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孔子后人净是些软骨头——新莽时的孔仁和东晋孔坦是何等刚烈

史海微言[已注销] 2022-03-23 10:24:07

虽然自从祖龙始皇帝混一宇内,集“三皇”、“五帝”上古圣君尊号于一身以来,“皇帝”的家族理论上就成了普天下最为尊贵的家族。但是朝代有兴替、帝位有转移,华夏世界可从来没有什么万世一系的君主,所谓“皇帝年年坐、明年到我家”,不知多少皇室后裔、在改朝换代之后就沦落为彻头彻尾的平民。不过两千年尊荣不堕,其血脉绵延不绝,且一直受到朝廷民间景仰爱戴的家族,中国倒也有这么一个,那就是世居山东曲阜的孔氏家族。作为圣人之后,自两汉儒学独尊以来,孔家就一直享受着特殊的待遇,哪怕是辽金元清这些异族王朝统治时期,也没有任何改变。

这个头号世家望族沿袭到今天,已传承了八十多代,而且谱系齐全、分支清晰,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足以夸耀的传奇。但要维持这样一个庞大家族的长盛不衰,哪怕有历代帝王的礼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改朝换代或异族入侵之时,它的主事者往往会表现得卑躬屈膝,用身段柔软的姿态来迎合强者,总是给人造成一种气节有亏的印象。

其实这种看法难免有些片面,与那些身系家族荣辱兴衰的主事者们不同,普通的孔家子弟之中、忠义刚烈之士实在数不胜数。例如王莽代汉时期,他朝中有一位叫孔仁的大臣,是正宗孔氏出身,被崇尚孔子的王莽启用为朝中司命。作为当世大儒的王莽德行声望都无可挑剔,但其施政举措却过于理想主义,很快就导致天下民乱蜂起。病急乱投医之下,孔仁这样的儒生也被派上前线,去做镇压叛乱的救火队员。他先是去边境上的九原、代郡等地,成功扑灭了当地边军的起义;之后又转赴南方,参与抵御此时已声势十分浩大的绿林起义。

不过孔仁麾下无兵无将,仅有一道朝廷募兵的诏书而已,好不容易征集起来的民军被绿林军打得节节败退。而就在地皇四年,朝廷的数十万大军在昆阳一战中全军覆没,敲响了新莽王朝灭亡的丧钟。此时撤退到山东的孔仁所部也在汉军围困下无路可逃,他命部下们归降后,自己却毫不犹豫地拔剑自刎,还留下了“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的千古名言。作为一位儒者来说,他可谓忠诚捍卫了自己的道义与尊严。

再说说孔坦,此人是孔子25世孙,出生于江南的会稽,早在东晋元帝为晋王时,就入其潜邸。元帝即位后,他颇受重用,先后担任过吴郡太守、尚书、廷尉等职。他是一位真正的直臣,因故被罢官归乡后,恰逢王敦叛乱、吴郡沈充响应,他主动出山追随虞潭平叛,事成后被权臣王导征为别驾。可是他不满王氏跋扈,在见到皇帝后极力谏言对王导要疏远防范,于是又被王氏逐出朝堂。在苏峻造反时,他又投奔名将陶侃麾下为长史,颇有赞划之功。他与同样有心重振皇室权威的庾冰交好,临终前庾冰来病榻前看望他时泪如雨下,却被其斥责道“大丈夫将终时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邪!”他还不忘遗书执政的庾亮,让他勿忘中原沦丧的国耻,其表现与那些只知谈玄说理的魏晋名士们,明显不是一路人,不愧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孔子嫡裔。

0 阅读:129
评论列表
  • 2022-04-06 13:20

    无论王朝世道如何变换,孔家始终利于不败之地。尊王是孔家立身之本。

史海微言[已注销]

简介:结合个人阅史思考、表达民间历史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