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树强:书法创作,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必然符合艺术创作一般规律

书法世家 2024-08-19 17:27:05

崔树强,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汉字书法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研究”首席专家

向书法创作的深度和高度精进

——有感于河北美院书法创作教学的理念

文/崔树强

河北美术学院的书法教学和人才培养,近些年来异军突起,受到了书法界和全社会的关注。他们坚持开门办学,广泛延请名师,一方面聚焦创作,另一方面又鼓励多元,取得了显著效果。河美书法学子在国内各种书法篆刻大赛中频频摘金夺银,已经成为中国高等书法教育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 陈龙 山东曲阜 节录 杜甫《秋兴八首》 270cm×89cm

记得河北美院书法学院办学十周年时,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教学成果展,当时引起了业内不小的震动。当看到一幅幅技法精湛、运笔娴熟的作品竟出自十八九岁、二十出头的青年学生笔下时,很多参与讨论交流的书法界前辈、专家既感到惊愕,又感到欣喜。这些青年学子在笔墨激情挥洒的线条流走中,激活了古代经典的书法资源,同时也呈现出青春的朝气和活力。

▲ 杨广龙 甘肃定西 康有为《论书绝句》六首 248cm×124cm

最近,河北美院将再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教学成果大展,向全社会展示近五年来他们在书法教学方面所作出的重要探索以及人才培养的成就。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除了原来在大字行草创作方面的特色继续保留外,在篆刻创作和书法风格的多样化方面又有了重要推进。同时,由于姜寿田先生等重要理论家的加持,学生们在人文素养和文本原创方面也有了新的起色,整个培养的理念继续朝着提升创作能力和综合素养方向迈进。

▲ 查同轮 山东济南 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望江南·多少恨》 240cm×60cm

书法创作,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必然符合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艺术作品作为一种人工制品,具有人工性和物质性。也因此,艺术创作的过程,自然会涉及到操作、技巧、工具、媒介、材质等因素。对于书法而言,在创作过程中,由于手对于媒介材料操作这一因素,尤其是手操作笔墨时人身体的微妙感觉、材料的性能以及书写的技巧,都会影响到作品最后的生成,也就是郑板桥说的“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不过,有趣的是,中国书法中有一种倾向,即从人工走向天工,追求自然天成之美,这种审美理念与中国文化精神是密切相关的。

▲ 张建军 黑龙江齐齐哈尔 节录 陈继儒《小窗幽记》 244cm×97cm

正因为如此,书法学习中技巧、技艺、技术的训练至关重要,没有这些技术手段,就没有了艺术表达的基本通道。但另外一方面,这些技术手段一旦涉及到风格的追求,就必然会与审美理念有关。换句话说,不仅仅要有技法,更要使学生理解技法中所探求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精神,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惟其如此,对于历代经典书法作品中形式美的学习和领会才能变得更加自觉和主动。

▲ 袁小椒 重庆渝北 节录 颜之推《颜氏家训》 180cm×88cm

中国书法究其根本,是在黑与白、点和线的千变万化中,完成了人的精神创造和情感宣泄,而它所表现的精神内涵,与中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要提升书法作品的精神性内涵,避免追逐展览比赛带来的同质化倾向,就应该高度关注书法创作在材料选择、技法锤炼、形式斟酌背后的精神寄寓,因为这是艺术品区别于一般的人工产品和一般性技艺的关键所在。精神是目的,形式技法材料是手段,只有这个源头活水,才能灌溉艺术的参天大树。

▲ 李诗哲 河北石家庄 苏轼《过莱州雪后望三山》 248cm×124cm

从今天河美学子的很多作品来看,由于他们对于书法的勤奋、恭敬甚至虔诚,已经显得功力非凡。但是要想真正走进华夏风韵的深处,赋予苍老的墨色以青春的体温,就需要使书法创作进一步向真性的深度和文化的高度勇猛精进。或者说,对于他们来说,有两件事是最重要的:第一要有丰富而深刻的精神生活,第二为这个有趣的灵魂寻找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因为,艺术在本质上就是人们用技术为精神寻找美的形式,书法也不例外。

​​​​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0

书法世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