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紧张,是人的一种自然反应机制,
它源自于对未知的不确定感、对失败的忧虑以及对自我能力的怀疑。
对于孩子而言,紧张的情绪几乎伴随着每一次的“第一次”:
第一次上台表演时的手足无措,
第一次向老师问好时的声音颤抖,
第一次面对针头时的眼泪涟涟,
第一次骑自行车时的摇摇晃晃,
乃至第一次独自回家时的忐忑不安……
这些“第一次”,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小插曲,也是他们学会面对紧张、克服恐惧的宝贵机会。
紧张的情绪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有,有的可能第二次、第三次还是紧张,
大人不要轻易指责,正确引导很重要。
因为,跨越紧张的门槛,换来的是活泼开朗、自信阳光的少年!
二
之前,我教语文,每接一个班,一周必安排几次课前演讲。
按学号轮流,要么从1号开始,要么从最后一号开始。
刚开始讲故事,后来讲身边经历过的事,时间3分钟以内。
这种方式效果非常好。
经过一个学期,孩子们不仅提高了表达能力,也增强了自信,锻炼了胆量,焕发了精气神,
个个看过去朝气蓬勃、阳光活泼。
总之,班中孩子走出去,就是不一样。
三
有一个早上,第一节课是我。
小吴同学家长打电话过来说,
老师,小吴肚子有点疼,先请假半天。
课前演讲每次三个同学,这次课前演讲该轮到小吴上台了,却请假了。
我忽然想起,前一次轮到课前演讲,他也是请假。
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下午来上课的时候,我找他谈心,了解情况,并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小吴终于说出来:课前演讲紧张,不敢上台,所以借故请假。
我哑然失笑,竟然是这样的原因。
经过开导,他同意下次让他上台讲故事。
虽然那次讲得不怎样,内容短,且有些停顿,但全班同学给他鼓了掌。
再一次轮到讲,就不再请假了。
四
要消除紧张,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当成为孩子的引路人,帮助他们认识到紧张并不是他们的敌人,而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故事、绘本或是亲身经历分享,告诉他们每个人都会有紧张的时刻,就连大人也不例外。
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与紧张共存,而不是被它所控制。
帮助孩子建立这样的认知,是引导他们走出紧张阴影的第一步。
五
要消除紧张,其次在于充分的知识筹备。
无论新知识、新技能,还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充足的准备都能大大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和老师应当鼓励孩子提前规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通过查阅资料、模拟练习等方式,让孩子对即将面对的事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就像欧阳修借卖油翁口说的那样“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比如演讲,要将演讲稿背得滚瓜烂熟;唱歌,要将歌曲练得心口合一。
当心中有底,紧张的情绪自然会减轻许多。
六
要消除紧张,就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一个气场全开、自信满满的孩子,能够勇敢地面对挑战,即使遇到失败,也能迅速调整心态,再次出发。
父母可以通过表扬孩子的进步、肯定他们的努力,让他们感受到被认可的价值。
同时,鼓励孩子参与团队活动,学会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从中获得成就感。
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是孩子自信心建立的基石。
七
要消除紧张,大人就要消除孩子的顾虑。
很多时候,孩子的紧张源自于对大人反应的过度解读。
大人们不经意间的皱眉、叹息,都可能被孩子解读为不满或失望,从而加剧他们的心理负担。
因此,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们需要更加细心地观察、耐心地倾听,用理解与包容的态度消除他们的顾虑。
当孩子表现出紧张时,我们要耐心倾听他们的担忧,用温暖的话语和行动告诉他们:“你并不孤单,我们会一直在你身边。”
八
要消除紧张,大人要给予必要的扶持。
在孩子初次尝试新事物时,适当的扶持是必要的。
这不仅仅是为了确保安全,更是为了给予孩子勇气与力量。
但扶持不等于代替,当孩子逐渐适应并展现出独立完成的潜力时,我们应适时放手,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自我调整与成长。
正如学习骑自行车,初时需要大人稳住后座,待孩子掌握平衡后,便是他们自由驰骋的时刻。
九
要消除紧张,就要直面紧张,勤加练习。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孩子直接面对紧张,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克服它。
无论是演讲、表演还是体育比赛,每一次的实践都是对紧张的最好回击。
鼓励孩子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即使失败了也没关系,因为每一次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在反复练习中,孩子会逐渐发现,原来紧张并没有那么可怕,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
十
《道德经》中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教育,本质上是帮助孩子扶植内心深处的正能量,克服自己,强大自己。
消除紧张,不仅是孩子心灵的解放,更是教育意义的深刻体现。
让我们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科学的方法,引领孩子跨越紧张的门槛,克服内心的障碍,让他们在人生的舞台上自信绽放,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因为,每一个气场全开的孩子,都将拥有一个更加光明与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