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的清政府斥巨资,官费派120名神童留学美国,最终结果如何?

幻梅看历史 2023-03-01 05:43:0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著名学家汤雪萍曾说过:“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希望”。如今,随着国家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国留学,而一般留学美国的居多。而这些出国留学的孩子大多都是天资聪颖的,他们在国外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高超的科学技术,以此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

一百多年前,在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每年花费大量的白银,供给120名孩童去往美国留学,清政府希望这些孩童能够在美国拓宽自己的眼界,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然后学成归国,改变清政府的危机局势。

但是在多年以后,第一批赴美留学的120个孩童,只有94人回国的,而且这94个人还是因为清政府强制施压,最终被逼无奈回国。

那么剩下的26个人又去哪里了呢?这些在美国学习生活多年的孩童,为什么学成之后不愿意回国呢?对于这个回国的人数与出国的人数相对比,清政府又是否会后悔曾经投入大量的钱财,让这120个孩童出国呢?

一、闭关锁国后,终同意“公费”赴美留学

1871年的时候,洋务运动领军人物李鸿章与曾国藩意识到,要想改变清朝政府的现状,必须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高水平的知识分子。

但是,由于早期清朝坚持“闭关锁国”,使得中国的大门一直对外关闭,不能及时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贸易交往,中国不单单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在文化水平和军事力量上更是被远远的甩在后面。

直到1872年的时候,清朝政府最终决定,愿意采纳李鸿章二人所以说的,由国家提供生活学习费用,免费送出120个高资质的小孩,去往美国学习。

这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他们能在社会如此落后,经济发展如此衰败的情况下,赞同并支持这个决定,“斥巨资”让这120名孩子去美国交流,也是实属不易!

同年八月份,这120个孩子在随行官员以及老师的陪同下,漂洋过海不负千里,去往旧金山学习。

那么中国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孩童的数量肯定也是很多的,当时的清朝政府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选取这120个孩子的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中国第一批留学生中的佼佼者,有着“中国留学生之父”之名的容闳。

容闳深知,在美国的这些年,不仅仅是在文学知识、科学技术上学到许多创新、新颖的东西,对于他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思想上的解放,不再变得小心翼翼、固步自封,而是逐渐具有创新意识,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而这个鼓励清政府出钱资助120名孩童去美学习的想法,正是容闳提出的。

二、择优选择“留美幼童”

其实,一开始去往美国留学的孩子们年纪小的令人震惊。如今现代社会中,大部分留学生的年纪都是在二十多岁左右,因为这个年纪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发育的比较健全了,即使是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学习生活,也能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现实中的困难。

然而,清政府当时送孩童去往美国留学的时候,这些孩子的平均年龄也不过才“仅仅12岁”,相比于现代社会中的12岁孩子,可能才刚刚小学毕业,对于我们来说还只是一个心智发育还不完善的“小孩子”。

但是,由于当时清朝政府的特殊生存环境,以及中国教育十分落后的前提下,为了能够让这些孩子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水平,回国帮助中国工人积极生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新中国的发展贡献出他们的力量。清政府也只能临时选取这些孩童去往美国。

所以清政府也深知选择什么样的孩童是十分重要的。智力水平肯定是第一要素,很简单的道理,去往美国那个大环境,大家讲的一般都是美式英语,如果学习能力很差的学生,估计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很难坚持,更别提学习了,要是这样的话还不如早点和社会上其他十二三岁的孩子一样,早早结婚生孩子算了呢。

于是,按照每期送30人,一共四期,共一百二十人的赴美留学计划。容闳在上海建立了一个学堂,首先满足年龄要求的孩子们被选择进来,考察智力水平,然后选择三十个通过考试的孩童,作为第一批去往美国学习交流的孩童。

在临走之前,他们的父母都会左右叮嘱,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学有所成,回来好好报答祖国。因为在当时落后的社会环境下,要是能被选去美国当留学生,这是一件十分值得骄傲自豪的事情,甚至可以“敲锣打鼓”来庆祝了。

因为这个留学的经历可以改变这个孩童,甚至这个家庭的一生发展状况,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孩童,也终于能够在昏暗的社会中看到一丝希望,一抹阳光。

而当时的那些家境优渥的人家,可舍不得让他们的宝贝孩子离开自己太远,所以这总共120个去美留学的孩子中,贫苦孩子居多。

这些孩子到了美国之后,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美国人对于他们的到来也表示十分的欢迎,还安排的地方让他们住下。而这群孩子也开始了他们的十五年的美国留学生活。在学习的过程中,这些孩子在美国书本知识的学习上,也展现出来超强的知识水平。

他们能够快速的接受并掌握新的文化知识,对于英语这个他们本不熟悉的语言,也能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并与当地人交流沟通,甚至成为了当时某些班级中的佼佼者。甚至有美国的老师说过:“之前了解过,中国学习速度很快,很强,真的是出人意料啊!”

三、封建统治下被迫“召回”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在美留学这件事会持续发展时,清朝政府却突然下令,命令李鸿章要在美留学的人全部回国,再三考虑之后决定,如果是正在大学学习的学生,先留在美国完成学业,其余人全部回国,不得逗留。

就这样,原定15年的赴美留学计划,全部被大打乱了,更是提前了九年结束。而一直在美生活的学生们,早就已经适应了美国的先进文化,并且将这些文化、价值观念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

而清政府高强的施压以及军阀的束缚,使得这些从美学的满腹知识的学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满腔抱负满腔热血,只能埋藏于心中,可谓是“憋屈的很”。

在美国时,这些留学生甚至剪去了长长的辫子,这一剪不仅代表了他们外形上面的改变,更代表了他们内心文化价值观念的改变,剪去了一直以来束缚他们的标志之一。

一些留学生甚至选择与美国的女生恋爱,他们心中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被打破,选择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

但是清朝政府自己腐败无能也就算了,为了不让自己花出去的银子不被浪费,甚至想要先关押他们一段时间,为了防止刚从美国回来的学生出现叛国的心态。如今看来,清朝政府这个想法可谓是“可笑至极了”!

而这一艰难的状态,也在社会的不断进程中被打破,很多的留学生开始在社会上担任重要的职位,并且用他们在美国的所做所学,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真正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国家的进步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而当时分四批去美留学的那120个学生,最终分三批被清政府谴回94人,还有十四个人坚定意志,拒绝了清政府的回国要求,选择继续留在美国学习,继续深造,实现自己的抱负理想。

因为他们深知,如果当时依据指示回国的话,之前的所学所见全部都会石沉大海,毫无发展的余地。

而在这美国学习的过程中,有三个人因为学习和生活压力太大,而死在了美国。当时的清政府在送这批留学生去美留学时,更是直言到,学生到了美国之后的生死我们就不管了,而这也可以看出当时清政府对于送往美国的学生几乎就是撒手不管了。

结语

众所周知,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不管是在近代还是现代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兴动力,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兴的动力源泉。青少年作为社会的接班人,作为祖国的花朵,只有他们健康平安的长大,日后才能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出他们的青年力量。

而清朝时期的这一百二十个赴美留学的孩童,更是为之后的中国青少年做了一个良好的榜样,我们要向其学习,在学习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坚定心中的理想和信件,坚持实现内心的抱负,不为自己的决定而后悔,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清朝前期的中国赴欧留学生状况概述》

《法政大学速成科的办学特色和对清末法政改革的影响》

《晚清留学制度演变考察》

《清朝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论清朝早期留学生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0 阅读:58

幻梅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