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父母与其自责,不如努力改善与儿子相处的方式

开济说育儿 2024-04-04 05:34:12

阿苏是一名七年级男生,他是独生子,由父母抚养。平时母亲管得比较多,父亲一般不管,但父亲平时对他比较严厉,不满意或者觉得他不对的时候,就会严厉批评他,甚至有时候会打骂他。据母亲反映,他曾担任纪律委员,好几次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在心情周记上的内容表述都很负面,对自我的评价非常低。甚至表露出有自我伤害的想法。阿苏平时也很少与其他同学来往,每天戴着口罩,与老师交流的时候眼神回避,习惯自我否定。

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冷战或争吵,每次父母吵架,阿苏都觉得是自己造成的,是因为自己犯错或者没做好而让父母生气。当和同学出现矛盾冲突的时候,也习惯性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是觉得是自己的错。父亲平时很少跟他交流,但对阿苏的要求很高,还经常发脾气。比如,只要一看到他拿手机就骂他,甚至把手机砸掉。母亲虽然比较关心他,但总是喜欢把他跟其他人比较,经常贬低他。所以,在父母面前,阿苏总觉得自己很糟糕、一无是处,活着对父母而言就是一种负担,是累赘,所以会出现轻生的想法。

因为小学时不被老师喜欢,经常被老师批评,对当时幼小的内心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创伤,导致他对于别人的评价很在意,尤其是对他的负面评价。进入初中后,似乎不是很受同学的欢迎,经常跟同学发生矛盾,他觉得大家都很讨厌他,无论他怎么做也没有用,在人际交往中一直受挫,出现了病理性记忆。由此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于是戴上口罩,尽量回避与他人交往。

阿苏是一个自我要求比较高,规则意识、道德感很强的学生,无论是父母制定的规则,还是学校班级制定的规则,他都会要求自己做到,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违背,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差错。在处理问题方面缺乏灵活,所以常常因为直言不讳而得罪其他人。他对自己的反省能力相当强,但总是不由自主地责备自己,并通过自我伤害的行为来惩戒自己,甚至要求自己去改变,以迎合他人的期望,结果却忽视了自我的心理需求,长时间压抑自己的情绪。

进入青春期后,更加在意他人的看法,慢慢地,阿苏从他人的否定转化为自我的否定,从一开始不被他人接纳逐渐转化为不被自我接纳。只看到自己不好的地方,甚至会无限放大自己的不足,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对自我的认可和接纳严重不足。

为了给予阿苏自我改变的动力,帮助他看到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从而赋予他改变的希望和力量,我通过场景重建干预,持续发掘他身上的正面资源。正面看待他的情绪和行为。以此松动他对自己糟糕的印象。阿苏的正向力量在不断地增强,强烈的情绪也慢慢释放出来。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苏的病理性记忆,小学四年级时,阿苏不喜欢当时的数学老师,于是慢慢用不交数学作业的方式来进行反抗,数学老师经常批评他,甚至有一次用圆规扎他的手。他当时从教学楼二楼跳了下去,幸好不是很高,底下又都是灌木丛,除了轻微的皮肉伤,并没有对他造成危险。从此他经常入睡困难,也不再体会到快乐的感觉。跟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后,他都会自己一个人偷偷跑到高楼的角落里哭,难过的时候,好几次想过从楼上跳下去,或者划伤自己的手腕。

我对阿苏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逐渐减轻阿苏的一些过于偏激、不合理的扭曲观念,也引导他对自我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意识到自己很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及对过分的追求。从而容易导致对自我评价过低。慢慢地,阿苏学会不过分放大自己的不足,也不排斥和否认自己的优点,逐渐开始学会接纳自己。

随着记忆重组干预的不断深入,阿苏也开始不断思考自己身上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不知道如何与同学交往,不知道如何跟父母相处,不知道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针对人际沟通问题,我通过场景重建干预,帮助阿苏看到自己的沟通方式问题,不断训练阿苏如何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避免矛盾的产生。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苏已经摘戴口罩,头发也剪短了,整个人面带微笑,显得很精神、很阳光,他不再有轻生想法,还会主动分享日常正面的事情,现在阿苏和父母相处还不错,父母不再总是否定他,也会支持他做一些他想做的事情,跟同学也已经很久没有发生大的冲突了,而且现在也不像以前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虽然有时还会听到不好的评价,但不会像以前那样觉得自己很糟糕。据阿苏母亲反馈,他这个学期状态好了很多,心情周记里也会分享一些愉快的事情,即使和父母偶尔有矛盾,自己也能处理好。看到他变得自信和从容,我感到欣慰和开心。

0 阅读:6

开济说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