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看到自己爱玩的玩具就一定要得到,不给就大哭大闹呢?

惠心千爱智慧啊 2024-03-26 05:03:5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前言

有位妈妈说:“我家宝宝39个月了,但是在学校里看到自己爱玩的玩具,就一定要得到,不管那个玩具是否有小朋友正在玩,特别小朋友正常玩的时候,他会过去硬拿过来玩,小朋友不给他的时候,他就大哭大闹,这是什么原因啊?”

正文

这个孩子的秩序敏感期(1.5-2岁发生)应该没有满足,可能延后发生(现在39个月才发生)或是前期未满足而还处于过渡过程中。

建议家长阅读【有能力的爱 感觉统合概论】相关章节,正确对待孩子敏感期的行为。

什么是秩序敏感期呢?

孩子从一出生,就有个“内在秩序感建构”的敏感期,它的建立从零岁时的规律作息开始,我们的生理运作机制在追求一种井然有序、有理可循的条件,这让我们可以在稳定的规律中“专心长大”。

它的发展从零岁持续到3岁左右。其明显的外在行为表现会出现在两岁左右,即所谓的“秩序敏感期”现象。

秩序敏感期的行为特征就是“执拗”、“霸道”、“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秩序敏感期发展得好,就能给孩子的条理性、计划能力和组织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如果秩序敏感期被破坏,孩子长大之后就容易出现做事没条理,任务一多就抓不到重点、无从下手,事情分不清轻重缓急……。

正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家长要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呢?

家长必须绝对地尊重孩子的决定和坚持,不要强迫孩子与别人分享他的个人物品;在孩子所能触及的范围内,家具摆设和物品的放置需要有固定的位置,也需要维持一定的整洁;许诺孩子的事一定要尽量做到,对孩子的常规要求,大人也必须一同遵守。

只有在满足孩子的感觉需求之后,在孩子情绪稳定的情况下,才能用孩子能懂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各种事物处理的多种可能性,借以打开孩子更宽阔的思维与视野。

万一出现不小心破坏孩子秩序敏感期的需求时,例如:未经孩子的同意把孩子的物品分享给别人,或是未确定孩子的意愿而破坏了物品的完整性,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绝对不要责备孩子,父母应该在当下表现出歉意,并且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帮孩子把心里的感受说出来。

例如:“宝宝,对不起!妈妈把你的玩具送给别人,你觉得伤心了,是吗?”

如果父母想出了弥补的方法,那么,可以在当时温柔地告诉孩子:“我们明天再问弟弟要回来,好吗?我们明天再到商场找找有没有一样的东西?”

如果父母没有弥补的方法,那么在温柔安抚孩子情绪之后,孩子的情绪稳定了,再用孩子能懂的话引导孩子做更宽广的思考,例如说明分享的好处。

愿大家都来学习正确的感觉统合知识,懂得孩子每个行为背后的需求,顺应生命成长规律,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给孩子有能力的爱。

0 阅读:0

惠心千爱智慧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