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至1938年间,南京政府积极向德国「取经」,尤其是希特勒上台,将威玛共和国改造成第三帝国之后,中德两国的关系一度如胶似漆。
1937年6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应邀访德,与希特勒举行会谈。当然,两者的关系并不对等,德国的国力之强、希特勒的权力之大,是勉强统治松散、孱弱的中国的蒋介石难以望其项背的。
蒋介石崇拜希特勒,曾宣称「我们需要中国的希特勒」——「中国的希特勒」就是他自己。为了得到德国的武器与工业产品,蒋介石致信希特勒,承诺「中国之原料必须巨量供给贵国」。
1936年4月13日,蒋介石再度致信希特勒,专门为其祝寿。如今已知蒋介石致希特勒之私人信函至少有四封,希特勒只回复了其中一封。
纳粹德国何以成为中华民国的「良师益友」?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垮台的不仅是大清王朝,更是在中国运行两千多年的帝制。对于如何建构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各派势力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和通盘的计划。革命派和立宪派对于争夺权力更感兴趣,权力到手之后却不知如何治理国家。
民国的前15年,中央政府处于高度不稳定状态,「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中国自身的发展模式频繁更换。
民国初年,联邦共和、多党竞争、议会政治的美国模式被精英阶层视为可效仿的典范。宋教仁遇刺、孙文发起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勛复辟等事件,使中国人的「美国梦」灰飞烟灭。
20年代中期,已沦为弱势军阀的孙文,面对西方的冷落态度,转向十月革命后强悍凶猛的苏俄求助。苏俄乐于向东方「输出革命」,双方一拍即合。
随即,国民党和共产党这两个苏俄催生的「双黄蛋」,在南方点燃阶级革命的火种。1926年,经过苏俄训练和援助的国民党党军,在北伐战场上摧枯拉朽,苏联模式的党国终于「平地起高楼」。共产党不愿屈居国民党之下,蒋介石断然实施清党屠杀,宣布与苏俄决裂,此后不再公开以苏俄为师。
那么,蒋介石的新老师是谁呢?蒋介石早年曾留学日本,一度对日本的现代化道路崇拜得五体投地。但是,日本对中国鲸吞蚕食,国民政府不可能跟日本结成亲密的师生关系。
而英美等西方民主国家,对曾经赤化且民族主义高涨的国民党政权不予信任,蒋介石本人也对英美的制度和文化毫无好感,剩下唯一可以当老师的国家就是德国。
蒋介石发现,既然日本以德国为师,与其学日本,不如直接学德国;既然日本学德国能在短期内取得空前成效,中国学德国或许也能事半功倍。
希特勒上台后,短短三、五年,就驱散了德国在一战失败之后的萎靡不振,改变了遭其他强权凌辱的窘迫状况,军队实力大大增强,工业日新月异,蒋介石也想在中国实践德国「麻雀变凤凰」的秘方。
在30年代,以德为师的想法不仅存在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实权派心中,也为许多知识精英所接受。
蒋介石对纳粹德国的羡慕,持续到中日开战乃至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德国成为中国的敌国。中国与德国没有面对面作战,但双方处于敌对阵营,蒋介石从未批评纳粹的穷兵黩武。
与五四时期的思想界的繁荣相比,蒋标榜的民族主义不仅要求绝对的个人权威,同时对西方思想(特别是那些同盟国所支持的思想)持排斥态度。蒋自命为圣王,就像帝制时代的皇帝那样集政治和思想权威为一体。
蒋军为何无法具备德军超强的战斗力?相信「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蒋介石最羡慕的是德国军队的战斗力,他学德国的重心是建立一支嫡系的德式军队。让国民党军队脱胎换骨的关键人物是被誉为「德国国防军之父」的汉斯・冯・塞克特将军。
1933年,塞克特出任蒋介石的总顾问,提出推动中国工业化和军事化的大纲。他强调必须建立规模较小但机动能力强、装备精良的武装力量。军队的战斗力在于素质的优越,素质的优越来源于优秀的军官团。塞克特建议,中国的武装力量必须统一训练,听从于蒋一人的号令,整个军事系统由此成为中央集权金字塔的基石。
塞克特获得了对外国人心存猜忌的蒋介石罕见的信任,他可以用蒋介石的名义对军队发布命令。他改组军队的工作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1934年,德国顾问团协助国军创建了三个「示范师」,组建10个炮兵营,并组建工兵、汽车、高射炮、海岸要塞、电信、炮兵航空观测机队等专业化部队。到1937年抗战爆发前,德军顾问团为国民政府整编的精锐部队接近30万人。这些部队被视作是国民党军队中的菁华。
果然,德式的「中央军」在对中共的苏区第五次「围剿」中起到效果。蒋介石采取德国顾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碉堡战术」,迫使红军放弃中央苏区走上「长征」之路。
经过德国训练并装备德国先进武器的国军,其战斗力让此前屡次击败国军的红军刮目相看。
大将粟裕回忆说:「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主力,战斗力强,擅长打野战,但没有见过装甲车……部队一见到两个铁家伙打着机枪冲过来,就手足无措,一个师的阵地硬是被两辆装甲车冲垮。」
红军两个主要军团的指挥者彭德怀和林彪都注意到:「蒋军在第五次围剿时,技术装备比以往有所加强。每连有多至六挺机关枪,至少也有一挺。……我们在敌机关枪下除非不接近,一接近就是伤亡一大堆。」
然而,这些新式部队却不是日本军队的对手。中日全面开战之后,蒋介石不顾德国顾问的反对,将德械精锐师投入淞沪战役以及南京保卫战。中国军队总体伤亡三十多万人,其中德国整编之30万部队损失10万到18万人,失去一万名低级军官,从此基本丧失独立作战能力。
蒋介石的军队在短短几年内可以装备德军的先进武器,穿上德军威风凛凛的军装,但离现代化军队的标准还很远。
军队的现代化,必须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与之配合,如受过一定教育的兵源、庞大的兵工厂和工业系统,后勤、通讯、交通和金融的配合等,这些都不可能「速成」。
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有一次到大学观看美国拍摄的第二次大战之中途岛及瓜岛与地中海各实战影剧,颇有所感,「自觉在我国以18世纪之程度,而要担任20世纪中叶之战争,焉能不败」。
仅以蒋介石本人的文化和军事素养而论,亦不足以指挥现代化的军队。蒋迷恋于孙子兵法、曾国藩兵法,这些东西无法应付一场现代战争。蒋习惯于儒家式的「吾日三省吾身」,却从未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方式需要全盘更新。
新生活运动:半途而废的「儒家版本法西斯运动」蒋介石效法纳粹是全方位的,比如蒋介石欣赏纳粹的盖世太保,下令组建特务组织「复兴社」(由于「复兴社」干部穿蓝衣黄裤,又称「蓝衣社」),以恐怖手段维护其统治。「复兴社」的中心机构是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军队党务处,主要负责在军队系统中宣扬法西斯主义。
希特勒对德国的铁腕统治,并不完全靠秘密警察的恐吓、民族主义的煽动以及发展经济、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来实现,更是靠塑造如同上帝般的元首形象来达成——元首是纳粹党的灵魂所在。
希特勒宣称,在德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将德国人民带往至高无上的位置,「我是几十年来,也许是几百年来最严厉的德国人之一。我具有德国领袖的伟大权威。但最重要的是,我相信我的成功,无条件地相信。」
德军占领巴黎后,希特勒特别去参观和研究拿破仑的纪念碑,声称自己远比拿破仑伟大:「我将成为人们仰视、国家谈论和永远牢记的元首。我的生命将不会因躯体的死亡而结束,相反,我的生命将因躯体的死亡而开始。」
蒋介石在中国人当中从未获得希特勒在德国人当中的那种尊崇与爱戴。1934年,蒋介石发动新生活运动的目的,或许是要创造一种凌驾于党、军队和政府之上的运动,使自己成为无可争议的领袖。
国民党在北伐成功之后,丧失了发动民众的动力和勇气。蒋介石看到共产党发起的群众运动的威力,没有信心与之竞争,反倒害怕各种形式的群众运动。新生活运动不是群众运动,只是上层精英对民间社会进行「训导」。
然而,「动员的真意就是组织训练」,这场运动因缺乏人民大众的回应而惨淡收场。蒋介石学希特勒「画虎不成反类犬」的重要原因是:「只是模仿法西斯体制,而不是法西斯运动,但是运动对于建立法西斯政权是必不可少的,那种认为可以跳过初期动员阶段也能实现国家军事化的观点,是对欧洲法西斯主义的误解。」
「新生活运动」最大的缺失是价值错置:强调个人生活规范,只是为了规矩、服从、守纪律,而没有自主的为社会服务,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这类内容。
也就是说,「新生活运动」倡导的价值不是现代的,它奢望以政治运动的方式重塑一代新国民,本质上不是要培育现代化的国民,而只是想训练听话的工具。这是权力主导的改变私人生活规范的尝试,依靠权力自上而下推行,在公众当中并没有激起多少回响。
随着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国与纳粹德国的蜜月期结束了。但是,即便没有这场世界大战,蒋介石学纳粹德国也注定不会成功。首先,中国与德国的民情差别太大,社会组成更加复杂;其次,纳粹德国自身的发展模式中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在经济现代化飞速进行的同时,未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纳粹德国的灭亡是必然的,而学纳粹德国的蒋介石政权也不可能顺利地从「训政」阶段过渡到「宪政」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