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王称帝知几何|秦国邀请齐国并称西帝东帝,安得什么心?

通鉴锐圆 2024-02-18 03:47:08

周赧王三十年(公元前285年)

齐湣王既灭宋而骄,乃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为天子。狐咺[xuān]正议,斮[zhuó]之檀衢;陈举直言,杀之东闾。

齐湣王把疯狂的“桀宋”给灭了,齐湣王骄傲了,甚至有些疯狂了——他对楚国、对韩、赵、魏统统发起进攻,并宣称要并掉“二周”。二周一般指西周和东周,这里的“二周”,是东周时期的周王又封了一个“西周国”,大概这也是“兴灭国继绝世”的意思吧,所以战国时期也有“二周”之说,但周天子只有一个。

周天子当时的地位有若今天的联合国,当时任何一个强国,包括秦国,都不会在大局底定之前去消灭最弱但最有象征意义的周天子,更不会宣称要这样做,因为这样做除了广泛树敌,没有任何好处。正所谓“裂其地不足以肥国,得其众不足以劲兵。虽然,攻之者名为弑君。”试想今天的国际社会,再牛逼再疯狂的国家,也不会二到宣布要办掉联合国。

宋康王作死,强挑四邻,诸侯各国决定联合伐宋,齐国因为最具地利灭掉了宋国,其它几国没有享受灭宋的红利,对齐不满,齐国由此和韩、楚、赵、魏开始战略对峙。当时各国的史书都说齐湣王疯狂,和宋康王一样强挑四邻,这个姑妄信之,但是说他“欲并二周为天子”,我觉得有些欲加之罪。诸侯王但凡有吞并之志,而且脑子没有进水,都应该知道把周天子放在最后消灭。

当时,不说个个都怀有统一中国的伟大理想,但是向外扩张,确保自己的安全与战略空间,这是家家都懂得的ABC。究竟是齐湣王要四面出击,红旗指处乌云散,还是这四家要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这都不好细考了。

有一点可以确定,齐国当时还是最强的诸侯国,起码当时代人看上去是这样,比如秦国国君秦昭王也是这样认为的。

在此三年前,同时也是距秦始皇统一中国大概六十年前,秦昭王曾建议和齐湣王一起分别称“西帝”、“东帝”,这是G2共宰天下,这个“宰”是“宰割”天下的“宰”。老大拉老二共分、共治、共享云云,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在给老二挖坑。秦昭王忽悠齐湣王G2共宰,骨子里是要麻痹齐国,让他作壁上观,不要在意更不要干涉秦国的军事行动,最好还能帮帮小忙,将来共享团结友爱的美好时光。这个建议其实还是很有战略隐蔽性的。

秦国要统一天下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然后再分步实施,每一代只求阶段性成果,不必全功在我,这是秦国最厉害的地方。单论国力,秦国一开始也不是天下无敌,而齐国尽享鱼盐之利,是先于秦国强大的强国。

秦国的战略是远交近攻,齐既符合“远”的条件,又同时是与秦国力量相等的大国,所以秦国一定要麻痹齐国,通过兼并其它小国扩张国力,把与齐国的大决战放到最后阶段。

齐湣王对秦昭王的G2建议,没有理睬,做“帝”他或许愿意,但和秦王平起平坐,他则未必愿意。齐的历史比秦悠久,当初的爵位比秦高,文化也比秦有底蕴有高度,秦国现在凭借强盛国力,要和自己平起平坐,这会让曾经的五霸之一心里很不舒服,你想用实力对冲我的资历,那我在名份和资历方面就更得矜持,更要把架子端稳了。

现在为秦国做总结报告的人很多,成功的经验肯定应该得到尊重。如果把时间放长,就会发现,自秦始皇上溯百年来,秦国的国君们都是个顶个的,从发愤图强到席卷宇内,一幅蓝图绘到底,一条路线不动摇,将统一中国进行到底!这既是命,也是运。

至于齐或其它诸侯国,则时好时坏,时乱时治,没有规划,更没有执行力,都是面对危机才有条件反应,甚至连正常的条件反应都没有。齐国乍看上去和秦国体量相当,有G2的资格,但实际上内部的精神、文化和管理水平和秦相差甚远。再遇到齐湣王这样气大才疏的国君,又遇到乐毅这样不世出的牛人,内外不利因素巧合在一起,国运衰落就是所谓必然了。

0 阅读:82

通鉴锐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