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习坎卦智慧5|坎以险成用。不用之用,才是《习坎卦》之大用

书生弘毅 2022-10-06 18:45:10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坎以险用,却以不用为用

《习坎》之用,可为两用,设险以自守为其一。设险以自守之用,《彖辞》有云: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设险以自守,《习坎》有时而用。

《习坎》之用,可为两用,履险而不为险所困,履险而能脱险为其二。陷于危险重重之中,《习坎》脱险之用,《卦辞》有云:维心亨,行有尚。

坎险实发于己心,而后见于事、见于物。外事、外物之险源于人心之险。故《习坎》脱险之用,首在脱人心之险。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人心无险,人心则亨。心之所亨。行无不通。心既平和。人、事、物亦无坎险之患。行止亦无险陷之忧。故《习坎》脱险之用。先返求诸己心。

《习坎》之用,无论是志在俘获的设险之用,还是志在解脱的脱险之用,都离不开钩心斗角之“智”。无“智”不可设险,不可脱险,不可用险。

因此,无论是《习坎卦》的设险自守之用,还是《习坎卦》的脱险之用,都离不开两个字,一个“心”字,一个“智”字,也就是说,无论是《习坎卦》的自守之用,还是《习坎卦》的脱险之用,都离不开“心智”一词。

“心智”不可轻用,“心智”不可过用,险不可轻用,险不可过用,《习坎》之用,无论是设险之用,还是脱险之用,都不可轻用,都不可过用,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实在是不得已而用之。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用《习坎》的最高境界,在于无《习坎》可用,在于无险可用。无《习坎》可用,无险可用,方为用《习坎》的最高境界,方为大智。

用《习坎》的最高境界,在于《习坎卦》的象辞: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用《习坎》的最高境界,在于能早知其险而能避其险,在于能预测其险而能远离其险,在于能不偏离平常之道而不至于涉险,用险。

不偏离平常之道,让自己既不涉险,又不用险,这才是用《习坎》的最高境界,这才是大智。否则都是自以为有智,而实为不智。这一点,与《易经》互为表里的《中庸》一文,已有明言:

《中庸》孔子有云,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被人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避,是为不智之甚。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亦为不智之甚。孔子骂人,从不带脏字。

罟擭临于前,而避之必早。陷阱设于途,而行之必经。预求防闲于自己,以立于不倾不陷不险之地。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以保中立不倚之强。此两者,唯《中庸》之道能为之。常德行。即为常守《中庸》之道不失之义。

中则不偏。而无陷于罟擭陷阱之患。庸则为常不改,而无用险之时。君子因习坎以常德行。即择中庸而能守之至意。

时有治乱。国有兴衰。人心有险。君子处之。不悖于天。不乖于人。天时有命。人事有德。德行恒久。则无一朝之患。性命不渝。则宁怀终身之忧。

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坎以险用,却以不用为用。不用之用,才是《习坎卦》之大用。感谢阅读!!!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