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可以让孩子变自信吗?|感统答疑

惠心千爱智慧啊 2024-04-09 11:23:04

感统答疑

一位家长的疑问

在惠心千爱感觉统合交流群里,有位家长说,他们是跟老人同住,孩子11岁了,自从5岁那一年有了弟弟,哥哥老是挨骂。

其实无非就那几件事,但是就是不会改,比如说总是拍弟弟的头,功课总是拖到最后才会做等等。

或许是挨骂多的原因,孩子现在明显缺乏自信,有些害怕在外的交际,比如独立购物,不是太容易独自去尝试,但是在学校也是有自己的朋友们,这种情况下感统干预还有效果吗?需要怎么干预?

我希望他的改变是自信、积极、主动、有安全感。

孩子感统失调导致能力发展不成熟

从家长描述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这个孩子基本上就是被耽误了。

5岁的时候老是去拍弟弟的头;功课要拖到最后才做;也许还有些地方,该动的他不动,不该动的他一直动;不该碰的,他就一直碰;该他碰的,他就是一直忘记,这些都是感统失调的现象。

例如老是去拍弟弟的头,可能是他想和弟弟亲近,然而手部能力发展不足,他控制不好自己的力度。

或者因为弟弟的出生让他觉得爸爸妈妈只爱弟弟,不爱他,他在用自己不成熟的方式试探爸爸妈妈是否爱我。

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因为感统发展不足导致能力发展不成熟的现象,因为家中长辈看不懂他的行为,经常误解孩子而责骂他,几年下来,孩子就失去安全感和自信了。

人的能力是哪里来的

人的能力是哪里来的?

就是从感统来的,感觉统合产生一切的能力。

当孩子可能因为能量不足了,或者是先天体质不好,种种原因导致他的能力长慢了,我们马上要知道这是感统原因。

因为孩子没生病,就是能力长慢而已。

如果家长不懂感统,在孩子小的时候出现感统失调现象时,家长会认为“孩子还小,正常的,长大就好了”。

没有感统的观念,目光就会比较短浅,不知道现在的行为表现跟未来的能力表现有什么联系。

举例来说

比如说,小时候孩子就爱人抱,不大爱走路,或者是小时候就常常坐不住、东奔西跑,或者是不得已坐住时,就东摸西摸,干扰别人,这些现象只要出现得太频繁,有感统观念的人就知道,孩子的能力没有长熟,所以出现了“自我弥补”现象。

当孩子出现“自我弥补”现象时,在家家长不让动,到学校孩子就会变本加厉地动,然后老师就会告诉家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你的孩子今天又把隔壁的小朋友摸一下、打一下、干扰别人,又把别人的东西拿到楼上丢下去,把别人的东西砸坏了,或者是把别人的东西拿去藏起来,就找不见了......”,种种问题让家长焦头烂额。

不是"习惯"问题

如果家长不知道这是能力问题,误以为是“习惯”问题,那就耽误孩子了。

能力就是孩子日常所有动作行为的一个表现,恰当了就是能力,不恰当那就是破坏力。

如果这个是习惯,那习惯是怎么养成的?

习惯是必须要重复某种行为,重复很久而且越来越自然才叫做习惯。

如果这个行为是没意义的,一般人是不会重复很久的。

只有在敏感期出现的时候,我们看起来没意义的动作或行为,孩子才会重复很久。

当孩子利用敏感期的行为获取足量的感觉刺激,连接起足够的感觉通路时,某种能力就形成了,该敏感期行为也就停止了,然后接着发展下一个能力,出现了新的敏感期行为。

不懂敏感期过度保护,孩子就长不大

如果家长看不懂孩子的敏感期行为,孩子在做简单重复的动作的时候,“哎呀!你在干什么?老是摸不停、跑不停、爬上爬下爬不停…”,你会阻止他。尽管是因为你想保护他,但是保护的方法不对。

正确的做法是在安全的环境之下,让孩子动个够。但很多家长并没有做好安全环境的设置,对于孩子敏感期行为直接就制止了,所以孩子就没得长,能力就长不出来。

当孩子慢慢大了,进入学校上学之后,生命本能地会开始找机会“自我弥补”,孩子在学校就会出现一般人认为的“调皮捣蛋、不听话”的行为,那就一路被误解,也就一直长不大。

不自信源自于身体能力不够

所以这个孩子已经11岁了,有不自信、胆子小、独立能力又比较差的行为表现,就是孩子长期以来身体能力不够,人就不自信。

为什么会不自信?

就是别人说什么,他听不懂,他回答的于事无补、没有意义,或者是答错了,被人笑了,笑得都怕了。

怕什么?

怕自己的身体老是做出让自己难堪的动作。

为什么身体不听脑袋的话?

就是因为感觉统合能力没有长好,所以脑袋跟身体是没有太多的连结,身体老是没有办法做到脑袋想要做的事情,他就慢慢不自信了。

我想写作业写快一点,但却不知不觉地就分心了,不知不觉地就写慢了,不知不觉就开始玩铅笔、橡皮擦了,到最后又挨骂了。

他自己也莫名其妙,他也不想被骂,也想赶快写好、写完,但是孩子毕竟不懂感统,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体为什么干出这些事,没办法回应,只好乖乖地让家长骂。

也就说感统失调的身体就是会给脑袋找麻烦,人怎么会有自信?怎么会有安全感?

你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麻烦事来找你,而那个事还真的是自己干的。可是,不是自己的脑袋想干的,而是自己的身体莫名其妙就干出来,这个就叫感统失调。

家长如果不懂感统的话,事实摆在眼前,就是这孩子干的,他就该被处罚,打下去是不会手软的,所以孩子怎么可能不害怕呢?

这孩子的感统失调现象从幼儿园开始就有征兆,几年下来都是莫名其妙地“犯错”,莫名其妙地挨骂挨打,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怎么会有自信呢?

幸运的是,孩子不是非常严重到没有交流的能力,还可以交到朋友。

家长要怎么做

面对孩子种种能力不足的状况,家长要怎么做呢?

一是练感统,满足“营养、睡眠、爱和尊重、足量针对性感统训练”四个成长条件,提升孩子全面的能力基础。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是连结脑网络,脑网络一连结,能力就出现。

心理的基础在生理上,当孩子的身体能力提升之后,身体的感觉细胞会记录下来,心理上会产生“我可以、我能行”的认知。所以感统训练是可以让孩子变自信的。

二是家长一定要学习感统观念。

家长不学习感统观念,就没有办法提供给孩子很好的、正确的成长环境。

所以家长可以再多方去搜索感统相关的一些知识,或者直接看惠心千爱公众号的所有的文章,你会发现跟你家一样状况的家长跟小孩一大堆,很多人就是练感统练好的。

所以,你的儿子的这种情况,不练感统不行。再不练,他会越来越没自信,越来越怯懦,到最后越来越不想说话,之后就会跟家里的人越来越疏远。

他很孤单,你看懂你会很心疼的,所以一定要练感统,不要再迟疑了。

感觉统合发展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好坏或对错,它是身体的本能,而身体是我们一辈子的学习工具。

身体这工具功能良好,我们对生活或生命的学习就省力、方便;身体这工具功能欠佳,我们在使用上就费力,在学习上就使不上力。

希望大家举手之劳传播正确的感觉统合观念,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

0 阅读:0

惠心千爱智慧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