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事后打笔仗|这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公平的一次君臣间论战

通鉴锐圆 2024-03-02 14:28:54

视频加载中...

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

赵王封乐毅于观津,尊宠之,以警动于燕、齐。

N多年前,有部电影《天下无贼》,里面有一位黎叔,他说了一句名言,这么多年过去了,电影的情节大家都快忘了,但是黎叔说的这句话大家都记得:“二十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

其实不论在在哪个世纪,人才都是最宝贵的。为什么宝贵的?因为人才难得。

但实际上,人才并不难得,我们地球上现在有80亿人,那个时期中国也有上千万或几千万人,千亩地一棵苗,人才总能选拔出来的,怎么会难得呢?

实际上,难得的不是人才,难得的是信任。是君臣之间的信任,是老板与高管之间的信任,是队长的和队员的信任……总而言之是上下级之间的信任。即使有人才,你既不信也不任,请问,哪里还有人才?

这种信任非常建立起来非常难,但是破坏起来非常容易。

我们每当在历史上这种信任一直能够持续下去的时候,就会感慨,这叫君臣之义,非常难得。可惜的是,能为大家广为传颂的,能为大家都熟悉的,君臣之间从开始到结束团结友爱、坚强如钢的有几对?在权力场上,在利益巨大的这种场域,这种信任太难建立了,破坏真不却太容易了。

我们经常感慨,小人太多了。小人也不是谁家的父母良心坏了,专门生个小人,在这个世界上霍祸,不是这样的。是环境,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博弈,还有性格问题,还有沟通问题,还有人的智商情商问题,等等等等,它真的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君臣如何相处,当然能订个约法三章,哪怕三百章,可以规范地解决当然更好,但是从中国政治两千多年的实践史来看,订三千章也解决不了。

上回说到乐毅和和他年轻的新老板发生信任危机了,他选择了逃亡他国。

乐毅回到自己的出生国赵国,赵惠文王再昏也知道乐毅的名声和价值,他慷慨地封给乐毅一块地方,对乐毅非常尊重,目的既简单也明了:“以警动于燕、齐。”

燕昭王活着的时候,乐毅就是燕国的问题,燕昭王只能以拖看变。燕昭王死了,他儿子燕惠王上台,这个问题就旺销难处理了,也不能拖了。这不是燕惠王这个人多坏,历史上,这种年轻的君主和上一代的大臣,尤其是这种有权力、有能力、有威望、有功劳的大臣,相处起来就是难。这是一种结构性矛盾。

为什么这个叫结构性矛盾呢?就是大家都对权力有一种占有欲,但是没有磨合出来一个比例和边界。就像婆婆和媳妇一样,婆婆希望儿子一如既往,媳妇老公全心全意,婆媳之间没有磨合出来各自的疆域和边界,那就矛盾不断。同样的新的君臣之间也没有磨合出来对权力分享的比例关系,以及各各自认可和舒适的边界,这个太难了。

先帝一死,这种结构矛盾就会猝然而至。如果新君像阿斗一样,性格懦弱,不争不抢,什么都是你诸葛亮的,问题就不大。刘禅就很明确,他把这个权力的边界划得很清楚,就是“祭在寡人,政在葛氏”。我只管祭祀这样的“大事”,“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我管管祭祀就挺好,这也是国家的大事,我就在这类场合上露个脸,该拜天拜天,该拜地拜地,其他的一切政务就全部交给诸葛亮了。

但不是每一个刚继位的君主都这样想。君主所谓的“为君之乐”。那决不是光祭祭天,拜拜地就行了。比如康熙就不这样想,康熙皇帝很小的时候就不这样想,他要亲政。他和鳌拜就就发生矛盾了,甚至是你死我活有矛盾。

燕惠王听信了左右的谗言,说乐毅在那儿养敌自重,他带着燕国的军队在那边就不回来,他到底怎么想?您自己想去吧。燕惠王心里头肯定要打鼓。你这五年在那儿耗着粮草,但是就攻不下来,说不定他在他父亲活着的时候,就看不惯了,就主张把乐毅换下来,不用别人挑拨离间,他就想换把乐毅换下来。

燕惠王派一个叫骑劫的将军到前方担任总指挥替代乐毅,骑劫肯定是燕惠王信任的人。

乐毅一看,这种情况下就直接从前线跑了,跑到赵国去了。

齐国的田单用“火牛阵”把燕国的军队冲了个稀里哗啦,乱七八糟。燕国的军队劳师远征五年了,应该是已经很疲惫了,要不疲惫也不至于攻不下城来,再加上这种情况下临阵换将,所以军无斗志,大家赶紧跑,赶紧撤,赶紧回家。七十余城瞬间拿下,七十余城又瞬间被夺回。

田单胜利了,齐国就复国了。

燕军失败了,事实证明,你燕惠王在这个时候换掉乐毅是错误的,“人赃”俱在,你得解释。燕昭王除了有些后悔,他更担心乐毅跑到赵国以后,对燕国不利。

燕惠王不仅让乐毅作为燕国的将军功绩成就毁于一旦,同时也把乐毅更伟大的理想,更伟大的抱负,也一风吹了。燕惠王认为乐毅会恨自己,担心害怕他报复,他就写了一封信给乐毅,于是,挑起了历史上罕见的一次君臣笔仗。

0 阅读:0

通鉴锐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