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培养“成果物”意识。这是我读华杉老师的演讲得到的启发...
枫儿的
2025-03-09 16:00:04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培养“成果物”意识。这是我读华杉老师的演讲得到的启发。
华杉老师,是一个顶级营销咨询专家。他说,“成果物”意识,就是我们做一件事,首先要定义这件事的成果物。
比如他有个客户要开一个新品发布会,那就要先问这个发布会的成果物是什么?是新闻报道的标题。标题写好了,营销就成功了一半。
所以,要先把新闻报道的标题写好,再去设计发布会。
再比如,他在年会上做了一场演讲,这场演讲的成果物是什么?一个是现场直播,一个是整理成公众号文章。
我是这么理解的:成果物就是——你自己定义的做好某件事的标志,或者说你的产出是什么。
比如我要读书,结果稀里糊涂读了一个星期,读过就忘了,什么也没留下。
但是,如果我在开始读之前,先问自己:我每天读书的成果物到底是什么?我就会告诉自己:哦,我要搜集一个比较喜欢的句子。
这个句子就是成果物。它证明我读过,还读得比较用心。
再比如,我立志要成为一个读书成长博主,我的成果物就是“每天写完一篇阅读反思”。
我没有把它定义为“每天读书和学习”,是因为我想要获得影响力,就必须持续输出自己的作品。否则,只会离我的目标越来越远。
而且,写得好坏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每天都能拿出一个成果物。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借助“成果物”去衡量:为了实现目标,我今天都做了什么?
我做自媒体,几乎没啥焦虑,就是因为我很清晰——我每天至少都分享了一个触动点。哪怕它的价值很细微,但是积少成多,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因为“成果物意识”指向的是输出,而不是简单的输入,所以它离“知行合一”是最近的。共勉!读书成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