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东南,正举全市之力推动滨海新城建设。但这座城市副中心最大的硬伤是:缺人!“房多人少”正成为滨海新城楼市面临的窘境。
高端盘越建越多,长乐本地土豪都不够用了。撤市设区后的地价上涨,使得滨海新城房价对外地人毫无吸引力。2020年滨海新城全年的新房去化率才27%。
参考福州大学城“高校聚集撬动郊区发展”的模式,滨海新城已落地9000亩福建省职教城。
那么,10万师生涌入能否“拯救”滨海新城楼市?
01
日前,位于福州滨海新城的“福建省职教城”项目已获长乐区发改委批复。超466亿元的大手笔和9000亩体量,让人看到福州第二座“大学城”的雄心。
省职教城项目主要涉及长乐古槐镇和江田镇,总建筑面积约480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职业院校、产业研究院、合作办学区、公共设施配套区、生活配套区等。
作为滨海新城人才储备基地,省职教城未来将引入16所省属职业院校,形成师生规模约10万人的教育产业片区。
一个10万高素质人口集聚区正在成型。
02
人口的聚集和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开发的源动力。很明显,滨海新城在复制福州大学城的发展模式,即通过高校入郊区,为福州城市外扩开路。
福州第一座大学城位于闽侯上街,先后入驻了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等14所高校,在校师生约23万人,还规划布点12所幼儿园和15所中小学。
滨海新城也在加速推进院校落地:
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一期明年投用,其中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联合学院已开学;
阳光学院滨海校区已动建;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滨海校区拟于近期开工;
规划中的复旦大学医学研究生院福建校区、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滨海校区、福建技师学院滨海校区等多所高校也将布局省职教城。
作为福建省最大的高等教育和产学研基地,福州大学城建有福建省大学生体育场馆、福州大学城文化艺术中心、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公共租赁房、教师生活区限价商品住房等共享设施。
福建省职教城也明确将深化“产学研”融合,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不断优化环境,吸引更多高校入驻。
03
高校汇聚和产业升级催生大批的购房、租房需求。福州大学城的教职工和科研人员,就是优质的购买力和高素质人群。
福州大学城的发展还加速了上街和南屿配套的完善,版块内商圈、地铁、医疗等资源迅速跟进,从而汇聚人气。
荒芜的郊区已成为主城区刚需外溢首站。在2017年到2018年初楼市巅峰期,上街房价普遍在2万以上,直逼金山板块。
正应了周云蓬那句,“利用数以万计的青春,来为附近的房地产暖地皮。”
一东一西,福州大学城模式复制到如今的滨海新城还灵验吗?
10万师生能催生多少楼市购买力?
04
省职教城确实能给滨海新城带来大量的流动人口,但想留住这批人需要增强整个板块的自我造血功能。
短期来看,省职教城还很难带动滨海新城楼市,主要有几点原因:
1、福州滨海新城的房地产开发重点和天量库存主要集中在CBD核心区域,距离福建职教城较远。学生大多没有购买力,租房也不会租到CBD核心区。
2、福州新区职教城建设是福建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点项目。除了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和复旦大学医学研究生院福建校区是“985”下属院校,其他入驻院校多是职业教育,高校的含金量和人才素质大打折扣,对板块的拉动作用自然也比不上高等学府。
3、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省职教城目前还在规划初期,除了职业院校,周边交通、商业、医疗、中小学等生活配套没有同频升级,很难把人留下来。
福州大学城用了20年时间,才喊出“全力建设国际领先、国内一流大学城,打造福州版‘中关村’”的口号。
一半建筑一半黄土的省职教城,距离“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呵呵,闽侯大学城都十来年了楼盘房子还没清完呢[汗]还来搞这个
把闽候大学城,省立医院,搬到那边,再弄个供30万人就业的工业区,那边房子肯定好卖。
福州除了房地产,什么都没有!
滨海扫地的都是研究生,月薪十万了,买你一个区区两万的房子,何足道哉
除了工地人多[得瑟]!看不到其他人才
就业有了,房子就有希望,没有就业无非就是福州人被抽来抽去,也就那点人
滨海新城2000的房价炒到1W8,加油还可以继续炒的
我在滨海搬砖[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平民百姓没钱了,马云说了房价如葱
主要是涨得不够多
50万学生涌入都不见得会有起色
乡下的房子就不要介绍了好吗,那么远
滨海医院
要是新城房价一月涨一千,保证年底卖光光
很简单,靠人是能推动空城建设的
规划太落后了,当初就该把大学城和高新区设置在滨海新城,地铁6号线和F1应该一南一北到机场,而不是像现在,基本平行,浪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