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一些小知识

聂聂的笔记 2024-02-25 09:54:00

人类最早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时间点可以追溯到1938年;当时,Reimann描述了七名具有相似临床特征的患者,他称之为非典型肺炎。这里是跟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典型肺炎”做对比。

不过,当年并不清楚病原体是什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医生们发现军营里的肺炎大多为“非典型肺炎”。这让搞清楚病原体变得重要。

战争年代的非典型肺炎

1944年,Monroe-Eaton和他同事明确了“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M. pneumoniae)。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短杆状微生物(≈10×200 nm),无细胞壁。其基因组相对较小,为816394个碱基对编码679个基因的DNA。

正因为没有细胞壁,其在革兰染色中不能检测出来,并且对β-内酰胺类药物和其他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敏感。

肺炎支原体可以在无细胞人工培养基中生长,但生长要求复杂,生长缓慢。在马血清和酵母提取物富集的琼脂培养基上,需要6到7天才能形成颗粒状或典型的“煎蛋”菌落。

肺炎支原体主要有两种亚型,即1型和2型,它们的P1黏附素基因序列不同。2型菌株的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表达水平较高,该毒素可能参与破坏呼吸道上皮。此外,2型可产生更稳固的生物被膜,阻止抗生素渗透和宿主免疫应答消灭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的无症状感染相当常见。目前在在不同人群的感染特征描述是排除了相当部分无症状感染的前提下而收集的数据。

肺炎支原体可以在各个年龄段引发疾病,但感染高峰发生在5至15岁之间。据报道,3岁以下的儿童主要发展为上呼吸道感染,而5至20岁的儿童往往发展为支气管炎和肺炎。在老年感染者中,肺炎占主导地位。

而根据美国的系列研究发现,如果是基于血清学的研究,真实的感染是呼吸道有症状感染的10倍到20倍。也就是说,大多数感染并没有任何症状,或者说没有报告症状。

因此,无论是血清学检测,还是呼吸道的核酸(或者抗原)检测阳性,都不能证明“目前的疾病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因为你无法确保目前的犯罪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

医生要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就必须基于临床特征,且排除了其他病原体感染后才能确诊。

那么,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有什么临床特征呢?

肺炎支原体的突出特征有:虽然肺炎支原体有“人传人”现象,但系列研究发现,家庭内传播速度偏慢。单纯有症状感染来说,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有症状。

肺炎支原体的有症状感染特征是“缓慢、偏轻”为特征

以下主要讨论有症状感染-----但还是要提醒,无症状感染其实才是真正主流。

1,上呼吸道症状、支气管炎表现形式

在所有年龄段,这可能是肺炎支原体的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形式。当然不同年龄段,临床表现形式还各有不同。

比如,5岁以下儿童,支原体感染主要表现为鼻炎;但也有细支气管炎表现者。

在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综合征是气管支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结合(后者有鼻炎、咽炎和中耳炎)。

患者主要的表现形式咳嗽,咽痛、鼻溢、鼻塞和耳痛。这些表现跟病毒引发的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没有区别。虽然咳嗽可能很久,但咳嗽通常不剧烈,这点跟百日咳引起的剧咳有显著区别。

由于不是肺炎,所以患者没有呼吸加快,呼吸困难等症状。

2,非典型肺炎

年轻人和成年人相对常见有非典型肺炎------尽管他们也更常见上呼吸道症状和支气管炎。

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即潜伏期)通常有9至13天,最高可到3周。了解到如此长久的潜伏期,可以对家庭内的呼吸道疾病发病时间病程有初步估测。

潜伏期过后出现发热,通常温度<38.9℃,同时伴有全身不适、头痛、肌痛和咳嗽。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整个发病过程缓慢,与典型的大叶性肺炎的突然发作形成鲜明对比,也跟流感的突然发作有明显差别。

而无论是肺外症状(全身不适,头痛,肌痛),还是肺部症状(咳嗽咳痰,胸膜炎性胸痛或呼吸急促)都很常见;这些表现也无法跟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区分。

长久咳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征。长久咳嗽还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塑型支气管炎”,即可以支气管镜下取出“支气管形状的膜状物”。对于长期咳嗽不康复者,可能需要支气管镜下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支原体可以引起严重肺炎,但轻症为主。所以跟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做对比,它引起的严重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低血压和神志改变不太常见。

虽然高分辨率CT(HRCT)提示,支气管侧壁增厚且支气管充气征轻微提示肺炎支原体引发的肺炎,但特征性不强。不宜单纯根据这个特征来断定为肺炎支原体感染。

而轻症肺炎的特征,决定了大多数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可以在门诊治疗。

总的来说,发病相对缓慢,症状偏轻的肺炎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性偏大。基于这个原因,现在的CAP指南里,并不建议初始轻症肺炎病人考虑覆盖支原体。

因为这些轻症的CAP病人更可能是其他病原体所致。而对肺炎支原体引发的肺炎的延迟治疗,也无伤大雅。当初始治疗不见效时,我们再考虑覆盖支原体做治疗。

当然,如果患者一开始就是相对重症,还是应该覆盖支原体。因为支原体固然更常见轻症肺炎,但重症肺炎里也有肺炎支原体所致。因此,一旦有显著的低氧血症等重症倾向,就应该广覆盖+重拳出击治疗。

3,非呼吸道症状

皮肤黏膜表现,溶血倾向,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心脏受累、肝炎、肾小球肾炎等等都有报道。

溶血,肝炎(转氨酶增高为主),肾小球肾炎往往是实验室提示,但没有真正的临床意义。一定程度上可以提示支原体感染,这对诊断有帮助,但却不需要特别的干预。

而皮肤黏膜表现,中枢神经受累可能很危险。尤其是中枢神经受累时。

而心脏受累会有显著的症状,但通常不会有严重后果。

0 阅读:0

聂聂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