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用可爱的小手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以后找到我,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支持!!!
6等19级
建国后,随着全国的解放和各项工作步入正轨,我军开始着手准备实行军衔制。讨论军衔的等级设置时,总政、总后、军务部和苏联顾问卡苏林等对军衔工作进行了研究,设计出一套方案,1952年11月26日上报中央军委。
最初的方案计划军衔分6等20级——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三级,将官为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这个方案除准上将外,基本与苏联的军衔一致。1953年,上述部门在充分考虑苏方意见,同时参考当时朝鲜的军衔制,并结合我军具体情况,拿出了第二套方案,即6等21级。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同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我军采用世界通用的军衔体制。军衔等级是军衔制度的核心。这次军衔等级设置,参考了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体系,并根据我国辛亥革命以来军衔发展情况,共设6等19级:
军衔设6等19级:大元帅、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在实际实行中,有两点变化:一是中央的意见(主要是毛泽东本人的意见),大元帅衔设而未授;二是为安排十几万副排职干部,暂设准尉一级军衔。
领章
首次实行军衔制的军衔等级中,与苏军最显著的区别是取消了兵种元帅这一级,而增设了大将这一级。苏联顾问提出,兵种元帅必须要求能掌握兵种技术并对兵种建设有功勋者方可授予,这与我军的实际情况不符。
我军从诞生起就一直处于敌强我弱的险恶环境,技术兵器缺乏,我军的指挥员在有限的条件下锻炼成为了多面手——既是步兵指挥官,又能指挥工兵、炮兵、特种兵、骑兵等诸兵种协同作战,成为了实实在在的陆军合成化指挥员。虽然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建国后,我军大力进行正规化建设,成立了海军和空军两大军种,组建了公安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部队等兵种部队,但是高级将领多是出身于世界上最古老的兵种——步兵,尚没有人具备驾驶现代化技术兵器的能力,设立军兵种元帅的条件还不具备,因此军委取消了了设置兵种元帅的方案,同时将军兵种将官的最高编制军衔,由上将提高到了大将。
大将初评11人名单,徐海东增补为军委委员
共和国军队首次评衔时,大将军衔排在设置的将官军衔等级的首位,仅低于大元帅与元帅军衔,与最初所拟设的军兵种元帅同一规格。
按照中共中央规定和当时干部任免权限,授予元帅、大将军衔的人员名单由中央军委提出,报请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确定;授予上将、中将、少将军衔人员名单由总干部部和总政政治干部部分别提出,报请中央军委批准授予;授予校官军衔人员名单由各总部、各军兵种和各大军区提出,报总干部部和总政政治干部部在全军统一衡量。
1953年2月17日,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成立了“军衔实施委员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萧华为副主任。3月7日,在军衔实施委员会下又成立“军衔审查研究组”,负责实施军衔制度的具体工作。为稳妥、慎重起见,3月9日,中央军委下达《关于评定军衔的步骤与范围问题的通知》,对原定实施军衔工作的计划步骤调整为3期,将军衔实施推迟到1954年3月底前完成。
1953年12月7日,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了军队组织编制和实行军衔制等重大问题。高干会召开的第五天,1953年12月12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高干会并与参加高干会的高级将领合影。
上面这张照片中,毛主席的左侧是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饶漱石、邓子恢等党和政府领导人,右侧是高干会八位主席团成员。从众人的座次来分析,毛主席右侧的八人,再加上未参加会议的林彪、罗荣桓与贺龙三人,共计11位高级将领,即为共和国首次评衔中军委内定的十一位元帅人选。由于高饶案,关于首次评衔时确定元帅人选的许多资料并未公布,此照片可以说是元帅初评名单的最早的证据。
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确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程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1年11月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高岗、中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林彪被补选为军委副主席。
1953年12月15日,中央书记处决定增补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七人为军委副主席。注意,此时还未增补徐海东为军委委员。
程潜为党外人士,而周恩来、刘少奇两位军委副主席此时的重心更多的放在党和政府工作方面,军队职务实为兼职,不参加首次评衔。因而,中央增补7人为军委副主席的决定,事实上框定了初评元帅的11名人选。即原来的四位军委副主席朱德、彭德怀、林彪、高岗,与新增补的七位军委副主席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初评元帅名单确定后,大将人选的评定随即提上议程。1954年1月初,大将人选在经过几次筛选后,总干部部上报中央拟评大将人选为11人:粟裕,黄克诚,滕代远,李先念,陈赓,谭震林,张际春,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
从拟评大将的11人名单看,主要参考的是建国时政协一次会议确定的军委委员和1952年军队评级时评定的军委委员级名单。
1949年建国时的军委委员为贺龙、刘伯承、陈毅、林彪、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高岗、粟裕、张云逸、邓小平、李先念、饶漱石、邓子恢、习仲勋、罗瑞卿、萨镇冰、张治中、傅作义、蔡廷锴、龙云、刘斐等22人。随着贺龙、刘伯承等七人增补为军委副主席,党内任职军委委员的是:粟裕、张云逸、邓小平、李先念、饶漱石、邓子恢、习仲勋、罗瑞卿。根据毛主席的提议,重心已到政府工作、未担任军队实际性工作的干部暂不参加第一期现役军官的评衔工作,待第一期现役军官评衔结束后,第二期第三期再说。因此,周恩来、刘少奇两位军委副主席不参加第一期军衔评定。同样的,随着1953年的“五马进京,一马当先”,邓小平、邓子恢等四位军委委员从地方来到中央参与党和政府工作,也未参加第一期军衔评定。
1952年上半年,军队和地方都开展了评级工作。其中1952年3月开始的军队评级评定的军委委员级名单与任职表如下:
粟裕:军委委员,第二副总参谋长兼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张云逸:军委委员,广西军区政委(执行行政三级)李先念:军委委员,湖北军区政委(执行行政四级)罗瑞卿:军委委员,公安部队司令员兼政委(执行行政四级)杨立三:总后勤部部长(1954年11月28日病逝)滕代远:铁道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执行行政四级)陈赓: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谭政:中南军区第三政委谭震林:华东军区副政委(执行行政四级)张际春:西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执行行政四级)肖劲光:海军司令员徐海东:病休无军职(享受军委委员待遇)黄克诚〈52年10月由行政四级套军队军委委员级〉:湖南省委书记兼湖南军区政委(52年10月任第三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1954年1月上旬,正在杭州的毛泽东主席在收到军委上报的11位拟评大将名单后,对大将人选进行了修改。毛主席删除了拟评大将名单中的张际春,加上了红15军团代表徐海东的名字,并提议中央军委增补徐海东为军委委员。
张际春时任西南军区副政委,军委高干会后拟出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做为湘南起义、二野与西南军区的大将代表,张际春被军委提名为大将人选。毛主席在审议时,考虑到多方面因素以及为了加强中央宣传部的领导,决定张际春出任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因从军队转党务工作,毛主席故将张际春排除在大将名单之外。
1954年1月9日,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从杭州返回北京,带着经毛主席修正的大将初选名单,分别与陈毅、刘伯承、贺龙、聂荣臻、叶剑英等商谈,传达经毛主席修正的大将初评名单。
1954年1月1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增加刘贺陈罗徐聂叶七人为军委副主席的决定,同时根据杨尚昆传达的毛主席决定增补徐海东为军委委员的提议,决定增补徐海东为军委委员,同时决定张际春由拟任总政治部副主任改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1954年1月15日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通过了1月12日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关于增加七位军委副主席的决定,同时根据毛主席的提议,决定增加徐海东为军委委员。
1954年1月26日,朱德总司令在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闭幕式上讲话
1954年2月26日,军委主席毛泽东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提交建议增加军委副主席和军委委员的报告。报告中除建议增加刘伯承等7人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外,并建议增加徐海东为军委委员。
至此,首次军衔评定的11名元帅和11名大将人选已事实上初步确定。
15名和22名大将候选名单,萧克最终落选并成第一上将
1953年底到1954年上半年,中国政坛波澜起伏,随着高岗、饶漱石分裂党的阴谋逐渐揭开,中央为此展开了一系列对高饶的挽救与清算,直至1954年8月17日高岗服药自杀,高饶事件方才进入尾声。
1954年12月31日,总干部部上报国防部长彭德怀并中央军委,建议1955年1月15日召开全军军衔奖励工作会议,布置军衔制度的实施问题。1955年1月12日,总干部部发布《评定军衔的工作计划》,该文件提出,中将以上军衔,由中央军委于1955年1、2月间先行确定。
由此,停滞了近一年的军衔评定工作重启。
1955年1月14日至15日,国防部长彭德怀与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主持召开了讨论军衔问题的的座谈会,对授予元帅、大将、上将人选的名单进行了研究。会议经过两天充分研究讨论,最终取得一致意见,通过了上将以上初评名单,
1955年1月16日,彭德怀、罗荣桓联合署名将军委座谈会通过的初评元帅、大将与上将名单上报毛主席和党中央。上报的大将名单有15人和22人两个方案:
拟评大将第一方案为15人。对照1954年1月中旬确定的初评大将11人名单,该方案中前八位在1954年1月初评为大将人选。三位未入选第一方案的人员,滕代远调任铁道部部长,李先念出任财政部部长,谭震林转任中央副秘书长兼中央书记处三办主任。按照毛主席此前关于工作重心已转到政府工作暂不参加第一期军衔评定的指示,他们三人空出的名额分别由王震与萧克、王树声与周纯全、张宗逊与宋任穷取代,并增加了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作为红二方面军的大将代表。对照1952年的军队评级,拟评大将第一方案中前八位为军委委员级,后七位为正兵团级。
下图中红字部分是传阅时叶剑英(因病未参加军委座谈会)请辞元帅发表的意见。为此,主席特意让彭总给叶剑英打去电话传达了毛主席的意见:“对于叶剑英同志请辞元帅的请求,我的意见是:不同意!”我们所熟知的一些典故,如草地电报,以及主席对叶剑英的评语“吕端大事不糊涂”等,就是在这次通话中传达的。
在这份名单中,毛主席用铅笔打"×"(仔细看上图能看清楚)否决了其中的四人:徐海东、宋任穷、王震、周纯全。拟评大将第一方案十五人中,毛主席圈中的11人为: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张宗逊、许光达、萧克。
拟评大将第二方案为22人。该方案为在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下述人员:
许世友(山东军区司令员)、刘亚楼(空军司令员)、邓华(志愿军副司令员)、陈再道(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杨得志(志愿军副司令员)、彭绍辉(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王宏坤(海军副司令员)。
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同志在审阅大将拟定名单时,经过深思熟虑,他用笔将萧克、王震、周纯全排除在大将名单之外,并专门提出徐海东做为红十五军团代表理应授予大将军衔。在少奇同志圈中的十一人大将名单中,除徐海东替下萧克外,其他十位大将人选均与主席的大将人选相同。
中央五大书记之一的周恩来总理早在一年前元帅评定时不仅力辞元帅,并力荐陈毅做为新四军和三野的唯一代表评授元帅。1955年1月大将评定时,周总理与毛主席保持一致,对主席圈中的11位大将人选无异议。
因外出不在京的朱老总对彭罗二人上报的拟评大将名单没有做出批示,但作为“朱毛”红军的一员,朱老总对军委与军委主席的决定,是完全投下赞同票。
1955年1月底,初评上将以上人选经中央书记处初审后,又转交彭德怀与军委进行评议。彭德怀分别与各位军委委员磋商,对大将人选进行综合评定。
在讨论到萧克与徐海东二人中谁将入选为大将时,彭德怀与贺龙二人对萧克投了反对票,二人赞同少奇同志的提议,一致同意徐海东做为红十五军团代表评为大将军衔。另一位关键人物,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对于曾经代管(代八路军总部)的冀察挺进军(司令员萧克)和曾经的副手(晋察冀和华北军区副司令员)萧克评定大将,既未表示赞同,也未表示出异议。后经军委表决,徐海东被一致通过,评定为大将,而萧克被排除在评定大将之外,其军衔确定为上将。
由于元帅人选为十人,故中央决定将大将名额削减为十人。张宗逊虽在1955年1月下旬入选11人大将名单,但在1955年3月底举行的党代会上揭发高岗不利,最终与大将军衔无缘。
萧克可否评大将
长征时,萧克任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态度不明确,一度有所动摇。成立红二方面军时,萧克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萧克任120师副师长,但是在与师长贺龙的争执中,最终延安选择支持贺龙。
萧克后来独当一面,担任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部队主要是宋时轮、邓华领导的八路军第四纵队和冀东起义军余部。冀热察挺进军归八路军总部领导,与冀中军区一样,级别上与晋察冀持平,只是由晋察冀聂荣臻司令员代管。本来中央对萧克寄予厚望,本人也想有所作为,但是萧克却在统战问题和根据地建设等方面与副司令员宋时轮、副政委邓华发生了激烈争执,二人负气离开挺进军。由于没能很好地处理统战问题和整理好部队,加之日寇频繁扫荡,导致冀热察挺进军没有多大作为,未能发展为一个独立的战略区。
五一反扫荡后,萧克与冀中的程子华分别担任晋察冀副司令员、副政委,成为聂荣臻的直属下级。聂荣臻去延安开会后,二人分别为代司令员代政委,领导了晋察冀的整风。没了聂司令这个靠山,拥有最强实力的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的日子不太好过,此后晋察冀军区进行整合,杨成武离开自己亲手组建的部队,仅带着黄寿发等二十余名参谋、警卫人员,穿着便衣,来到仅有一个主力团(冀中24团),已经伪化的冀中,升任冀中军区司令员。不过杨司令毕竟曾经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将1500人的独立团扩充到兵强马壮2万余人的独立师(因国民党抗议改称第一军分区),兵员超过了最初的三大主力师,就连冀热察挺进军的骨干部队以及冀东的主力12团、13团也是杨司令的部队发展而来,因而,来到冀中也仅仅一年多时间,杨司令就组建了冀中纵队,后发展为第二十兵团。
日寇投降后,萧克短暂担任了晋察冀第二野战军司令员(下辖6个纵队),由于重庆谈判后晋察冀精兵简政行动太快,晋察冀第二野战军与冀热辽军区合并。全面内战爆发后,晋察冀重新组建晋察冀野战军,杨得志被老领导聂荣臻留下担任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划归东北,萧克失去了指挥部队作战获得军功的机会。
从上述这些似乎可以窥见彭总、贺总对萧克授大将投下反对票以及聂司令不置可否的原因。如果,组织原则性很强的中央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同志没有过早逝世,估计也会在审定大将人选时划掉萧克。
1955年9月23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将官授衔令,授予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萧克上将军衔。授衔不久,毛主席在谈到萧克的军衔时说:"萧克授的是上将衔,大将没什么可说的!上将更没什么可争的了!"
多有疏漏,敬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