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思夜想欲伐齐|燕昭王和乐毅花近三十年时间等待一个机会

通鉴锐圆 2024-02-19 03:52:05

视频加载中...

周赧王三十年(公元前285年)

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

话说古代有一位宅男,他最大的喜爱就是睡午觉,睡足了和朋友聊天海吹,自比管仲乐毅。但是“时人莫之许也”,都认为他吹牛。这个年轻的宅男大家都知道,他就是诸葛亮。

“诸葛大名垂宇宙”,这是杜甫的诗。如果杜甫和诸葛亮同时代,同在隆中为友,肯定也不会认为他可以和管仲乐毅相垺,他当时要写出这样的句诗,大家一定都会觉得肉麻。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诸葛亮很厉害(小时候“厉害”是顶级形容词),我们都是先认识熟悉诸葛亮,我们认为诸葛亮和谁比谁,谁都占便宜不吃亏,因为“诸葛大名垂宇宙”。

管仲是齐国的相国,辅佐齐桓公称霸,历史上大大的有名,孔夫子都要称赞他:“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乐毅就是接下来要讲人物。

乐毅是什么来历呢?孩子没娘,说来话长。他是乐羊的后代。乐羊又是谁呢?乐羊是魏文侯时期的一位将军。他率魏国的军队伐中山,并灭了中山(后来又复国了)。魏文侯就把他封在中山的灵寿,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灵寿。所以乐毅是河北灵寿人,当时已属于赵国了。

当年燕国发生了内乱,燕昭王动乱之后继承了王位。燕昭王很了不起,他在燕国的历史上可能是最好的君王了。战国时期,各个国家有一两个好君主就能称雄一时,像秦国连续六七个都不错,所以他可以统一中国。

这样说,是不是把国君作用太夸大了?没办法,从史书上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领导人非常重要,当然人民非常重要,但是人民都是由领导人代表的,所以最后还是领导人重要。人民创造了历史,但是人民是在这些国君的领导下创造的,所以,结论就是国君创造了历史。

燕昭王很厉害(这个词很好用),他听了郭隗“千金买马骨可以得到千里马”的忽悠,筑起黄金台,到处打广告,大规模招聘人才——当一个老板感觉缺乏人才,客观上一定是他的事业正在向上攀升的时候,缺人是要做事以后反馈的第一个信号,所以毛主席也说:“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人才又分领军式人才和一般性人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是燕昭王运气不错,他得到了乐毅。

战国时代诸侯纷争,拼战略,拼管理更拼人才,秦国之所以强,六国之所以亡,国力军力、民心士气都不好量化,那时的历史学家也不懂收集和整理数据,所以浮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各种牛人纵横捭合,斗智斗勇,吴起,商鞅、张仪、苏秦、乐毅、田单、廉颇、蔺相如……宏大的历史表述天然有一种八卦的风韵。

当时乐毅在魏国,可能混得不是很得意,所以就跑到了燕国。乐毅和燕昭王一番晤对,“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这是形容诸葛亮和刘备的交情,用来形容燕昭王和乐毅他们俩也合适。

我们很多人读“千金买马骨”这样的爽文时,有一种错觉,以为燕昭王求贤,得到乐毅,很快乐毅就带领燕军横扫齐国,千金求才的效应就是这么快,就是这么好,不要说千金了,万金都值。这么仔细一掰扯,发现乐毅是公元前312年应聘到燕国,而他为燕国立下不世奇功时,已经到了公元前285年,将近三十年了。

三十年,对燕昭王来说,他念兹在兹的是他要报当年齐国祸乱燕国之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燕昭王是三十年不晚,他一直在忍耐,一直在准备,他一直找机会,一直没有懈怠。“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真得是难能可贵。

三十年,乐毅来说,应该是一直有压力吧。作为一个空降兵,享受着高级待遇,即使燕王没有kpi考核,估计燕国上下的闲言碎语听了不少。燕昭王和乐毅两人近三十年相处不厌,也不简单,也是难能可贵。

宋康王狂悖到癫疯,齐湣王就把宋国给灭了。

宋国被灭以后,齐湣王就按宋康王的剧本迅速装扮演出。宋康王各种荒诞不经有可能是齐国的宣传工具营造出来的,起码是夸大了的,但是齐湣王好像是本色演出。

宋国灭了以后,关于齐湣王的负面新闻就多了,如果用阴谋论的观点看,这说不定又是别人给他设计。所以这个舆论战,从古到今,大家都会玩,都玩得很溜。

因为齐湣王作,所以燕昭王的机会才终于到了,不然,就算乐毅再大的本事,也可能平庸地在混到领退休金的的时候了。

0 阅读:0

通鉴锐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