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难下是何因?|乐毅是不是养敌自重?

通鉴锐圆 2024-02-21 07:58:22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

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

视频加载中...

乐毅想趁机会吞并齐国,以小吞大。

当时,燕昭王给他配了一个副将叫剧辛,剧辛说:“齐大而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今过而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后必悔之。”

剧辛的观念在当时应该是很有代表性的。就是诸侯间讨伐,除了名义要的匡扶正义,实质目的就是“取其边城以自益”,不愿意“结深怨”,本质上还是认为大国不可灭,天下统一更是没有想过,对未来有认知的盲区。

乐毅则认为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怼。”现在如果能“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

乐毅认为齐国整体可图,这个认识水平可以和吴起、商鞅一比,甚至高过他们。

乐毅将在外,而且燕昭王授权充分,所以就带着燕国的军队直取临淄,拿下临淄以后,乐毅也不客气,“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乐毅报燕王书》)不要说宝物、祭器以及物资了,连齐国长得漂亮的植物都连根拔起让快递公司送回燕国了。

当然这些宝物里头也有可能是二十多年前齐宣王到燕国抢过来的,所以也算是物归原主。反正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燕昭王收到战利品非常高兴,当然不止是因为得财物,毕竟是国君级领导,眼眶不像我们平头百姓这么小,关键是出了一口恶气,报了齐国祸害燕国之仇,不枉这么多年卧薪尝胆的辛苦。

燕昭王亲自到齐国前线慰问劳军,封乐毅为昌国君,这个封号寄予了燕昭王对乐毅的殷切的希望,哥们儿,咱们再接再厉!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再说齐湣王,他一看临淄守不住,开始了逃亡生活。他先逃到卫国,卫国对齐国一向是恭恭敬敬,一看齐国的老大,自己的大哥来了,马上安排招待。但是齐湣王气急败坏,心情不好,心情不好就耍脾气,搞得卫国上下都觉得这位爷太难伺候了,于是给他脸色看。齐湣王又逃到邹国、鲁国,谁也不待见他。

有实力才有朋友啊!

最后他还是回到齐国,跑到莒这个地方(今天的山东莒县)。在这个地方,他和楚国的前来驰援的军队汇合了。

当时五国伐齐的时候,齐国向楚国求救。楚王就派了一个叫淖齿的将军,由楚国从齐国后方来挺齐国。

但是,五国联军伐齐,表面形势是5比2,是燕赵韩魏秦vs齐楚,实际上——淖齿不知道是和楚王事先有商量,还是他到了前线自做主张,他一看齐国这个局面,国土沦亡,国君逃亡,败溃千里,再难恢复,于是和燕国勾兑,也站到联军一边,要分享战争红利。

5比2变成了6比1,齐湣王就悲催了。

淖齿拿住齐湣王,问了三个诛心的问题:

“千乘、博昌之间,方数百里,雨血沾衣,王知之乎?”

“赢、博之间,地坼及泉,王知之乎?”

“有人当阙而哭者,求之不得,去则闻其声,王知之乎?”

齐湣王不能不回答,只好忍气吞声志回答:“知之。”

淖齿义正辞言:“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及泉者,地以告也;有人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告矣,而王不知诫焉,何得无诛!”

天雨血(大概是带泥灰尘的泥汤雨),地陷出现涌泉,这都是自然现象,但是在古代都是凶兆,凶兆和祥瑞一样,事物都是对称存在的,君主和马屁系统拿祥瑞唬弄人民,那就必须接受凶兆带来的惩罚,这样才公平。

至于宫阙有哭声,一定是冤魂不散,这种事即使科学昌明也有人愿意相信。

淖齿的判决书真的是天衣无缝,天地人一起集体诉讼,所以不杀齐湣王不尽天理,难平民愤。

可怜的齐湣王坐守诺大的齐国,前不久还被秦昭王邀请做天下的“二帝”,要搞齐秦G2共管天下,庆祝吞并宋国的庆功酒还没醒,就被自己邀请的友军杀掉了。

军队溃败了,国君被杀了,国都被占领了,按常情理解,这个国家就灭亡了,但是事情不那么简单。

乐毅长驱直入,占领了齐国几乎所有的地方,只剩下两个地方没有占领。一个就是齐湣王最后逃跑到的地方叫莒,一个就是即墨,也就是今天的青岛市即墨区。实际上齐国人能控制的就剩下这一个地方了。乐毅在即墨城下久攻不下,这个久是多久呢?五年!

之前迅速攻克齐国七十余城,也就用了几个月时间,但是剩下的最后一座孤城,攻了四五年居然还没攻下了,这就在当时和后世引发了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评论。

有的说是乐毅放长线钓大鱼,他围而不攻。确实,乐毅在这段时间,他做了一系列的怀柔的动作或者是表演,“祀桓公、管仲于郊,表贤者之闾,封王蠋之墓”。他祭祀齐桓公,祭祀管仲,齐桓公是齐国历史上有名的君主,是春秋五霸之一,管仲是帮助齐桓公成功的人,他们是给齐国带来荣耀的人,而且必须指出,齐桓公是姜氏,不是现在的田氏,乐毅有没有借此讽喻田氏是窃国贼呢,我看有八成是。王蠋是齐湣王做太子时的老师,也就是齐国的太傅,当时已经退休在家,乐毅破齐后邀请他出山做官,意在笼络齐国的人心,王蠋自杀以拒之,但是乐毅还是对王蠋的坟墓加以保护。

乐毅吊死问孤,齐湣王迫害过的大臣,他都登门拜望,被罢黜后已经死去的,他也表示哀悼慰问,总之是想尽一切办法挑拨齐国上层包括老百姓和齐王家族的关系。

“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修其旧政,齐民喜悦。”

凡此种种,就让人不能不认为乐毅故意留下一座孤城,想让齐国的老百姓尤其是上层精英,心服口服。当时在即墨,可以浓缩了齐国的各路精英——战争来了,抵抗不住,大家就逃难,最后精英们就逐步逐步逃到一个地方了。比方说朝鲜战争之初,北方强攻之下,韩国的上层人士最后都退缩到了釜山,还比方抗战时期,民国政府的政要都到陪都重庆,包括文化精英,包括工商界人士,很多有办法的人都跑到重庆了。

所以在即墨就存留下来足以代表齐国的一些精英分子,乐毅就想通过一系列的怀柔政策来感化他们,让他们来认知认可我的仁德。我不光是要征服你的国土,还要征服你的人心,让他们心服口服。因为简单地把他们消灭了,但是反抗的精神是会生生不息的,灭不完的,这个很不利于我长期统治。这是一种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也是史书上这些打小报告人说的,就是乐毅本人有了活思想,他留下即墨这个地方,要和燕昭王勾兑。我现在是燕国的将军,应该带领着燕国蓝几乎所有的军队,一方面风要慢慢收服齐国人的心,另一方面也要收服这些燕国军队的心,如果很快把即墨灭了,我最多是燕国的大功臣,如果我不攻即墨。这叫养敌自重。这个也是古代的将军们的普遍的一种生存智慧,养匪自重,养寇自重,养敌自重,我只要在前方打仗,军队在我手里,粮饷还得后方提供,我的重要性就越来越大,小者可以发财,大者甚至可以篡位夺权。所以有人就说乐毅想借机自立为齐王。

这个说法很直白很好理解,符合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后来楚汉战争时期,韩信灭了齐国,也是这样,不弄个齐王干干,干嘛这么辛苦?

乐毅有没有自立为王的想法呢?不敢说没有,也没证据说有。这个以后我们还会讨论。

锐圆还找了一个可以解释的理由,而且越想越觉得我的这个解释最靠谱。乐毅久攻不下,就是因为久攻不下,他就是攻不下来这个即墨。

燕军进攻即墨的时候,史书记载即墨大夫(可惜没有留下姓名)没有逃跑,而是率领即墨军民就奋起反抗。

一方面燕军的战线太长了,即墨是齐国国内距燕国最远的地方,燕国军队到此属于强弩之末,另一方面,在即墨军民的奋力抗击下,即墨居然守住了,消息再传出去,齐国的各种精英分子,各种不服燕国的人,各种宁死不降的人,都凝聚在了这座孤城。

一方面燕军的攻击能力递减,对应的另一方面,即墨需内的抵抗力量逐渐壮大,大家的战斗意志空前坚定,抵抗能力也是空前的强大。于是攻守就达成一种平稳。也不排除燕昭王在后来的日子里对前方的支援越来越少,主客观原因可能都有。

中外历史上,非孤城不守的例子太多了,坚守到最后宁死不屈的例子载诸史册,原因很简单,因为退无可退,置之死地而后生。苏联的列宁格勒,还有《神雕侠侣》中的襄阳城,有郭靖郭大侠在那里坚守。如果我们不是身临其境,我们是感受不到在这种孤城中凝聚的抗敌意志和宁死不屈的精神。

抵抗意志焕发出来的战斗力,后世无法感知。但是我们有这样的历史经验可以判断,乐毅可能就是是攻打不下即墨了。不论是乐毅要帮助燕国吞并齐国,为燕昭王立不世奇功,还是自己要养敌自重,自立齐王,这都不是把即墨留下来充分的理由,乐毅完全可以把即墨攻取到手,再做这些事情都来得及,也都可以做。

所以我的判断就是他真的打不下来。

0 阅读:0

通鉴锐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