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搏大欲吞齐|也许再给乐毅一点运气就能替代秦始皇

通鉴锐圆 2024-02-20 06:20:09

视频加载中...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

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

燕昭王和乐毅讨伐齐国,这个心思是早就有,一直有,早就一直有,有了二十多年了。

但是光有想法没有用啊,因为两国的国力还是有差距的,以燕国之国力,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去攻打齐国的,在常态下是打不过齐国的,所以,要找机会,要等窗口。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不怕小国逆袭,就怕他一直努力。燕昭王一方面“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把准备工作做得很扎实,另一方面,他和乐毅也是竖起耳朵,瞪着眼睛,寻找机会,寻找窗口。

机会终于等来了,齐湣王灭宋后,国界向西大幅延伸,直接威胁到中原各国,于是各国有了围堵齐国的内在需要。今天的我们都是事后诸葛亮,知道秦国才是诸侯的终结者,但是当时的人,不管是谁,只要他向外扩张,大家马上就会条件反射,齐国占领的宋国,夹在齐国与三晋之间,这就给魏韩赵等国带来了警觉,造成了恐慌。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打破了地缘政治的平衡,各国是一定会有反应的。

宋、卫、中山等国,是大国之间的战略缓冲区,能够做缓冲区就是这些中小国家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因为牵一国动诸国。所以要兼并别的国家,实力要足够强,时机要相当好,外交工作要做到前面。

乐毅当然看到了这其中的奥妙,他很快就游说赵魏韩秦四国与燕国一起合纵,组成了以燕国为首的五国联军,燕、赵、韩、魏、秦均派军队,并由乐毅指挥协调,干涉齐国吞并宋国的行为。楚国没有参加联军,但不等于楚国没有作为——这个接下来就能看到。

五国联盟讨伐齐国,讨伐的名义是齐湣王暴虐。宋康王的罪名是“桀宋”,齐湣王的罪名可以是“暴齐”。

讨伐暴君,正义感满满。乐毅后来还是给齐湣王列了三条罪状,或三个可以讨伐他甚至消灭他的理由:

第一,伐功矜能,谋不逮下;

第二,废黜贤良,信任谄谀;

第三,政令戾虐,百姓怨怼。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这三条罪状能用性非常好,哪个君主都可以用得上,这是一个万能的帽子。

“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就是说作为国君,作为一把手,功劳归自己,所有成就都是自己的英明神武,这不太正常了么?自以为是,不和别人商量,这个也是正常操作。要说这一条是指齐湣王本人领袖魅力和管理素质不太够,但这也不能是讨伐人家的理由啊。

“废黜贤良,信任谄谀”,这个就是立场不同,看法不同。谁是贤良?谁是谄谀?这是人家齐国的事儿,和你燕国也没关系。何况这玩意也没有公认的标准,对不对?

“政令戾虐,百姓怨怼”,要让百姓欢欣鼓舞很难的,一般来说,老百姓对这个统治者都是有怨怼的,只是表现方式不同,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这三顶帽子是任何时代、任何情况下可以扣到任何一个国君头上的,均码,都合适。

但是要出兵打人,旗号必须打出来,要师出有名。罪名也不需要那么多,随便发明几个就够用。齐国的罪过本质上还是你破坏了地缘政治格局,你让别人没有安全感,这个时候我们出面攻击你、讨伐你、惩戒你都是必须的。这个也是春秋和战国早期通行的做法,就是几个国家联合起来(有霸主最好)打另外一个国家,惩戒暴虐,匡扶正义。

但是这种惩戒式讨伐,一般来说,仅仅是打一打而已,注意,就是打一打而已,最多割几城而已,不会是诛杀国君、侵占国土,彻底灭掉一个国家。

我们不能排除乐毅是在这件事情上有更深层次的想法的。

他忽悠来了同盟者,对齐国就开始了讨伐行动,这一切表面上看起来都很正常,以前的战争也是这样——乐毅的不同做法,我们稍后再说。

且说伐齐之战,进展得相当顺利,首战即决战,决战即胜利。

齐湣王一看燕国动员了五国的军队来讨伐,他也倾全国之力,就和五国联军迎面硬刚。双方在济西展开决战。但是这一仗打的有点儿奇怪,出人意料,双方军队刚接触,齐军后方就发出鸣金之声。这个是历史学家在各种史料里头爬梳出来的,《吕氏春秋》有记载,其实也只有几个字:“战合,鸣金而却之”。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这种千军万马混在一起的战场,能够调动指挥军队的只有鼓声和金声,也就是敲锣吧。我们听评书、看演义小说都知道,擂鼓而进,鸣金而退。

刚要开打就鸣金,齐国的军队一下子就蒙圈了,这是几个意思?我是前进还是后退呢?是后退还是前进呢?大家就乱了。这一乱不要紧,齐国的军队就被一击而溃。

莫名其妙地一击而溃,齐湣王也没有时间去追查,是有内奸?还是有境外势力渗透进来了?也许就是负责敲锣的哥们儿一时惊慌失措,不该敲乱敲。

齐军失败,按照以往的做法,就是胜负双方会盟,该认错认错,该赔偿赔偿,该割让城池就割让城池,上面说了,乐毅有更深层次的想法,但是他把自己的想法隐藏起来。他更加积极地遵循既往的惯例,见好就收,马上分赃。秦国、韩国距齐国有点远,直接分战利品;魏国、赵国靠近齐国,齐国之前占领的宋国我们也不用帮他复国了,大家干脆把他瓜分了,反正这个宋国本来就奇筢,早死早超生。四国都觉得这样挺好,都觉得乐毅拎得清,高高兴兴说地拜拜。

乐毅可能想到了大家没有想到的地方,当时大家都没有想到把齐国就此灭掉。

在当时,把一个像齐国这样的大国灭掉,可能在各国国君和文武大臣的脑子里还没有想过。还在战略视野的盲区,大家没往这个维度、这个方向想,或者不敢想。但是每个时代都有高瞻远瞩的人,都有洞察先机的人。乐毅就是。

乐毅非常迅速地解散了五国同盟,留下了燕国的军队,决定长驱直入,继续向东攻占齐国的国都临淄,他计划把齐国彻底灭掉。

这个事怎么说都可以,你可以说他人心不足蛇吞象,也可以说他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构想。如果这个构想实现了的话,也许中国的统一就没秦始皇什么事了。就是说燕国和齐国如果能统一成一体的话,这个格局就大了,发展的前景就充满了想象空间。

乐毅差一点就成功了。如果成功的话,他也许比秦始皇要早六十多年就统一中国了。

0 阅读:0

通鉴锐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