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稼阜:今日的书法教育已由“写字”向“艺术”高速转化

书法世家 2024-08-17 17:22:36

孙稼阜 《书法》杂志副主编。上海市书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暨编辑委员会秘书长。第四届上海市青年文联理事暨上海市青年书协副主席。

让学生识门径与入门是当代书法教育的首要任务

——兼说河北美术学院的书法教学

文/孙稼阜

作为中华文化精髓的伟大的书法文化,即使受到如黄宾虹、熊秉明等有识者由衷推崇,然到目前为至,仍为大众所“陌生”,包括众多的书法从业者,视其为写字、艺术者亦广泛存在。

几千年中,中华文化精神以书籍传承是其“表流”,朝代更替、战争离乱,加上不同统治者们的“心思”不同,使传世书籍文献经历了毁灭、流失与衍误等“险阻”,传至今日的“古籍”,虽亦浩如烟海,但阅读的困难却与日俱增,如长久以来将老子“大器免成”误为“大器晚成”便是一例。传世的古籍中,虽多圣人之言,但更多的是各代人于“传世圣人言”的传疏之学,以至关于传疏的注解,看似“枝繁叶茂”,却是去“根”日远。苏辙说:“传疏之学横放于天下,圣人之说益不明。”

▲ 周晓金 贵州遵义 节录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248cm×124cm

是有道理的。所以“表流”虽浩瀚,即也是泥沙俱下。书法文化是一条传承中华文化精神的“暗流”,之所以这么说,不仅是说其不易见,而更是言其未曾真正发掘。因是“暗流”,自其生成之数千年间,支流汇聚,蜿蜒潜行,识者自励,禁者难察,今日回观,已成蔚为大观之中华文化精神大宝藏,信息盘,基因库。中国文化哲学精神之任一思想细节都能在传世书法作品中找见对应,他们是历史上最杰出的“民族巨人”们墨迹舍利,直见其“本心”,远胜书藉文献的难传其“意”。

如此观,在国家提出全面振兴传统优秀文化的今天,书法文化的“先天之足”便具有了极大优势。只要能读懂他们,便能化数千年陈酿营养为今所用。

然而,观今日之书法教育,虽已由“写字”向“艺术”高速转化,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体制也日趋完善,从业者人数也在急剧增长,但书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本质功用却不显。这其中原因,一是不能真正承接书史上优秀书法作品已有的“高度”,二是难转化“时代精神”为书法作品。

▲ 韩晓霞 河北井陉 节录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180cm×73cm

要化解如此困境,其根本在“书法人才”,真懂其道又有“担当心”的书法人才的大量涌现,必将能成为中华文化精神振兴的一支生力军。而且,相比于从浩如烟海的传世书籍中去寻找、甄别、继承、发扬,从可直观感受、体会又包罗万象的传世法书中去承继历代优秀文化精神简直是“方便之门”。

但要入方便之门又十分不易。而当代书法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尽量多的学子打开这方便之门,引导他们不仅要学到古人书法的样子,而且要通过古人书法的样子学到“古人的样子”,即“圣贤的真精神”。

“体会”是书法学习的必由门径,也或是“唯一门径”。无真体会的书法研究也必落入空谈,是空中楼阁,难接地气。书法是实践之学,实践便是“门径”。

回到当代高校书法教育问题,如本科阶段,如何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明其“大道”,知书法的本质及当代价值;其次,要让学生明正确的“入道之门”,且经过四年努力,于书法“真意”身有体会。两相交养,两相促进,有助于书法人才的真正涌现。

▲ 王泽 黑龙江大庆 王维《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240cm×124cm

河北美术学院书法教学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在打破目前普遍存在的书法教学“常规”,努力培养学生于书法学习的兴趣与“体会”书法之妙。行草先行,墨迹先行,便在“形式”上先近书法之“真”,也易唤醒学生内心“向往美与个性”活泼的种子。从其十余年书法教育效果看,培养书法人才数量之巨,书法人才于书法创作之多样性,在国内都首屈一指。而其毕业生在当代书法普及教育方面,在各项展览中呈献的水平,都值得肯定和赞扬。作为一项阶段性教育成果,其教学方法之得失亦值得研究。

书法学习,明门径是第一要务;引导不明门径的学子行走在正确的门径上,是书法教育的第一要务。

▲ 陈璟儇 河北新乐 节录 王文治《快雨堂题跋》 138cm×35cm

赵孟頫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是真知者之见,这个道理也有助于当今的书法学习与教学。“得法”与“名世”也是相长的,如今,介入各类书法展览,如果抱着“以赛代练”的心态,就可消解其功利性,而增加书法的普及功能。河北美术学院书法教学在这方面也是有经验的与明显效果的。至于赵孟頫说的“笔法千古不易”,前人虽有疑意者,但周星莲认为疑者多皮毛之见,而子昂在言用笔之“肌理”,他说“ 盖赵文敏为有元一代大家,岂有道外之语!所谓千古不易者,指笔之肌理言之,非指笔之面目言之也。

▲ 李品洋 云南大理 赵孟頫《送杨幼澄教授归江西兼寄吴幼清》 240cm×70cm

谓笔锋落纸,势如破竹,分肌劈理,因势利导,要在落笔之先腾掷而起,飞行绝迹,不粘定纸上讲求生活,笔所未到,气已吞。笔所已到,气亦不尽,故能墨无旁渖,肥不肉,瘦不露骨,魄力、气韵、风神皆于此出。书法要旨,不外是矣。”从这个意义上讲,四年本科教学,教学生学何字体,先学何字体,后学何字体,都是次要的,而让学生明何为“用笔”才是重要的,明了用笔,任何体皆能写,且能见其妙、得其妙,入得门径。河北美术学院的书法教学在这一方面,也应有了相当的经验。

▲ 郑铂峰 黑龙江大庆 节录 苏轼《东坡题跋》 248cm×100cm

历来有成就的书法家们多都是“明师”带出来的,手传心授,为体会之学。现在的高校书法教育存在的问题,大量“明师”之缺是关键一环。像在校常有数千学生的河北美术学院书法教学,能打破条条框框,广聘社会上优秀书法人才进入教育行列,取得良好效果,这也是值得研究的。远的如民国刘海粟艺专,近的如早期中国美院,都是有这方面成功经验的。而当代书法类院系、研究所走向自我封闭、近亲繁殖式教学,也是书法教育不兴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这一点看,河北美术学院的书法教学建设亦有可探究价值。

▲ 张浩仪 河北秦皇岛 节录 黄庭坚《山谷题跋》 120cm×30cm

若大学本科书法教学能让学生识得书法学习的门径,入得门径,那可谓于书法的当代发展功莫大焉!这样,会形成“良性”循环:一可造就一批书法人才、书法家,二可使硕士、博士的研究落到“实处”,三可使书法的普及教育走上正确途径。进而,也可改变社会书法风气,真正发挥书法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精神承传独特重要工具的作用。

​​​​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2

书法世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