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日经济,闲说消费问题

苕国土鱼 2024-10-04 13:20:28

接连七天的放假,在家里发呆,远处不敢去,近处似乎都去过了,还是自己动手研究点小问题吧。过节放长假能带动消费,我们就不去凑和有朋友对15亿人次自驾游等数据的质疑,如果长期和数据打交道,这些朋友可能就会习惯的。

我们就来说消费吧,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的消费当然是在快速增长的,而且还玩出了很多花样。比如,兴起了电商,在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后,电商也开始萎缩;然后又兴起了直播电商,现在听说直播电商都又开始增长变慢了。

各大景区也玩出了花样,比较典型的是搞一个比较远的游客中心,不管是跟团也好,散客也罢,还是自驾游,都把你和景区的距离给拉开。从表面上看,这是规范管理,实际上这是拉开你和景区之间的距离,似乎能带动一些当地交通服务业的增长,而游客的时间成本就被这些人给忽略掉了。

有这么多的花样,似乎国内的消费是相当强劲的,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我们经常都听新闻说消费不力,还需要反复刺激,还搞出了很多嘲笑这种搞法的段子,典型的就是,“没钱的人,已经够刺激了,就别再来刺激老子了”。

我们就选用世界银行的数据来看一看,和主要的国家相比,国内的消费究竟是什么情况。需要说明的是世界银行的数据其实也来自我们的统计部门,但并非完全一致,至于有哪些差异,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只需要知道,差得不多就行了。

如果只看人均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一堆发展中国家是没法和美国和日本相比的。至于说为何美国20多年都在拉大与日本的距离,除了两国的经济发展不同,也就是所谓日本失去的30年等原因之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是重要原因。我们和日本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2022年还有四倍的差异。

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是需要把美日去掉,直接看这几个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以免他们挤在一起了。2000年时,中国的人均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只比印度和越南高,远低于巴西,也不及印尼和巴基斯坦。这20多年的增长还是相当有成效的,在2022年超过巴基斯坦,在2007年超过印尼,然后就开始了追赶巴西的过程。

在2014年之前,巴西的增长速度也很快,增长速度并不比中国差太多,但是在2015和2016年的下跌后,进入了波动期,差不多有十年时间停滞不前。这当然给了我们机会,虽然也有2020年的波折,但似乎真有报复性消费,2021年和2022年又接上了原有的增长模式,似乎再用几年时间就可以超越巴西了。

印度、印尼和越南等国家的人均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也在增长,只是增长速度上比中国,甚至比巴西都要差很多。这其中表现最好的还是越南,他们已经超过巴基斯坦,下一步就看好久能超过印尼了。

我们有没有感觉有啥不对呢?巴西的日子不是过得很难吗?难道我们几十年还没追上他们吗?听夹头和张教授说,不是已经连老美都不如我们了吗?为此,我们还得看一看人均GDP的情况。

在有些人的印象中,中国已经领先了数千年,那可能只是一种错觉,因为就连2022年各国的GDP都不好直接相比,何谈唐宋时期呢?我当然也不赞同说四大发明全是假的,至少其中低成本造纸带来的文化交流成本下降(虽然还远高于现在)还是对当时经济社会起到了关键促进作用的。也就是说,就算我们不想承认,但蔡伦这个人品还有些问题的太监,可能才是带动整个社会进步的关键人物,这得把宋明那些歧视太监的道学家们气死。

就算本次改革开放以后带来的繁荣期,其实也并不长,从2000年之后的高速增长,直到2016年时,人均GDP才超过巴西,2023年已经甩开巴西一定的距离了。巴西的表现确实不好,与其类似的还有巴基斯坦。相对较好的是印尼、越南和印度,但相比中国的速度,他们还是要差很多的。

我们当然不是主要来讲人均GDP的,不知道朋友们看到了没有,在2016年时,中国的人均GDP就超过了巴西,现在的人均消费都还不及巴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还是把美日的人均GDP加进来再看一看,先前去掉的原因是,太高的美日数据,把大家挤在一起了看不清楚,只需要记住,想要超过这两家,还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继续长期努力才行。

这次不用先去掉哪个国家了,因为我们看的是相对数,那就是人均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实际上统计部门也公布有这个数据,我们并没有去下载,而是直接用上面两个数据自行计算的,至于哪个更准,可能差不多。

这次我们有点傻眼了,巴基斯坦,也就是我们通常喊的巴铁,他们真是遥遥领先的,他们远超日本和美国,可以把人均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玩到92%。这种挣多少就花多少的精神,谁也不敢去比,财大气粗的老美也得在不足七成左右的水平老实呆着。

为何能玩出这样的高度,无非有几种可能,一是可以大量贷款来消费, 二是可以白拿大量的援助来消费,三是实在太穷了,先消费了后摆烂,有援助就继续消费,没援助就成了人间悲剧。之所以要选这几家规模较大的经济体来对比,就是避免出现非生产性因素的影响,要知道,巴基斯坦是2.4亿人口的国家,可不是轻易就能受到援助等数据影响关键指标的。

非常遗憾的是,这次中国还是遥遥领先了,从2018年以来,人均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想要往40%去靠,但还是比较勉强的。要知道,除了我们,其他最低也要超过50%,离我们最近的日本是54%,作为发达国家,日本这种表现似乎也不太正常。

巴西和美国更接近,近些年都在60%多,这说明文化可能是对消费起重要作用的影响因素之一,虽然巴西是以西班牙为主的文化,和美国以英国为主的文化有所区别,但似乎不大。日本和中国类似的儒家文化,更正宗的中国,特征似乎更明显。越南北部也是儒家文化圈,但他们似乎受到的影响就要小很多,至少他们更愿意消费一些。

其实文化这类影响因素并非是对消费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对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收入、就业、经济结构、消费观念和市场环境等几大因素,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收入。道理很简单,要有钱才有能力消费,否则就只能是有消费的愿望了。从出家人都大量开奔驰宝马看,显然收入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说到收入就避不开分配的问题,在我们的分配关系中,劳动者的分配比例偏小,资本方的分配更多的用于积累,以便形成新的生产力。

要想提升消费,就得加大劳动者的分配比例,而残酷的劳动力市场竞争又导致完全靠自由竞争实现困难重重。如果通过类似发达国家的实现手段,就会引发罢工和其他村里不想看到的现象,于是这类问题就迟迟得不到解决。

何况,如果不加大新产能的投入,资本方的税收成本等较高,极有可能采取躺平等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大幅调整了分配关系,那么这20年的快速增长奇迹也就基本结束了;如果不调整分配关系,不平衡的现象又会导致新的问题。于是,就有人想发明一种不调整分配关系,就能解决现有问题的方式,比如说“刺激消费”。

对个人来说,完全的躺平是办不到的,活着就一定要消费,只是消费多少而已。文化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从年轻人越来越不加掩饰的消费欲望看,在过更好生活的想法方面,全球的人差别不大。

制约消费的因素是比较明显的,解决起来的困难却不小。既可能影响原来的发展模式,又可能导致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操作的时间点也比较考究。但是,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迟早都要调整,要么主动,要么被动。

当一位逃学多年的学生补齐了前面的课程之后,是和同学们按正常的教学进度上学,还是继续以补课期的速度,甩开现在这帮同学呢?这当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0 阅读:16

苕国土鱼

简介: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高级会计师、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