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不好的人,几乎都有这个共同点。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欲特别...

枫儿的 2025-03-07 16:58:51
原生家庭不好的人,几乎都有这个共同点。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欲特别强。 那怎么摆脱这种负面影响呢?纪伯伦[搜索高亮]有一首诗写得特别好,叫做《孩子》——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我是这么理解的:这首诗探讨的就是阿德勒说的“课题分离”。 很多控制欲强的父母,其实是把孩子当成了“自我”的延伸。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他们没有安全感,也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很容易感到沮丧。 这个时候,父母最应该做的是去托举这些孩子,让他们感受到爱和温暖,然后有勇气去克服困难。 但是,很多父母的做法恰恰是相反的。他们非但没有及时帮助和引导孩子,反而还要把自己的焦虑投射给孩子,让他们来替自己承受和化解。 最后,这些孩子都叛逆了,巴不得赶紧脱离父母的魔爪。 所以,“课题分离”的核心就是,父母要意识到:孩子并不是自己的工具或附属品。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完全有权利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决定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对孩子来说,课题分离就是不要过度依赖父母。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独立生存、独立判断、独立振作。 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心智成熟。 之前有人问我:你这个年纪,父母难道不催婚吗?我想说:他们越是催,我就越是要谨慎。 因为我不想婚后过得不如意,还能有借口把责任甩锅给他们。我想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且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这就是我理解的“课题分离”,共勉!读书成长

0 阅读:0
枫儿的

枫儿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