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搜索高亮]:修心就像猫捉老鼠。这是我读《传习录》得到的启发。...

枫儿的 2025-04-10 15:01:03
王阳明[搜索高亮]:修心就像猫捉老鼠。这是我读《传习录》得到的启发。 王阳明说:克制私欲,就好比猫捉老鼠,一边用眼睛盯着,一边用耳朵听着,态度坚决,绝不姑息。 🌟猫捉老鼠,就喜欢到洞口蹲着,一动不动地盯着,高度专注,但脑袋是不思考的。 它不会去想:这个洞口没有老鼠怎么办?要是老鼠出去了不回来怎么办?万一抓不到老鼠饿死了怎么办?万一突然下雨怎么办? 万一别人觉得自己很傻怎么办?万一其他地方的老鼠更多怎么办?……不会的,猫只是做自己能做的,大不了换个洞口。 大自然的其他动物都不会有这种精神内耗,只有人类才有。因为人类没有大智慧,却有小聪明。 所以老子说“常使民无知无欲”,不是说要让我们没有知识和欲望,而是没有投机取巧的心智。 我每天都要分享一篇读书笔记,如果我在写的时候,想的是:这个标题符合平台的算法吗?这个内容有多少人会喜欢?别人对我会有什么评价?…… 那这些统统都是私欲,无非是害怕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还是想要一个确定性的结果。 我要关心的永远只有一件事——是否真的有感而发并且把观点表达清楚。其他的,不过是妄念罢了。 所以王阳明说“格物致知”,这个“格物”,不是指逮住一个事物,然后拼命研究。而是指——去除不正的念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杂念。 这个过程,也叫做“存养天理”。当一个人能够经常擦拭心中的那面镜子,让它变得明亮,自然就能照见世间万物的本质。 而如果镜子本身是昏暗的,那你把事物探究得再极致,也只能照到灰尘。 这样的例子太多啦。比如我听到一个女主播说,她一个月赚10万,房租7万,剩下的钱根本不够花。现在已经负债百万。 她依然认为,需要挣更多钱才能解决问题。可我认为,她的病根在于那面镜子,而不是身外之物。 正如佛家所说:所谓最高觉悟,就是净化自己的心。共勉!读书成长

0 阅读:0
枫儿的

枫儿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