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兵败鄱阳湖

星洲看历史 2023-05-04 00:46:00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洪都被围困85天后,朱元璋来了,洪都解围。

陈友谅也没想到,他和朱元璋最终的对决就这么来了,这一战,是两人的胜负手。其实对陈友谅来说,这些是出乎他的意料的。在他的计划里,洪都大胜,然后再考虑其他,但是没想到,朱文正的士兵们,实在是太顽强了。

就算他抓住了张子明,用荣华富贵劝张子明诱降朱文正,但是假装答应后,到了城楼面前的张子明,却是说,请务必坚守,援军很快就到。

张子明假装答应陈友谅,是为了把消息传给朱文正,也为了坚守士兵们的信念。这一切,在陈友谅的世界里,他是不懂的。

他的生存之路,就是弱肉强食,为了自己的权力,可以牺牲一切,唯独不能牺牲他的生命。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他的上位之路,杀了他的领导,然后又杀了徐寿辉取而代之,所以不仅仅是他,他的士兵们,也是这么想的,在战争中,尽量保全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朱元璋救援洪都的时候,徐达,常遇春也从庐州赶来,在朱元璋看来,这是让陈友谅灭亡的好时机。所以他率领这么多人来了。

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在什么时候,该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这种敏锐的判断,除了后天的学习,有时候也是一种天赋。

当朱元璋的船队经过新河口的时候,有大鱼在湖面翻腾,看起来特别像龙云,众人的心里,也是一阵火热,这是我们要赢的好兆头啊!

但是好景不长,冯国胜的船翻了,朱元璋听了这消息,脑子瞬间想起来一个词,晦气。

于是,让冯国胜打道回府,回应天去了。

朱元璋的部队到达湖口后,一路驻守经江口,一路驻守南湖觜,这是为了遏制陈友谅的兵,同时又派遣信州兵驻守武阳渡,防止陈友谅逃跑。

朱元璋做足了准备,在朱元璋眼里,现在的陈友谅,正是疲惫之师,只要摧毁陈友谅的水军,就可以重挫陈友谅。

此时的陈友谅也听说了自己的后路已退,其实在陈友谅看来,朱元璋的这些船,哪怕封锁,也不能完全封住,陈友谅对自己的战船,还是有信心的,虽然洪都之战,他没讨到什么便宜。

但是,陈友谅也想试试,朱元璋究竟从哪来的信心,可以和自己决一死战?

既然双方都没有想走的心思,那就打吧,打一个天翻地覆,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被历史选中的幸运儿。

七月二十日,朱元璋和陈友谅再一次会面了。这次,他们来到了鄱阳湖,在康郎山,两人的对决终于来了。

鄱阳湖,在平水位14米到15米时,湖水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在高水位20米时,湖水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

可想而知,面对着浩瀚的水面,是何等的豪气。

两方交战兵力,朱元璋约20万士兵,陈友谅约60万士兵。

你想象下,双方总共约80万士兵堆积在湖面上,你如果是其中一方将领,是何等感觉?

但是打仗,并不是简单的数字堆积,也不是人数越多,越能领导得好。这一场对决,其实也决定了很多人的命运。

当朱元璋看到陈友谅的战舰的时候,说了句:

“彼巨舟首尾连接,不利进退,可破也。”——《明太祖实录》

注意这个细节,首尾相连。

这场最后的决战终于开始了,为此,无论是朱元璋还是陈友谅,他们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朱元璋让自己的部队分为十一支小分队,主要装备是火器,弓弩,而且,朱元璋特意嘱咐了,先发火器,然而才用弓弩,等舟靠近了,双方肉搏战,短兵相接。

其实这些火器,并不是形容得这么简单。

上亲领舟师往征,衣甲、铠仗、旗帜、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大小将军筒、大小铁炮、神机箭及以芦席作圈,围五尺,长七尺,糊以纸布,丝麻缠之,内贮火药捻子及诸火器,名曰“没奈何”,用竿挑于头桅之上,两船相帮,燃火线,烧断悬索,“没奈何”落于敌船舟中,火器俱发,焚毁无救。——《国初群雄事略》

《国初群雄事略》里,说明了火器的种类,从这段描述里,可以想象到战争的场面,以及战争的残酷,这已经不是冷兵器时代了,火器的种类已经非常多了。先锋是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等人,他们率领水军作为前锋,向陈友谅的部队发起了进攻。湖面上各种声音汇集在一起,呼声,喊声,箭矢声,火炮声,徐达不愧是一员勇将。写明史越多,越佩服徐达。

徐达身先士卒,率领士兵们击败了 陈友谅的前军,杀敌1500人,并且还缴获敌军的一搜巨船。这边朱元璋的士兵们看到战果这么丰厚,士气大振。先锋的作用起到了,大将俞通海借着火炮的威力,把陈友谅部的舟焚烧了20多艘,很多敌军被击杀,还有一部分人溺水身亡。战争当然不是只有一方伤亡,这边的朱元璋,也损失了指挥韩成、元帅宋贵、陈兆先等人,更有不知名的士兵们。

双方都在为胜利,付出着代价。

徐达率领水军杀入敌军,战得兴起,结果发现自己所在的战船也被火烧了,徐达一边退敌,一边扑火,还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着周围的形势。朱元璋看到这种情况,赶紧派人救援徐达,最终打退了敌军,徐达也保住了性命。陈友谅之所以能成为元末明初的一方割据势力,实力自然也是不容小觑。这边也有一个奇才,张定边。此人后来据说在陈友谅兵败身亡后,出家当了和尚,也是元末明初的一个奇才。

此时的张定边,准备来一出于乱军中取敌军首领的戏码,但是这是个技术活。决定性因素是地利。从我的角度来说说鄱阳湖之战。龙湾之战4年之后的1363年,陈友谅理稍微顺内部关系,再度和张士诚达成表面的联合,约定同时发动攻势,两边夹击朱元璋。陈友谅这次吸取了上回轻敌的教训,举全国之力,集结60万大军,准备一举荡平南京。

那边张士诚也开始磨刀霍霍,二月攻击小明王韩林儿最后的据点的安丰。南京的屏障安丰如果被拿下,下一步自然就是兵临南京。即将两面受敌,朱元璋看似形势危急。此时的朱元璋应该怎么做呢?以刘基为首的大臣们主张不顾韩林儿,毕竟张士诚只想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进取不足,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陈友谅这边。此时前去救援韩林儿,战线拉得太长,到时陈友谅大军前来,首尾难以兼顾。

但朱元璋力排众议,决定主动出击,先击退张士诚,回过头再集中精力对付陈友谅。从事后来看,刘基一派观点似乎是正确的,但我觉得从战略角度上来看,待在南京固守,同时应对两边夹击,局势过于被动,即便拼消耗勉强守住,也必定元气大伤,势难有日后的作为。朱元璋的格局,明显在手下这帮文臣之上。

三月,朱元璋救援安丰,战况并没朱元璋预想的顺利,此番战斗更接近于张士诚的主场,双方一时形成了胶着。而在四月,陈友谅大军集结完毕,开始出发。如果这时候陈友谅直取南京,那朱元璋确实会有大麻烦,南京空虚,又没办法短时间内击败张士诚,一旦主力撤退,必将遭受张士诚的追击,局势比一开始就固守南京还不利。但此时有趣也精彩的就是,参战的势力多于两派,自然各方就有各方的打算,存在着非常多变数,不像两军对垒那样直来直去。

此时的陈友谅并没像大家想的应该做的那样直奔南京,而是出人意料的节外生枝,拐入鄱阳湖前去攻打洪都(南昌),这也直接导致了他最终的惨败,甚至直接死在了战场。

是不是很难理解陈友谅这一选择?其实并不奇怪,因为陈友谅打起了小九九,看着朱元璋和张士诚在那火拼,决定坐山观虎斗,先让你们拼得两败俱伤再说。至于这边闲着也是闲着,那就顺便搂草打兔子,先把洪都打下来。要说打洪都,那也不是毫无根据,这里之前可是陈友谅的地盘,当年定都的时候,还是备选地点之一,龙湾之战后陈友谅损兵折将,内部关系又不顺,朱元璋趁机扩大地盘,洪都后来就投降了朱元璋。

陈友谅这边小算盘打得响,那边张士诚也不傻,这套伎俩不就是当年龙湾之战张士诚用过的么。张看穿当即主动撤退,朱元璋自然也心领神会,回师应对陈友谅这边。

此时守卫洪都的,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城里守军大约4万,跟陈友谅的60万相比,差距太过悬殊。胜负似乎没有多大悬念,唯一的悬念,就是洪都能支撑多久而已。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朱文正发挥了自己卓越的指挥才能,加上不要命的气势,硬是支撑了85天,直到等来了朱元璋的援兵。

贴近本文的主题地理,洪都保卫战这里也有着相应的体现。陈友谅渔民出身,造船技术着实了得,他所打造的大船,顶层几乎和城墙等高,因此面对临江而筑的城墙,他的部队甚至可以从船上直接跳上城楼作战,大大抹平城墙的地利。后来朱元璋的部队便将靠江的城墙内撤,留下一段距离,不给陈友谅的水军可乘之机。

4万部队为什么能抵抗住60万大军的围攻?因为朱文正并不是一味的被动挨打,而是发挥部队精锐的特点,趁夜主动发起突袭,甚至在对方进攻的间隙都主动出击,双方并没太多的攻防战,只要陈友谅军一接近,就是短兵相接的遭遇战。

正是朱文正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从气势上压过了陈友谅军,因为陈友谅本次来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打洪都的,不过是陈友谅的小聪明临时起意,本身准备就不充分,也没想到对方这么不要命,以致有时城墙都出现缺口,都不敢上前。洪都就是这样,靠着无数战士的生命和尸体一次次堵上城墙的缺口。

事实上,洪都远离双方的主战场,即便打不下洪都,对双方战局也不会有根本性影响。然而此时,陈友谅的情报工作之落后,再次将他推向深渊,这次还是万劫不复的深渊。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得再来说说跟地利有关的事。

正常来说,陈友谅相对朱元璋处于长江上游,所以只要双方在水上作战,一般来说,陈友谅都会占据顺水而下,船只操作方便的优势。但此时陈友谅身处何地?鄱阳湖。鄱阳湖,作为和长江连接的大湖,起着长江天然水库的作用,即丰水期时,湖泊可以起到蓄水的作用,削低洪峰,而在枯水期,湖泊水又能回流长江,缓解旱情。

为什么之前我说陈友谅的情报工作又一次蠢到家了呢。因为此时张士诚和朱元璋已经心照不宣的停战,朱元璋正开着上次龙湾之战缴获的战利品,陈友谅遗留下来的大船以及自己的小船,率军20万前来救援洪都。

又或者说从事后来看,虽说是救援,但主要是堵截陈友谅时,陈友谅并没对此做出任何的反应,以致被朱元璋的援军封锁了鄱阳湖进入长江的入江口,截住归路,陷入缺粮的被动局面。

按正常逻辑,陈友谅靠着水军起家,打水战应该是他的强项,就算被堵住,有着这么多部队,应该完全可以突围而出。可这时候,地理因素,又一次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要知道,陈友谅水军进入鄱阳湖时是四月,而此时朱元璋率先赶到湖口,已经是七月了。长江已从枯水期进入汛期,水是从长江流向鄱阳湖的,也就是说陈友谅原先顺流而下的优势,不仅没有了,还变成了自己逆流而上的劣势。

如果陈友谅的情报侦察系统哪怕能正常发挥点作用,也不至于这么多部队全部堆积在洪都城下,而不分出点去抢先占住入江口。

当陈友谅发觉事态的严重性,回师和朱元璋对抗的时候,战场的主动权,已完全易势,落入朱元璋之手。陈友谅也曾试图引诱朱元璋的水军进入鄱阳湖决战,但朱元璋不为所动,就是牢牢守住湖口,捏住陈友谅的七寸。至于洪都那边,有本事你就打下来,我认了。所以你真不得不服朱文正,正是他在此拖住了陈友谅大军三个月,才给朱元璋创造了一举歼灭陈友谅的机会,战后鄱阳湖之战论功行赏,朱文正居功至伟。

粮食开始出现问题的陈友谅不得不正面寻求突围,之前龙湾之战遗留给朱元璋的大船此时发挥的重要作用,成为封锁防线的重要屏障。而朱元璋的小船门,则充分发挥了灵活的作用,通过群狼战术围殴陈友谅的大船。陈友谅的水军看似强大,但平时只重视建造大船,没有小船配合,火器射程覆盖面单一,存在死角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朱元璋的小船门依靠水流的优势和灵活的特点逐渐靠近大船,进入大船的射击盲区,因为大船的攻击覆盖面是有最短距离的。朱元璋的小船门就这么围着大船寻找弱点,不断攻击,而难有还手之力的大船不仅要挨打,船上存放的火药也成了定时炸弹,随时都会引爆。

这就像极了倚天屠龙记里三渡的金刚伏魔圈,绳索的挥动是需要一定空间的,后来他们被机缘巧合下身处核心圈内的张无忌分心,以致对战郝密卜泰为首的八人围攻时被其中一人近身,渡难只得放下绳索应战,金刚伏魔圈立即被破,如果不是张无忌挥起绳索助阵,三渡肯定要被郝密们杀死。

就这样,被切割围殴的陈友谅想到了把大船连接起来,减少被围殴的接触面,这原本是个不差的主意,由于三国演义中的火烧赤壁太过有名,我们印象中的将船连在一起是个昏招,会导致被火攻。但黄盖的火攻有诈降作配合,二是季风帮了忙,后来金兀术被困黄天荡,找到路线逃跑时用了这招便成功了。

此时的陈友谅,面临的情况更像金兀术而非曹操,但是,朱元璋发动火攻可是顺流而下,火船要靠近陈友谅的连船就容易多了。最终陈友谅的大船被引燃,陈友谅也在战斗中被箭射中死亡。就这样,陈友谅的军队溃败。朱元璋取得了争夺天下过程中最重要一战的胜利。

这场战斗,从七月二十打到八月二十六,历时三十七天,其规模之宏大、战况之激烈在水战史上是空前的。战斗的过程也远非我之前这两三千字能描述清楚的。

朱元璋的胜利也远非我所描述的那么轻松,期间他的指挥主舰就被陈友谅手下大将张定边发现,遭遇猛攻,朱元璋靠着手下跟他长相酷似的牙将韩成换过他的衣服后乘小船逃跑,骗过张定边率领部队前去追击,朱元璋才得以脱围。韩成最终战死。单是这事,就说明朱元璋打赢这场决定天下的大战是多么的不容易与艰险。

在这里,我只是突出介绍了地利对此战的关键性影响,也简单提到了信息情报工作的胜负的影响。

决定战争的胜负,除了这两点,还包括了判断、决策、实施等整个过程中的一系列影响因素,是个综合的机制,陈友谅犯下的种种错误,注定了他失败的必然,而朱元璋能够以弱胜强,甚至往大了说他能白手起家一步步走到现在,直到最后统一天下,充分说明了他的眼光、决断,他的雄才大略。

一个是在乱军,一不小心自己有可能丢命,一个是敌军首领在哪,还真不好太找。

但是张定边还是获得了机会,因为朱元璋的舟搁浅了,得亏这舟没有落单,一边是张定边想取朱元璋首级,一边是朱元璋的士兵们在抵抗,双方展开了肉搏战。

这时候,半路杀出个常遇春,他瞅准机会,从旁边射中了张定边。

张定边偷鸡不成蚀把米,自己中了箭,士兵也死了不少,可见乱军丛中取敌军首级的这套业务,确实考验技术,但是张定边命是保住了。湖面上你来我往,乱成了一锅粥,朱元璋的船搁浅,俞通海率部来救援。一会儿常遇春的船也搁浅了,朱元璋又赶紧来救自己的大将。

到了日暮时分,双方都累了,鸣金收兵,趁着休息的时机,再考虑好的对策。

除了激励士兵团结一心,朱元璋想了想,自己的大后方应天,需要更多的人驻守,避免张士诚,陈友谅借机偷袭应天,于是他就派徐达回去守应天,剩下的人,继续在鄱阳湖战斗。

0 阅读:13

星洲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