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随着东吴末代皇帝孙皓以牵羊之礼向西晋军队统帅王濬投降,东吴正式宣告灭亡,从曹丕逼汉献帝禅位建立曹魏政权的延康元年(220)到西晋彻底灭亡东吴,中国再次归为一统的太康元年(280),持续了长达六十年的三国时代彻底落下了帷幕。由此也诞生了三国时代的最后一位末代皇帝。
当我们将视线焦点主要集中在三国这三位末代皇帝时,我们会惊奇的发现一个事实,作为被西晋直接篡夺了政权的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不仅没有被司马家斩草除根,反而还是三位三国时代的末代皇帝中待遇和结局最好的一位,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为什么会说曹奂是三国的末代皇帝中待遇和结局最好的一位呢?这就要和另外两位三国时代的末代皇帝相对比了,另外两位三国末代皇帝一位是上面已经提到过的东吴末代皇帝孙皓,还有一位则是我们大家熟知的蜀汉后主刘禅。
待遇方面,刘禅在向邓艾投降后,便被移居到了曹魏的首都洛阳,并被封为安乐县公。刘禅虽然在亡国后过的很是安乐,但也并非没有遭遇过危机。我们从后世津津乐道的乐不思蜀这一典故其实就可以得知,司马昭在灭亡蜀汉后其实再也没有允许刘禅回到蜀地,而是一直让其居住在洛阳,甚至还多次试探过刘禅对复国的决心,但都因为刘禅的老实憨厚而避过了司马昭的暗含杀机的考验。
刘禅余生在洛阳的八年,就像是笼中鸟一般,看似安乐,但只能在囚笼一般的洛阳终老。而东吴的孙皓的待遇也与刘禅相差不大,孙皓甚至还不如刘禅,只得到了一个侯爵的封爵,在东吴灭国四年后便早早离世,年仅四十二岁,而刘禅则是六十五岁高龄去世。
相比于这二人,曹奂的待遇则是天差地别,曹奂不仅被晋武帝司马炎封为陈留王,食邑万户,还将他的宫室安排在曹魏曾经的首都邺城,相比于余生再也没有离开过洛阳的另外两位末代皇帝,这已经是相当优待了。不仅如此,曹奂依然可以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都仿效魏国初期的制度,而且还可以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
可以说司马炎对于曹奂这位曹魏末代皇帝可以说是给足了尊重与礼遇,这种待遇哪怕放到整个古代史的亡国之君中都可以称得上数一数二。而曹奂在咸熙二年(265),被司马炎逼迫禅位之后,竟然活到了晋惠帝太安元年(302)才在陈留的封国中去世,西晋还给予了他“元”的谥号,这也是亡国之君在后继朝代给予的追谥中,少有的美谥。在三位亡国之君中,他是在亡国之后活得最为长久的一位,前两位在亡国后都没到十年便去世了,但曹奂却整整活了将近四十年,甚至比司马炎都活得长久。
那么,西晋又为何在三国中只对曹奂这位曹魏亡国之君给予如此优待呢?这就要说到司马家政权一块长久的心病了——得国不正。司马家作为曹丕死前的托孤重臣之一,在曹叡死后凭借着高平陵之变夺得了曹魏政权的大权,甚至还干出过派人当众刺死曹魏当朝皇帝高贵乡公曹髦这种极端不忠不义之事,以至于司马家后世子孙东晋皇帝晋明帝在听说自己祖先这些所作所为后,都不禁掩面叹息,感叹得国如此,司马家天下怎么可能长久。
司马炎自然也明白自己家在夺得政权之前的那些容易授人以柄的所作所为,那么为了证明自己政权的正统性,曹奂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存在。西晋获得政权在明面上的理由是来自曹魏的禅让,虽然我们都知道这种禅让是具有逼迫性的行为,但司马家却必须把这禅让的面子工程给做到位,他必须要让自己这行为站得住脚,而不至于为后世留下得以发动叛乱的口实。所以,为了体现西晋的确是在禅让这一上古美德中得以获得政权,曹奂的待遇就必须得好。
司马炎要让他的存在来向天下证明,司马家不是逼迫曹魏交出的政权,而是曹魏心甘情愿的将天下让给了自己司马家,而自己司马家也投桃报李给予了曹奂超越一般末代皇帝的待遇,这是饱含上古美德之光的让权,而不是充满阴谋诡计的夺权。
所以,为了维持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为了展现出西晋作为继承曹魏正统性的政权这一特点,于情于理,曹奂在西晋的待遇都不能差,因为这是事关政权稳定的大事,而至于蜀汉和东吴,作为征服者的西晋自然没有必要对他们考虑这些问题,所以也就没有必要给予蜀汉和东吴这两国的末代皇帝以同样的待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