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亡国公主,在敌国地位就如同清朝的孝庄,但如今几乎无人提及

邓海春 2021-12-24 11:52:45

魏晋南北朝时,天下四分五裂,各种政权层出不穷,其中属北魏较为有名。这个由鲜卑族建立的政权,虽然在我国历史中只存在了148年,但也依旧是人才辈出,骁勇善战的开国之君拓跋珪、一生礼佛并使佛教文化融入到了华夏文明中的献文帝拓跋弘、以及实行汉化政策并促使北魏中兴的历史书熟客孝文帝拓跋宏。不过在北魏人的记忆中,除了这几位有所作为的帝王以外,还有一个女人值得一提,她曾是亡国公主,来到北魏后地位甚至堪比清朝的孝庄。

这个女人便是冯太后,虽生为女子,却凭一己之力与命运相抗争,最后还赢得了北魏举国人民的崇拜与信赖,真可谓是一部传奇故事的书写者。冯太后原是五胡十六国中北燕国君的孙女。然而北燕在历史上仅仅存在29年,便被北魏政权一举湮灭,致使本应该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冯氏最终成了一个落魄的亡国公主。

作为敌对王朝的遗族,年幼的冯氏被招进北魏皇宫,成了宫中一名小婢女。该说不愧是皇族后代么,冯氏面容姣好,行为举止落落大方,在所有婢女中显得非常出众,因此被拓跋濬一眼相中,决议要将她纳入后宫。

说到冯氏的这位夫君拓跋濬,非得补充些内容才行。拓跋濬是北魏的第五位皇帝文成帝,在位期间采用了许多有利于民族发展的改革措施,是名副其实的好国君。不过既然能够上位,说明他也是有手段的人,当他还只是皇子时,朝中有一名有权有势的大宦官,名叫宗爱,曾经拥立过拓跋余登基上位。拓跋濬作为拓跋余的侄子,非常不满于叔父在位时的无所作为,所以再次利用宗爱,废拓跋余而立自己为王。继位之后,又忌讳于宗爱可左右朝廷的方向标,于是用尽手段将他赐死。拓跋濬完成这一系列事件,仅仅只花费了一年,而且当年他也才十三岁罢了。

这便是拓跋濬狠绝的政治手段,不过英雄难过美人关,拓跋濬上位时,顺便就娶了十二岁的冯氏,先是封她为贵人,后来又将她册封为皇后,可见,拓跋濬确实是深爱着冯氏的。冯太后并不是给拓跋濬充场面的花瓶,前文也说过,她在北魏的地位堪比孝庄在清朝的地位,自然是有其原因的。

冯太后和孝庄拥有相似的经历,她们都曾经历过三次皇权更迭,辅佐过两任皇帝。孝庄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一代贤后,嫁给皇太极并陪他到逝世,而后又花费了自己的一生来培养和辅佐顺治和康熙两任皇帝。我们都知道,顺治帝早逝,八岁的康熙帝是借助了孝庄的帮助,才得以顺利接手清朝的大好河山。

而冯太后也站在拓跋濬身后,见证了他一世的作为,一直陪伴至他二十六岁病逝。后来拓跋濬与其他女子所生之子拓跋弘继位,尊嫡母冯皇后为太后,并邀请她辅佐其处理政事。只是拓跋弘也英年早逝,二十二岁便将皇位匆匆交给了年仅五岁的儿子拓跋宏。幼帝执政,冯太后再次出面摄政,为拓跋宏未来大展手脚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足够的空间。

从冯太后和孝庄的目光中成长的帝王,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国君。因此我们可以推想,这两个女人也一样是不简单的女政治家,她们始终站在幕后,但心中总是牵挂着国家。孝庄在清朝入关的困难时期,凭一己之力维系了清皇室的团结,同时还保护培养了顺治和康熙两位历史明君,对于当时促使中国重归于统一发挥了不可泯灭的作用。

冯太后干涉朝政后,积极采用了三项措施,促使北魏能够拥有更长久的平稳。这三项措施便是:实行官吏俸禄:其实在拓跋弘执政前,北魏始终使用的是游牧民族的行政管理制度,导致官员没有固定收入,因此横征暴敛和贪污受贿的现象非常严重,所以冯太后主持设立官吏俸禄,规范了行政管理制度;改善土地制度:冯太后摄政后,命人统计并将荒芜的土地收归国有,并依据人口给百姓分配土地,以此提高国土的利用效率,同时使百姓逐渐适应安稳的农耕生活;严格管理行政区划:以此来杜绝边境地区出现隐瞒迁移人口的情况。

在冯太后的努力下,北魏的治理体系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同时我们也能从此看出,冯太后的政治远见是非常值得赞叹的。明明冯太后和孝庄是同等优秀的两位贤后,但我们现如今会赞叹孝庄,却很少提及冯太后。究其原因,还得说说两个朝代的性质,清朝是大一统的王朝国家,而北魏存在时,周边还有大大小小不少的政权,所以两相对比,冯太后所处的北魏的存在感不如孝庄所在的清朝。同时清朝的历史是北魏的好几倍,有大量的史料记载供给现代作品的创作,所以大众多多少少能够从中探知了解清朝的来龙去脉,可北魏则不然。综上所述,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可取,中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还是需要我们自觉去探索的啊。

0 阅读:196

邓海春

简介:热爱传统,思考历史,热衷文艺,品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