。 他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就是设计日历。我在看前面的插画的时候留意到了日历的设计。他解释说首先要理解节奏是什么,然后寻找可以在哪里打破节奏。日历通常是按月分成一块一块的,有月名,有星期。结构很明显。我可以理解在这里,他说的节奏是什么。如果完全打破,绝大多数人都会看不懂,肯定是失败的。但如果进行一定的改动,虽然一开始就有点费劲,但慢慢就会习惯。而所有设计都有结构/节奏在,也就是所谓的设计的语言的一部分吧。 他还说反复做了无数稿之后,快要接近成功的时候,仿佛听到音乐响起来。某个行业需要的天赋就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但必须要有的东西。在我们的行业里有严格的评价体系,理解我们的模型离想要的目标还有多远,可以显式的衡量出来,但是对于插画或者设计来讲,就需要靠人来感觉。 路上抽空想了一下这几天的黄金交易。之前我的想法是1)这几天会很难交易;2)大选之后可能会下跌。但是我当时的想法是,可能要等到大选结果出来之后大家才开始获利平仓。 事实上大家提前获利平仓了。市场又给我上了一课。我看到大家获利平仓之后才理解。这是个囚徒博弈:在任意一个时刻,a)如果我和其他人都不卖,价格继续涨;b)如果别人先卖了,我在之后才行动,我卖在比现在低的位置;c)如果我先跑,那我卖在现在的位置。 在价格上涨阶段,显然a)是更有利的。但是随着大家越赚越多,而结果开始胜负焦灼(这是件釜底抽薪的事),显然c)的动机就越来愈充分。但仍然需要有一个trigger。小非农就成了这个trigger。 其实,我早就知道囚徒博弈,也看出来了这是一个等着谁先跑的游戏。换句话说,我既知道问题是什么,又有工具,却没有把问题和工具联系起来。而把问题抽象成模型,并通过模型,对过程进行控制,或者对结果进行预判,是我的基本功。我应该提前预料到的。

0 阅读:0

评论列表

厨房里的味道

厨房里的味道

3
2024-11-24 16:41

哈哈哈哈哈

黄霖

黄霖

2
2024-11-24 15:56

上周二和上周三早上,连续两天,塔罗抽到同一张运势牌,给我落袋为安的信号,白天忙忘了,到了上周三晚,抽了一个“全抛、抛一部分以及不抛的”选择排阵,结果塔罗提示我全抛,于是上周四我就全抛了。

? 小孩

? 小孩

2
2024-11-24 16:59

该卖了是吧?从7月买进就没离开过

四哥笔记

四哥笔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