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反内耗的顶级思维:时间因为我们而产生。这是我读《时间的秩序》得到的...
枫儿的
2025-02-28 15:03:03
一个反内耗的顶级思维:时间因为我们而产生。这是我读《时间的秩序》得到的启发。
我以前以为,是因为时间的客观存在,而我们感受到它的流逝,所以才会痛苦纠结。但是,作者告诉我——时间本身是不存在的,除非我们凝视它。
为什么这么说呢?爱因斯坦的一位好朋友去世,他安慰好朋友的妹妹说:他比我先走一步,但这没什么。像我这样研究物理的人都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只不过是持久而固执的幻觉。
因为物理学家都知道,我们的世界在量子的尺度上,都不是实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所谓“静止物体”,只不过是量子世界里的一个长久事件而已。
怎么理解呢?比如你看到了一块石头,它很坚硬。但是它的内部其实是量子场的复杂振动。你现在看到的“石头的形”,只是它在当下的一段旅程,刚好被你碰到了,这是彼此的缘分。
但是对量子来说,这只是它粉碎重归尘土之前,各种作用在它身上的力的——短暂平衡而已。
世界是一张巨大的网,万事万物在其中不停转化。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所以要学会接受——失去是人生的常态。
我惊呆了,这和佛教的世界观是如此相似。佛教认为:世间万物形形色色,都是虚幻不实的。因为它们只是在外缘的作用下暂时具有某种形态,并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
也就是说,世界是由变幻莫测的事件组成的。“山上的一朵云不是物体,而是风吹过山上时空气中水蒸气的凝结;波浪不是物体,而是水的运动。
一个人呢?当然也不是物体。就像山上的云,它是食物、信息、光、语言等进进出出的复杂过程……它是社会关系、化学过程、情感交流网络中的一个结点。”
世界上本没有猫、没有石头、没有云,一切都是在我们凝视世界的时候,才显现出来的。
是人类创造了时间。
我们为什么会内耗?因为我们有记忆——我是母亲的爱抚,是父亲的教导;我是我的热爱,又是我的绝望。
我是刚刚泡了一杯茶的人,也是正在写下这篇笔记的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存在于时间中。由于这个原因,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是同一个人。
但是,如果我突然失忆了,我还是原来的那个我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内耗,恰恰是我们存在过的——温暖证明。
不抗拒它,接纳它,坏情绪很快就会不识趣地走开。共勉!读书成长
0
阅读:15
患者
突然有点明白“世界只有我 而我的周围空无一人”。从这个角度来看 好像可以解决自我客体化而带来的内耗和自我攻击。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